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影视传媒如何更好地“智能化生产”

2022-08-01 03:03任志贤
传媒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影视人工智能

任志贤

一、人工智能的含义

人工智能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和含义,它们不断发展和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智能不断进步,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现代人工智能的基本思想是由古典哲学家提出的,他们试图将人类思考的过程描述为程序化的操作方式。20世纪40年代发明了可编程数字计算机,这是一种基于数学推理抽象本质的机器。 这台机器启发了许多科学家开始认真讨论如何构建电子大脑(如图1)。

图1 人工智能与技术发展

二、人工智能与影视传媒数字化

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并放大了消费者行为的持续转变,推动了数字化颠覆,形成了多年来都未达到的行业转折点。 数字化因疫情防控期间的各种限制变得愈发重要。因此,这几年文化传媒和娱乐业更加远程化、虚拟化、简约化和个人化。

在互联网媒体和娱乐行业,有很多平台也提供诱人的试看方案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然而,从2021年第一季度到2021年第四季度,收入增长率有所放缓。政府鼓励许多公司转向数字化来提高商业价值,这是一种将更多资源集中的方式。过去几年影视的数字化已经全面铺开,脱颖而出的数据系统里找到每位客户的定位和分组,不仅为他们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平台,同时也从这些平台寻求价值导向,为互联网媒体和娱乐行业转型添砖加瓦。在本文中,我们将纵观整个影视传媒行业,分析介绍人工智能方法及其应用,在企业和政府中所扮演的辅助角色。然后我们深入到关注的特定行业——文化传媒和娱乐业,而这个行业包括电影、印刷品、广播、电视、游戏和音乐方面。我们特别关注这些行业与数字媒体的相关话题。行业总体的进步体现在互联网媒体平台和文化娱乐社区,以及电影制作和游戏上的突破。 我们讨论如何实现人工智能的使用及其应用至公司未来的发展,产生的驱动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在整个行业,提供同质化的服务是不可持续的。通过互联网媒体平台和文化娱乐社区服务,像爱奇艺和Bilibili一样,我们讨论这些行业领导者如何更好地为客户和广告商提供个性化内容和服务的建议。过去,广告商会付钱给电视台让他们的广告在节目的空隙时间播放。但现在,广告是为特定的客户量身定做,根据观众的年龄、是否有孩子、性别、喜好等因素统计后根据特定的节目对用户的精准投放、推送。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如图2),公司不仅可以看到销售额和网站流量数据的增加,用户也可以接触到他们可能从未听说过的产品和信息,这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方式。此外,互联网媒体服务能够增加广告费用,因为这种因人制宜的方式,提高了广告收入,这对所有参与者来说都是双赢的。

图2 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

我们讨论人工智能在影视传媒领域的技术进步,不仅是理论、方法中的应用,而且在工作中也面临着非常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在本文中继续讨论这些话题,以及这些技术对行业的短、长期的影响,特别是隐私和就业问题。笔者向一位大型真人秀、纪录片的剪辑师做了具体了解,他直接使用到了AI软件并从中受益。

三、人工智能在剪辑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智能设备移动端的不断发展,原本需要靠计算机来完成的剪辑任务伴随各种视频制作APP的诞生,也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轻松完成。除去体量非常大的项目外,移动端已经足以完成简单的日常化视频项目,并且这些移动端的APP制作视频呈现出越来越智能的趋势。以“剪映”为例,已经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文稿内容,自动查找网络资源,拼凑出相对应的视频。素材与文案的匹配度之高,剪辑速度之快,令人诧异。虽然APP搜寻出的素材不能完全符合文案的语境,但能给到创作者行之有效的参考方向。如果这种技术不断开发,会不会有朝一日运用在更为专业的剪辑软件里?会不会出现更智能的剪辑方案?视频剪辑师会不会成为一个即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这是从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人工智能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一部分就业岗位。原先,我们认为只有那些机械化、模式化的工种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需要创造性的工作也有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可能性。 比如越来越流畅的多语种翻译、诗歌创作、自动绘画,开发者赋予了人工智能越来越成熟的审美能力。会不会有朝一日,为了最大程度提升工作效率,人们研制出能够自动完成影视剧、综艺节目剪辑诉求的人工智能产品呢?

我们也需要根据不同的视频类型,分类讨论这种可能性。在诸多的视频内容中,有一种是说明性视频,根据文案去罗列画面内容,这就给了智能剪辑发挥的空间,人工智能在海量的大数据中进行检索,堆砌出符合文案的画面,极大地节约了剪辑师寻找素材的时间。但仅仅靠堆砌的素材,是无法完成成片的,最终还是需要剪辑师对素材进行筛选,剪辑出各种节奏,使得成片更具可看性。

从目前这类应用程序的发展来看,它更多的用途是给非专业剪辑从业者带去便利。只需导入素材,就能根据海量的模板,自动剪辑成风格各异的短片。成熟的模版系统能快速地将随意拍摄的素材最大可能地剪辑成具有可看性、娱乐性的短片,这的确使得全民都能成为视频创作者,但同时需要警惕的是,久而久之人们创作的内容就会呈现出同质化、单一化。

视频创作的目的是什么?除了具有一些特定功能外,在这个如今全民都能参与的领域里,与众不同的个性化表达,才能使自己在海量的内容中脱颖而出,这些标新立异的创作者们将不再满足于现成剪辑好的视频。 还是会进行自我创作。也许在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未来,一个剪辑初学者制作视频的成熟度还不如AI软件自动生产得好,但只有依靠个人不断地试错和摸索,找出自己的风格方向,才是更难能可贵的。

对于专业剪辑行业从业者来说,人工智能的威胁还很遥远。目前观众对于多样性影视作品的追求,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是人类纷繁复杂的心理层面问题。单单是观众心理学这一门课就够人工智能学上好几年。 也许有朝一日,专业的从业者会遇到自己的竞争对手,但目前来看,还是很遥远。

影视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著名的导演、摄像、编剧、特效、美术等等环节的杰出代表被广大观众所喜爱?就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特长。 每个人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高于常人的理解,来完成自己负责的那一环,最终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精彩。人工智能能做到这一点吗?也许通过不断地学习进化,人工智能掌握了各种导演风格,你只要选择各种知名导演的风格,软件就会自动把你的素材处理成你想要的导演节奏、色调,甚至相同的音乐感觉。即便智能剪辑走到了这一步,但影视制作永远是追求创新的行业。 不只是影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思想的创新。创作者不断更新认知,在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自我。即便人工智能可以学,那也是学不完。所以,人工智能还是在学习我们已掌握的能力,人也永远是人工智能的老师。专业的剪辑从业者虽然暂时不会被取代,但也要更努力地去证明自己确实有不被取代的价值。

对于分镜脚本清晰,拍摄到位的影视剧来说,智能剪辑是一个好帮手。如果智能剪辑(如图3)能自动选出导演最理想的那条镜头视频,按照分镜自动排列好,那留给剪辑师和导演的就只剩下精致的修剪工作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工智能也许有一天在影视剧领域能够完成初剪工作,相当于剪辑助理。这样,在节约人手的同时,可以让剪辑师更专注于影片的精修。说到底,智能剪辑最好的存在就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协助剪辑师工作,提升视频制作的效率。

图3 人工智能剪辑

四、人工智能驱动影视发展

当今,人工智能也正在大幅度提升电影创作和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水平。人工智能将完成更多的日常任务,这样影视工作者不必重复许多传统性的劳动。 人工智能算法可以为影视制作动画,并通过算法进行渲染。这能让工作者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更具创意性的工作中。 剪辑是影视制作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一项工作。 与传统消耗大量时间的程式化剪辑相比较,人工智能剪辑可以根据数据库内较成熟的剪辑风格和镜头语言,对录像进行自动选择和组接,从而大大提高剪辑的效率和质量。IBM超级计算机华生(Watson)创造了第一个人工智能制作电影《摩根》(Morgan)的预告片。华生对提供的视频样片进行了一系列的视觉、声音和构图场景分析,了解如何创建预告片的动态。 超级计算机华生处理了92分钟的电影《摩根》,它选取了共6分钟时间、10个场景的视频。但仍然需要一位专业电影剪辑师精剪把整个故事讲述连贯,但是人工智能将这一过程缩短到了一天。因此,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被用于制作电影预告片,也被用来写剧本。机器人本杰明(Benjamin)为一部名为《阳春(Sunspring)》的短片创建剧本。电影是导演奥斯卡·夏普Oscar Sharp和谷歌人工智能专家罗斯·古德温(Ross Goodwin)共同制作。人工智能本杰明在伦敦科幻电影节Sci-Fi London 48小时挑战单元被要求撰写一部电影剧本,电影仅有9分多钟,但已经足够领略到人工智能所能理解到的科幻电影(如图4)。

图4 人工智能的科幻世界

五、人工智能赋能影视传媒的未来

研究人工智能的开创性想法是测试新程序,而不仅仅是基于他们如何完成某些具体任务,这是人工智能和传统计算机器主要区别。 软件设计的目的不只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它使用各种机器学习技术,如神经网络、回归等算法来学习如何独立解决问题,每次都要学习,每次成功率都要提高。传统的计算机只有在你能给到合理的指令时才会达到预期的结果,因为它完全按照程序指令去做,它并不会学习。人工智能不仅推动不同的商业领域技术,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效率、质量,降低了成本。

在互联网媒体和娱乐等行业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平台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改变他们的商业模式。 随着世界越来越受到数据的驱动,我们捕获的数据也越来越多,超出了我们的处理能力。我们迫切需要能够快速处理这些问题,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关键数据。人们希望及时、准确地获得他们想要的数据,但不会想要“信息过载”。视频和音乐消费者不再想播放DVD或CD。他们更希望能从网络上订阅,爱奇艺、腾讯音乐将播放他们最喜欢的节目、收听他们最喜欢的专辑。艺术家们现在利用Bilibili、微信视频、抖音等平台发布他们创作的内容,并获得人气和关注,这完全是人工智能和数据系统协助所生产的价值。 推荐系统帮助用户在网站中查找所需要的内容,人工智能和数据系统的采用已经对媒体和娱乐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这些技术的进步,我们甚至可以看到用户使用AI软件制作他们自己的故事情节。人工智能也在增长,因为每个行业正在使用人工智能来处理一些繁琐的任务。随着机器学习不断地深入,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个性化算法和认知服务。

科技与影视行业更好地融合已迎来新格局、新态势,几乎所有电影制作过程都受到科技的影响。编辑软件、录制设备、无人机、4K和3D电影技术、基于人工智能创作剧本所拍摄的电影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通过更多创新的视觉技术、现代编辑软件、观看体验、动感音效、全新的放映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电影体验。

六、结语

总体来说,人工智能引发影视传媒数字化转型的变革,能完成人们一部分工作,但还是需要专业人士来点睛,机器能够替代人完成内容创作的大量工作,但内容创作的核心框架、思路、节奏,仍需要人来把控。毕竟,内容以人为本,最终还是给人看的。

猜你喜欢
影视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影视风起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