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浅析

2022-07-25 03:35洪艳娟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洪艳娟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需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本文主要介绍了激发学生解决问题兴趣、创设情境解决问题、拓展训练解决问题、分析题目结构等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的学科,很多知识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都具有抽象性。小学阶段设置数学这门学科,目的是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他们学习更具有难度的数学知识打基础。日常教学中经常遇到很多学生无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况,在这种状态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非常多,目前应用在具体教学中的有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丰富,为学生创造实践训练的机会等,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从而让学生更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1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小学生的智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他们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都比较少,学习数学这一类的学科时非常容易遇到困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些优秀的数学教师能够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激发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答案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确保小学生能够从小就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生涯打下良好基础。而一些数学教学能力相对较差的教师,则容易采取不恰当的方法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当前小学生的基本情况来看,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始终要将学生放在首位,积极地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原则,然后积极地融入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确保抽象的数学知识能够变得更加具象,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乏味感。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积累,需要教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一开始就强迫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以及解决数学问题产生兴趣,这种方法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容易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畏惧心理。此外,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要确保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学生面对数学问题的时候,首先需要想到的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数学思维的体现,因此,仅仅通过简单的练习显然无法达到效果。由于数学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情境,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充分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所学过的知识。很多数学问题具有明显的开放性,教师则要避免规定统一的答案,这可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让他们体会思考对于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意义。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数学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教师需要认真地指导学生思考,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

例如,当教师为学生讲解“甲比乙多几”或者“乙比甲少几”的问题时,则应当从引导学生厘清题目中“谁与谁比”的这一步开始,让学生进入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中,然后再来探讨多少的问题。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刚刚接触数学这门学科的小学生容易遇到各种学习问题,这与他们的思维模式、生活经验等都有着直接关系。当教师针对“甲比乙多几”或者“乙比甲少几”这一类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用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并且鼓励他们联系实际生活,从而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以利于学生跟上教师教学的节奏。

如桌上共有16支铅笔,一些是小红的,一些是小明的,其中小红的铅笔比小明多5支,请问小明的铅笔有多少支?对于已经有了数学思维能力的人而言,会觉得这一类问题非常简单。但是对于刚刚接触数学学科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遇到此类问题就容易犯难,并且可能会产生放弃解决这类问题的念头。教师在这样的状态下应当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让学生从题目中找出那些可以标注在线段图中的信息,从而促使学生进入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明确解决问题的条件,让思维更加清晰。

2    创设生活化情境解决问题

小学各门学科的教学都需要应用情境创设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确保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属于十分重要的解决问题策略。教师在实践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找到既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又能提高教学效率的生活情境创设方法。数学问题本身具有明显的抽象性,仅仅让学生读题目,显然他们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采用简单的口头讲解问题的方法也很难让学生迅速地理解,为此,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很有必要。

在课堂上以生活化的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知识实践运用的状态中,一方面可以确保学生从小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的价值和作用,对数学这门学科保持重视。另一方面则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对解决小学数学问题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兴趣,这有利于教师融入更有难度的数学知识。在生活化情境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发散思维,激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很多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发散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

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这些障碍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学生解决问题产生的影响,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从而创建出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教学体系。

例如: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数大18,问原数是多少?很多学生看到这种题目的时候会感觉无从下手,这与他们的数形结合思维尚未形成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来培养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学生喜欢的弹珠或者其他玩具来帮助其进入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用弹珠将题目中的数学关系表示出来,然后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这一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逐渐地解决变化的数学问题,他们在学习其他具有难度的数学问题时便能够更快速地找到关键的条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效率。在带领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时,教师需要让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去思考问题,以便于学生从小就能够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数学思维。

3    坚持拓展训练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非常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科学的教学观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实用的数学方法,而不是仅仅给学生灌输数学概念。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拓展训练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到更多有利于培养数学思维的活动中,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地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的奥妙。教室属于学生日常熟悉的环境,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在带领学生拓展训练的时候,可以从教室出发,在教室内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构建拓展训练方案,让学生可以放松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拓展训练活动,并与其他学生合作完成数学问题的解决任务。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有利于他们吸收不同的意见,养成团結合作的学习习惯。拓展训练的活动与方案都应当具有实践应用的特点,要能够让学生将其与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教师在课堂上抛出一个问题的时候,他们能够十分积极地进行探索,并且提出各种奇思妙想。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避免打击学生的奇思妙想,避免直接给学生的奇思妙想打上正确或错误的标签。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无法提升教学水平,这与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有关。比如在上课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不敢发表意见,非常害怕教师,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学生一直想避免犯错误,害怕犯错误,在他们有一些想法但不确定的时候,他们不敢盲目发言,导致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受到阻碍。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放松地与教师或者其他学生探讨数学问题。

例如,当教师针对“求平均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容易发现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此时,教师便需要借助前面所提到的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方法,让学生对平均数有全面的理解,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拓展训练活动,确保学生可以投入解决问题的状态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针对数学问题进行探讨,为学生自主地开展拓展训练活动打好基础,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使他们养成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

4    提高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

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是他们解决问题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就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培养,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几种策略之外,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总结能力,最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寻找到答案或者参考答案,教师如果直接满足学生的要求,则会导致学生逐渐对解决问题丧失兴趣。很多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都与学生的分析能力低有关。当他们看到一道数学题目的时候,他们不会从题目中寻找具体的条件,也不会结合条件联系问题,而是套用所学到的数学概念或者公式,这样的方法自然会限制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数学题目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认真地对待每一道题目,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标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然后通过已知条件挖掘隐含的条件,从而让隐含条件逐步显现出来。

由于小学数学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需要正确地看待学生缺乏分析题目意识的现状,从而积极吸地收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掌握问题解决分析的方法。例如,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应用题的时候,则可以通过讲解经典例题来培养学生提炼题目主要信息或者主要条件的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题目中包含的能够对解决问题起到积极作用的信息。最为常见的例题包括“鸡兔同笼”“站队”等类型的问题,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重给学生传递解决这种类型问题的数学思维模式,让学生从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小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在针对“解决问题策略”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明确自己所采用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是合理的、科学的,然后才能够将其教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了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外,还要求教师设计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在其中融入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确保课堂上针对学生进行的“分析题目结构能力”训练的需求得到满足。分析题目结构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那些经典的案例,并结合生活化情境、数形结合思想等来建构系统性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到正确的数学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最终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游刃有余。

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需要教师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避免学生在学习了某一种问题解决方法之后不断地套用这种方法。

另外,通过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综合素养,能够更快速地提升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水平。

5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需要不断优化与完善,以适应当前小学生的学习状态。本文所介绍的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调整,从而提高这些策略的实践效果。当前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效率的成果。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实践中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总结教学经验,形成系统性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体系,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世武.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22(01):136-137.

[2]闫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下),2021(12):35-36.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