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布式教学领导”促乡村中学整体改进

2022-08-11 03:36王淑娟北京教育学院
教育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师友房山区校级

王淑娟 | 北京教育学院

符金枝 | 北京市房山区坨里中学

北京市房山区坨里中学地处偏远的北沟农村地区,于1956年建校。2016年房山区高中布局调整,与长沟中学、南尚乐中学高中部合并,成立了北京教育学院房山实验学校(房山区坨里中学),现有初、高中共30个教学班,在校生900余人。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层次水平的差距逐渐加大,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挑战。近几年,学校借助北京教育学院“北沟美丽乡村教育联盟”项目,走出了一条乡村教育振兴之路。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认为,领导力应分布在组织的各个层级,由不同员工担任领导角色,而非把领导力集中在个别管理者身上。在坨里中学,学校采用“分布式教学领导”,校级干部、中层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组成了“领导者共同体”,带动学校的整体改进。

校级层面:引领育人与教改方向

基于学校的优势与不足,以校长为中心的校级干部团队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将“守朴求真”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培养“身心强、有主见、善表达、勇担当的现代合格公民”这一育人目标,在大范围、长时段听课的基础上诊断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将学生思维层级的培养和学生参与度作为课堂改进的突破口。据此,学校提出“课堂改进三要素”(合作互助、学科表达、精神成长),改进课堂教学,实现育人目标。

处室层面:聚焦观念落地

教学处、学生处、课程科研中心等处室聚焦学校育人目标、课堂改进的真正落地,通过举办主题教研、科研月论坛、专题培训,提供模板和工具等,指导一线教师将思想层面的共识落实到每一节课中的每个学生身上。以学校每年12月都要举办的科研月为例,通常校级层面会根据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热点、相关政策要求来确定科研月主题,教学处给各学科教研组长开会统一思想,形成模板,如2021年的论坛,引导教师从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思维能力、学科素养四个方面对学生做具体分析,更准确地确定单元教学的起点。

级组层面:实施情境化领导

根据教学改革任务的不同特点,由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或者普通教师担任项目主管,根据工作情境变化调整具体时空中的领导者角色。教学改进涉及学情调研、备课、上课、作业布置、辅导、测评等多项任务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改进。以作业创新为例,2015年,学校就提出要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科实践之间的联系,各学科从作业形式和功能创新切入落实学科实践要求,教研组长多次组织主题教研活动,引导一线教师改变传统观念,认识到作业功能除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之外,还要设计长(短)周期、探究型、实践型、合作型作业,为学生创造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如:高二年级重视研究性学习,学生们研究红楼梦的服饰、语言等,初中生以图书推介的形式呈现整本书阅读的成果,高中生给初中生进行名著讲解;政治学科注重穿插时事进行复习,提供相关时事背景,让学生自由设问,再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答案,以思维导图加以呈现。在此过程中,学生化身高考命题人,打破教材模块之间的界限,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个视角看待同一问题,落实了学校“有主见、善表达”的育人要求。

学生层面:推进小组合作与师友互助

在课堂层面,高中部聚焦小组合作,初中部整体推进师友、师师互助来提高学生参与度,为保证研究的发生和持续,学校鼓励各年级发挥主动性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各班之间有竞赛评分,并定期交流经验。学校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实行师友互助制度,对师友进行培训并颁发聘书。针对每个互助小组,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帮助、互相激励,获得最好的参与效果。师友互助制度成为鼓励学生发挥领导力的一种重要形式。

以“分布式教学领导”促学校整体改进,着眼点不仅在于参与教学领导的人数、角色和层级的增加,更在于领导者群体的跨层次互动和跨部门管理所产生的协同育人效果,从而真正落实五育并举、全员育人。

猜你喜欢
师友房山区校级
《体育师友》稿约简则
探索英语学科“和谐互助”教学模式
陈帆
房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及规划设计的思考
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北京市房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分区
2007—2009年房山区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分析
让教师爱上校级公开课
例谈校级“三级管理”体育教研方案
Different Students, Different Corrective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