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脾消水散联合揿针对肝癌腹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7-28 03:00陈道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1期
关键词:腹水肝癌评分

陈道磊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癌等,其在中国肿瘤死亡率排名第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早期肝癌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1]。当患者发现存在腹腔积液时大多已经到达肝癌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进展很快,预后很差,且腹水常伴有低蛋白血症、贫血、心力衰竭、内出血等情况,可引起呼吸、消化系统受累,导致患者出现如恶心、呕吐等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患者会出现厌食疲劳、肢体水肿等。目前认为该并发症主要原因是肿瘤转移,导致患者肿瘤组织发生浸润、糜烂;其次,肝癌使患者体内蛋白质平衡打破,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加重其血浆外渗[2]。西医治疗该病常用的方法有利尿剂、对症补充白蛋白、腹腔穿刺引流、腹腔药物灌注、自体腹腔回输等,虽然使用了许多方法,但在现代医疗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3]。腹水是中医学“风、痨、鼓、膈”四大疑难杂症之一。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可以归为“臌胀”、“水蛊”、“蜘蛛蛊”、“血臌”等病名,认为原发性肝癌多由于情志内伤、外邪侵袭、摄食无度等多种病因导致[4]。目前临床上口服中药治疗肝癌腹水大多攻补兼施,一方面健脾益气,补益肝肾,一方面疏肝理气,化瘀通络,重在对肝脏、脾脏等综合治疗。肝癌腹水的治疗在临床中是非常困难的,故临床探索有效、可接受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对此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大连市中医医院60例肝癌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62.01±2.24)岁。试验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62.21±2.3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者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其存在腹水;②患者已经过腹部B超检査后,明确其存在重度腹水,且患者无法行腹腔穿刺引流;③患者年龄35~80周岁,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④患者表示暂不进行放化疗治疗,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妊娠期患者;②对本研究中相应的中成药过敏的患者;③其他类型的腹水患者;④存在心、肾及血液系统疾病,严重电解质紊乱的患者;⑤存在疑似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⑥精神异常的患者;⑦正在接受其他中药治疗的患者;⑧不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揿针治疗。取日月穴、期门穴、神阙穴。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采取坐姿,用酒精消毒身体,撕开清洗针,取出密封纸,向后弯曲塑料容器,同时用食指夹住一半胶带,将其与剥离纸另一半分开,直接用在消毒过的穴位皮肤上,最后取出玻璃纸并按压胶带。

1.3.2 试验组 患者采取实脾消水散联合揿针治疗。揿针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实脾消水散组方:党参25 g、黄芪25 g、茯苓25 g、木瓜15 g、木香10 g、大腹皮15 g,制成膏剂,进行穴位贴敷,采取肺俞、脾俞、肾俞、阳陵泉穴位,用1∶1石蜡油调成糊状,制成大小合适敷贴,贴敷于上述穴位,采用胶带固定,2次/d,2~4 h/次。以上操作均由经过临床统一培训后的医生进行。贴敷前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对初次贴敷患者临床应仔细询问患者中药贴敷片过敏史,评估女性是否处于月经期、心理、体质、疼痛耐受性、敷贴部位皮肤状况等,详细讲解中药穴位敷贴的注意事项,缓解紧张,增加合作程度,使用前准确选择穴位,暴露使用部位,必要时剃掉头发。准确选穴,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用药部位皮肤,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及时对症治疗,涂抹患处后,擦拭患者皮肤,并持续观察患者皮肤状况。并发症康复:①疼痛:如果患者敷贴区域有灼痛,立即取出贴片,擦拭患者皮肤,避免拉伤。②水泡:对于小水泡,等待自我吸收。对于大水泡,使用无菌注射器吸吮水泡液,覆盖无菌敷料,以保持水泡周围的皮肤完好。③过敏:轻度过敏可适当缩短用药时间,重度过敏者应停止用药,对用药片过敏者,应及时更换敷料。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临床常见症状评分、CA125水平、腹水疗效及体质改善情况。

1.4.1 生命质量评分 根据欧洲癌症研究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明功能状态和生命质量越好。

1.4.2 临床常见症状评分 ①恶心呕吐:1分为患者无恶心呕吐,不影响工作及休息;2分为患者存在轻微恶心呕吐,需用止吐药,影响患者工作;3分为患者存在中度恶心呕吐,持续不止,服用止吐药后,病情仍未缓解。②腹胀:0分为患者无腹胀;1分为患者轻度腹胀,且其进食后腹胀明显,半小时内患者腹胀缓解;2分为患者尤其是进食后存在明显腹胀;3分为患者存在不能缓解的腹胀。③纳差:0分为患者无纳差;1分为患者存在轻度纳差,能正常进食;2分为患者存在中度纳差,能正常进食较软食物,不需要营养支持;3分为患者存在重度纳差,不能正常进食,需要营养支持。④乏力:0分为患者无乏力;1分为患者存在轻度乏力,能走动;2分为患者存在中度乏力,能缓慢走动;3分为患者存在重度乏力,无法下床走动。

1.4.3 CA125水平 治疗后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检测患者的肿瘤标记物CA125水平。

1.4.4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腹部B超探查腹水消长情况,完全缓解:患者腹水完全消失,并持续>3个月;显效:患者腹水明显减少,B超显示最大液性暗区深度减少1/2,且持续>2个月;有效:患者腹水减少1/3,B超显示最大液性暗区深度减少1/4;无效:患者腹水量不变或增加。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5 体质改善情况 判定标准:10分:患者可以正常活动,疾病症状和体征轻微;9分:患者难以进行正常活动,存在部分疾病症状或体征;8分:患者可以照顾自己,但不能维持正常工作;7分:患者在部分时间需要帮助,但大部分时间都能照顾好自己;6分:患者经常需要他人的照顾;5分:患者不能照顾自己,需要特别照顾;4分:患者不能认真照顾自己;3分:患者病情严重,需要住院接受积极的治疗;2分:患者情况危急,濒临死亡;1分:患者被列为危重。患者体质改善情况基于以上评分:显著改善:患者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改善>50%;改善:患者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改善20%~50%;稳定:患者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改善<20%;下降:患者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体质改善率=(显著改善+改善+稳定)/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临床常见症状评分、CA125水平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常见症状评分、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临床常见症状评分、CA125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临床常见症状评分、CA125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的腹水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腹水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腹水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体质改善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体质改善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体质改善情况比较[n(%)]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该病发病率约占世界的53.32%,死亡率居第二,该病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为中晚期[5]。在此阶段,患者会出现持续疼痛、腹水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其中癌性腹水是肿瘤科常见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肿瘤侵犯腹膜,引起患者腹腔积液异常增多,其治疗效果较差,当腹水量较大时严重压迫腹部膈肌,临床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便秘、饮食不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西医治疗该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大多数患者属于晚期肿瘤[6]。以往的放化疗使患者抵抗力差,无法耐受进一步的放化疗,同时反复腹腔穿刺使患者失去大量营养和电解质,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身体状态,容易出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7]。祖国医学认为癌性腹腔积液属于中医“臌胀”、“癥瘕”等范畴,原发性肝癌病机主要为久病损伤肺、脾、肾三脏,使痰湿停于腹内,发生腹部胀大如鼓的病证,中医治疗多以实脾消水散温肾助阳治疗,由党参、黄芪、茯苓、木瓜、木香、大腹皮组成[8,9]。党参和黄芪补中、益气、托毒排脓,健脾益肺,健脾、利水以扶正气;茯苓利水渗湿;木瓜和胃化湿、止痛;木香行气止痛;大腹皮下气宽中,行水消肿,全方配,既扶助正气,标本兼顾。现代研究,表明方中茯苓、黄芪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由于该病晚期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困难等,故本研究以结合揿针,肺俞、脾俞均为背俞穴,肺俞调补肺气,补虚清热;脾俞治脘腹胀痛,补肾助阳;阳陵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健脾化湿、利水消肿;水道利水消肿止痛、利尿通淋。依据“内病外治”理论将上述揿针于日月穴、期门穴、神阙穴,其中日月穴为足少阳胆经之募穴,位于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具有利胆疏肝和胃之功效;期门穴为肝经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具有疏肝气、畅行周身气机之功效,是疏泄肝胆的首选穴位;神阙穴居任脉,与督脉相表里,故神阙穴联系全身经脉,通过经气的运行输布,外达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乃至皮毛,具有疏通气机、改善微循环、增强体力等功效,直接作用于肝区,止痛效果明确[10-13]。

综上所述,采取实脾消水散联合揿针治疗肝癌腹水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腹水肝癌评分
Hepatology|有针对性地降低门静脉肝压力梯度可改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腹水控制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我给爸爸评分
哪些疾病易与肝硬化腹水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