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沿海地区杂交黑大冬瓜新品种桂蔬7号露地搭架高产栽培技术

2022-07-29 02:15赖永平赖廷锋
长江蔬菜 2022年11期
关键词:粒剂悬浮剂冬瓜

赖永平 赖廷锋

冬瓜是葫芦科冬瓜属作物,全身都是宝,嫩茎可煮汤,果实除作蔬菜食用外,也可加工成果脯;果皮和种子可药用,有消炎、利尿、消肿的功效;瓜肉营养丰富,不仅富含多种维生素,还含有各种矿物质元素,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物。近几年来,华南沿海地区成功引种杂交黑大冬瓜新品种——桂蔬7号,代替传统的青皮冬瓜品种。该新品种成熟时表皮黑色,具有果肉厚实、水分少、产量高、耐贮存和耐长途运输等优点,是各地农民致富、调整种植结构的首选新品种。现将桂蔬7号露地搭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杂交黑皮冬瓜新品种,由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转色快、瓜形好、心腔小、耐贮运等优势,深受广大瓜农青睐。植株田间长势中等;春播生育期约110天,夏播90天,从授粉到采收35~50天。抗病抗逆性强,成熟果实呈深绿至墨绿色,瓜皮光滑,瓜呈长圆筒形,瓜长80~90 cm,横径约20 cm、肉厚5.5~6.5 cm,单瓜质量15~30 kg,整齐一致,商品率高,坐果性强;心腔小,肉质致密,耐贮存。不同栽培方式下每667 m2产量6 000~10 000 kg,产值超过1万元。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种子处理

该品种种皮厚,种胚吸水能力弱,播种前先晒种1~2 h,再按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 mL、瓜种2 kg,用45℃温水(以浸没种子为宜)配好后,搅拌15 min,可达到预防苗期枯萎病、猝倒病的效果;冷却后浸泡4~6 h,再用干净毛巾将种子上的水分轻揉吸干。用小钳子轻轻将种子脐处的“缝合线”夹裂即可,或用牙齿轻轻磕一下种脐,使其裂开一个小口,尽量避免伤及种胚。最后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湿毛巾包好,放于30℃恒温箱中催芽,1.5天后种子开始陆续出芽。

2.2 适时播种育苗

播种期因地区气候及栽培方式不同而不同,海南9月15日至10月31日;广东、广西12月15日至翌年2月28日,或7月15日至8月15日;其他省份2月20日至5月20日。

播种前1天将育苗钵中营养土浇透,播种深度2~3 cm,每个育苗钵播发芽种子1~2粒,种子要平放或芽尖向上,播后随即盖上遮阳网或稻草等覆盖物;若遇寒潮或阴雨天气,则宜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后至出苗前,要注意浇水但不宜过多,以防沤种烂根,只须保持土壤潮湿即可。出苗70%左右时,要及时揭除覆盖物。幼苗破心前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生长;破心后经常保持营养土呈半干半湿状态,使瓜苗稳健生长。25~30天即可移植入大田,种植前2~3天,可用98%磷酸二氢钾晶体1 000倍液和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淋苗,做到带肥带药移植。

2.3 整地施基肥

杂交黑皮冬瓜桂蔬7号具有根系发达、不耐涝的特性,因此瓜地一般选择肥沃深厚、疏松透气、排水性良好的砂壤土,前茬种植豇豆、辣椒、叶菜类或水稻等非瓜类作物为宜。整地时每1 hm2施石灰300~450 kg调节土壤酸碱度。使用耕整机整地作畦,畦宽1.8~2.0 m,沟宽0.5 m、高0.3~0.4 m,南北方向,以利通风。在整好的畦沟中,每1 hm2撒施腐熟的有机肥27 t、过磷酸钙375 kg、复合肥(12-4-25)100 kg、氯化钾300 kg。施肥后,盖厚10 cm的土。

2.4 合理移植

几年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露地搭架栽培,通过扩大垂直生长空间的立体方式,每667 m2可植600~700株,比爬地栽培(200~300株/667 m2)多400株。

3 田间管理

3.1 搭拱架,引蔓上架

冬瓜栽培支架有多种,为较好地利用空间,每667 m2搭架前准备长约2 m的竹竿架材1 400根左右,采用“人”字架,即每株2桩,相邻2畦相互绑住形成“人”字形,后将每个“人”字上的叉用横竿连起并用包装带绑扎固定。

在合理肥水条件下,苗易徒长,在主蔓长有18片叶左右时,把苗沿“人”字架引上架,及时修剪侧枝,每株冬瓜只留主茎。开花时要注意授粉,可昆虫或人工授粉,每株只保留1个健壮的雏瓜。冬瓜个体质量较大,须用绳子吊住瓜柄以便供应营养。

3.2 肥水管理

苗期和伸蔓初期各追施1次1%高氮水溶肥,膨瓜初期667 m2施高钾速效复合肥(N∶P∶K=12∶8∶20)40 kg。

3.3 病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白粉虱、蓟马、蚜虫、斑潜蝇等;病害主要有蔓枯病、病毒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等。

①虫害 a.蓟马、蚜虫、白粉虱。均属于刺吸式口器害虫,喜欢为害瓜的幼嫩组织部分,如瓜龙头、花和雏瓜,如发现为害要及时防治,否则容易引发病毒病。选择以内吸性强的药剂防治为宜,如每667 m2可用80%唏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0 g、75%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0 g、50%虫螨腈水分散粒剂14.4 g、6%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30 mL等对水50 kg喷施。

b.斑潜蝇。主要为害叶片,可破坏叶绿素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虫害发生时,可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或50%潜蝇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防治;成虫羽化高峰期,可选用5%甲维盐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每667 m2用药液50 kg。

②病害 a.蔓枯病。可选用80%大生(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47%加瑞农(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交替防治。

b.病毒病。病害发生初期,可选用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氨基寡糖素(壳寡糖)水剂750倍液或20%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667 m2用药液50 kg,对病害有一定抑制作用[1]。

c.白粉病。用25%腈菌唑乳油1 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30%醚菌·啶酰菌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6 000倍液、56%嘧菌·百菌清可溶性液剂1 000~1 200倍液或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等,隔7~10天1次,连喷2~3次,交替喷施,喷匀喷足。

d.霜霉病、疫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应选用保护性药剂如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 500倍液、30%氟吗啉悬浮剂750倍+20%氰霜唑悬浮剂3 000倍混合液或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 500~2 000倍液喷雾;发病期可喷施内吸性杀菌剂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00~750倍液、70%烯酰·霜脲氰水分散粒剂500~750倍液或40%烯酰·氰霜唑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视病情连喷3~5次,注意叶面和叶背均匀喷施。

4 适时采收

坐果后30~45天,果实长70~90 cm,果皮变为墨绿色,果面光滑,即可采收,采摘时用刀在离瓜柄基部3~4 cm处割断。采收前5天停止浇水。

猜你喜欢
粒剂悬浮剂冬瓜
闷热三伏天 冬瓜可以这样煲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为什么叫冬瓜
冬瓜谣
25%苯甲·吡唑酯水分散粒剂防治葡萄白粉病试验
6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对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效果研究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深圳朗钛研发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配方和助剂晁
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芋头疫病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