提升学生应用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2-07-24 08:35毛云峰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初中数学

毛云峰

【摘要】目前,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提高,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面发展,从而成为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育教学活动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的实践本领过硬,那样等到学生踏入社会后就会明白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也只有到那时候,学生才会更好的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做到学以致用,以此开辟精彩的人生.

1 将数学与生活结合,增加学习的兴趣

在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大到让你意想不到,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想要从根本上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不仅要注重数学内部的联系,还要注重数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要利用生活实践呈现数学内容.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内容,为学生引入相关素材,在多次素材应用和学习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能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例如 国家规定存款利息的纳税办法是:利息税=利息×20% ,储户取款时由银行代扣代收.若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2.25% ,某储户取出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时,扣除了利息税36元,则银行向该储户支付的现金是多少元?设:储户本金是x元.

2.25% x=9÷20%;x=45÷2.25%;x=2000.则银行向储户支付的现金是 2000+2000×2.25%×(1-20%)=2036元,案例说明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生活中人们应用数学知识,便可以及时地得到相应的答案,从而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原理.

当然,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主要是要对事物本身具有强烈的兴趣感,而这个兴趣的根本来源就是实际生活,只有从实际生活中去发现事物的蕴含的规律,然后再应用数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便会容易接受得多,所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性因素,教师只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其余的时间就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发地探索,产生兴趣,从而完成对课文知识点的学习.

例如 春游之前,让学生解决问题:学校组织五年级师生去恩龙山庄春游,教师30人,学生300人.门票价格:成人每位30元,学生每位10元;团体票50人(含50人)以上每人12元.按照这种价格,我们怎样购票最省钱?请大家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这种数学案例,从培养学生科学理财的意识出发,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的案例不仅让学生能够在理财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奥妙,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将现实问题融入教学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步发生转变,而这样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因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带到课堂上作为题材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观察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然后再用数学知识来进行解答.

例如 在上《比例尺》这一节的知识时,教师首先通过把生活中的现象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计划在暑假的时候去北京旅游,这时,他想请学生们帮他算算宁国到北京的路程,如果路程距离不算太远的话,教师就可以两地同时玩耍.”在教师讲解完后,学生们的活力便被瞬间激发出来,一个个开始有模有样地拿出各自的测算工具,并在各自在备好的“中国地图”上认真地测算了起来,为能够成功的帮教师计划出一条完整的线路,同学们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有的同学用直线折测的方法沿公路线重叠或沿铁路线重叠,再将重叠过的线拉直,求出了图上距离;有的用直尺直接量两地的直线距离.虽然大家用的方法都各不相同,但是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在学生测算期间,教师又相继的抛出问题“如何用图上距离求实际路程呢?”,此时的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看图例,并不时地与同伴间展开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确定旅游路线应该按图上两地铁路或公路的长度作为图上距离,然后求出两地的实际路程.而用另外的一种方法就可以这样来进行表示:每厘米所表示的千米数×圖上距离=实际路程;图上距离÷比例尺=两地路程.随后,教师根据学生得出的结论要求学生在设计一种最佳的进京旅游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大脑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从而不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用具体的事物解释抽象数学,发挥想象力

在初中数学中,往往会存在很多抽象的东西,而这些抽象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需要用生活具体存在的事物来进行解释,这样才能得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现象.

例如 数学中的《变量与函数》这一章节,如果课上教师只是一味地告诉学生变量是什么、函数是什么? 那么整节课下来,可以看到,本堂课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学生还是一脸的疑惑,所以,这种比较抽象的东西就需要用具体的事物来加以佐证,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的具体事物现象来解释数学上抽象概念,如:日气温变化图,这张表上表示某日的气温变化,这时学生就要通过观察这张图,然后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从而得到某个时刻的气温.

例如 教师在上《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堂学习上转移到生活中来,充分利用生活特有的资源,来给学生进行一个系统性的讲解,如,平行四边形这一感念,课本上更多的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而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就必须要以实物来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教学呈现的实例,从而举一反三,以此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平行四边形”.

4 从课堂角度出发,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又是一门很实用的生活科学,数学当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案例,因此,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就可以将课本上的知识点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形象,而且可以启发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扩散联想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自然而然就训练出来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就可以把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延伸到另外知识点的学习,由此,便可以提高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妈妈买衣服”的案例,数学中当教师在上相关的环节时,就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现这个案例,首先是以问题的形式“同学们,在过年时,你们的妈妈给你买新衣服吗”相信此时的学生是非常兴奋的,并且话匣子一打开,课堂上就会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场景,此时,教师便可以届时切入正题,“这里有五套衣服,他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现在,假设同学们的妈妈又一百元钱,可以采取什么样方式进行购买,并且需要付给商家多少钱”问题一抛出,学生的注意力变回立即被转移了,于是大家开始纷纷开启大脑思维模式,解答教师给出的问题.最后再将得出的结论告诉教师,由教师做最后的定夺.

5 结合教学过程,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谈论与交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与时间, 不要将数学教学变成一个机械朗读教案的过程, 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大胆猜想. 当学生的理解出现问题时, 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 使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 将矫正的机会留给学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有的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往往只讲解一种几何题的证明方法, 这样容易忽视学生的创造性, 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多种证明方法中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 从而拓展学生学习思路. 另外, 教师还要创造一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与谈论, 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数学教学策略, 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 “统计” 一节时,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对每天的作业完成时间进行调查, 或是根据学习进度制成相应的统计图和表格, 并要求学生根据制作的统计图和表格提问相关问题. 这样的训练方式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将思路延伸向更深的方向, 最终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结合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随着新课改的推动,在课程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加以解释和应用.这个要求指出,数学来自于生活,同样也应用于生活中.为此,在数学教学中,为了积极引导学生的实践,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思维进行有效的训练,同时探讨相应的数学问题,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教学思维习惯,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 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显示以下问题:一个面积为 54m2的教室,其长是宽的 2 倍,但少3m.如果假设教室的宽度为 xm,则长度为多少?所列方程是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把其中的一个未知量用字母 x 表示,然后根据等量关系方程列出,通过方程描述了现实世界中定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7 通过情景设置,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通常而言,情境创设存在两种方法,其一,联系学生以往和即将要学的数学知识,创设情境;其二,通过数学思想以及学习方法之间的关联性创设情境.问题意识主要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经验在教师的点拨下产生认知冲突,形成问题意识.运用情境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从思维方面产生问题意识,而且能够提供问题求解思路.因此,情境设计的合理性,对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状态有直接关联.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必须深入研读教材,从学情出发,制作相关的动图 PPT,查找多媒体资料,合理预设情境.

例如讲解“位似”相关内容时,为指导学生正确画出位似图形,教师可先展示坐标系,定位三角形,引领学生共同讨论,重点是对图形“对应点”准确确认,同时还需觀察坐标点发生的变化,使学生明确位似图形变化方式.此时,为创设情境,明确学习任务:“画出任意多边形,灵活设置对应点位似比,之后展示”.学生在问题情境的驱动下,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兴趣,并通过幻灯片将自己的实践结果展示出来.此时,教师可借助学生所创作图形作为情境,提出问题“是否可以在坐标系内画出图形的位似图形?最多可以画几个?”“哪些几何图形可形成位似图形?”“位似图形对应点坐标有哪些变化?”“位似图形有怎样的特点?”通过上述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借助其探究结果创设情境,收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其产生问题意识.

8 结语

简言之,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教学模式,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培养出对社会乃至国家有用的实用型人才,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引导,让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增加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继新.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J].学周刊,2017(24):74-75.

[2]张彩莲.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15期.

[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J].曹蓬勃.学周刊.2012(22)

[4]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J].华靖峰.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4)

[5]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J].张继新.学周刊.2017(24)

[6]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和能力的研究[J].徐向荣.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9)

[7]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J].毛敏.试题与研究.2020(17)

猜你喜欢
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初中数学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浅议
提升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实效性研究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