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中频治疗仪联合八段锦在颈型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08-11 06:46杨扉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治疗仪活动度八段锦

杨扉扉

(贵州省骨科医院骨内科,贵州贵阳 550002)

颈型颈椎病(NTCS)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与颈椎退行性改变相关,会引起头、肩、颈、臂等处疼痛,以及眩晕等症状,影响颈部正常活动[1]。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NTCS 的患病率不断升高,且趋于年轻化[2]。NTCS 为颈椎病变早期,临床以保守治疗为主,配合相应的康复措施,可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电脑中频治疗仪是一种物理干预手段,通过释放中频脉冲电流缓解肌肉痉挛及疼痛[3]。八段锦是我国传统健身功法,其中包含多项颈部运动,对改善颈椎功能有良好效果[4]。但临床尚缺乏电脑中频治疗仪联合八段锦对NTCS 患者颈椎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基于此,本研究本院2018 年8 月—2021 年5 月收治的86例NTCS 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探讨电脑中频治疗仪联合八段锦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6 例NTCS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5];年龄≥18 岁;自愿参加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颈部其他疾病,如肩关节周围炎、神经衰弱等;存在严重骨质疏松症者;存在椎体骨折患者;心脑血管疾病者;妊娠、哺乳期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20 例;年龄24~63 岁,平均年龄(37.65±5.62)岁;病程3~36个月,平均病程(22.68±5.08)月。观察组中男22 例,女21 例;年龄23~66 岁,平均年龄(36.91±5.57)岁;病程3~40 个月,平均病程(21.76±4.95)月。比较两组的各项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颈椎曲度牵引和常规康复训练:(1)颈椎曲度牵引。嘱患者取仰卧屈膝位,采用曲度牵引仪(陕西巴赫曼健康产品有限公司,BA350 型,陕械注准20152260031)进行牵引,将患者头颈部固定在仪器上,牵引时间3 min,松弛时间1 min,10~15 min/次,隔日牵引1 次。(2)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双上肢伸展、握拳训练、上肢肌肉力量训练、肩部活动范围训练、颈部肌肉训练等。持续干预4 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脑中频治疗仪联合八段锦:(1)电脑中频治疗仪。嘱患者取俯卧位,采用电脑中频治疗仪(上海三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YK-2000B型,粤械注准20162261306),频率1 000~10 000 Hz,调制指数波与波形方波,将电极片放置在颈项部病变部位和压痛明显处,使用时间20 min/次,1 次/d,每周6 次。(2)八段锦。指导患者每日进行八段锦训练,重复2 遍,包括两手托天理三焦(掌心朝上托起,三焦为心肺、脾胃、肝肾)、左右开弓似射雕(两足平行并立,手握拳做拉弓动作)、调理脾胃臂单举(左右手交替上举)、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足平行开立,头颈带动脊柱向左或右转)、摇头摆尾去心火(马步站立,两手叉腰,俯身旋转)、两臂攀足固肾腰(两足平行开立,两掌沿带脉分向后腰,伸展腰背肌肉)、攒拳怒目增气力(两脚开立成马步桩,两手握拳分置腰间,左右分别出拳)、背后七颠百病消(两足平行开立,两臂自身侧上举过头,呼气下落,足跟亦随之下落)。持续干预4 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干预后均随访3 个月,对康复情况进行评价。(1)疼痛积分。包含疼痛指数和压痛指数,疼痛指数计分标准:无痛计0 分,劳累时疼痛计1 分,休息时疼痛计2 分,疼痛较重且药物止痛无效计3 分。压痛指数:无压痛计0 分,深压痛但浅压无痛计1 分,浅压痛但尚可忍受计2 分,浅压痛且不可忍受计3 分。疼痛积分=疼痛指数积分+压痛指数积分。(2)临床症状积分。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ESCV)对患者进行评价,包含眩晕、颈肩痛、头痛等方面,总分0~30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轻。(3)颈椎功能评分。采用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DI)对患者进行评估,包含疼痛强度、个人护理、提起重物等10 个问题,每项按0~5分计分,得分越高提示颈椎功能越差。(4)采用X 线检查测量患者后Cobb 角、颈椎活动度、椎间高度。颈椎活动度积分标准:颈椎侧屈、前屈、后仰>40°,侧转>75°计0 分;颈椎侧屈、前屈、后仰20~40°,侧转45~75°计1 分;颈椎侧屈、前屈、后仰10~19°,侧转10~44°计2 分;颈椎活动度≤10°计3 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性别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疼痛积分、ESCV 评分等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积分组间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 个月,观察组的疼痛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积分对比[(),分]

表1 两组疼痛积分对比[(),分]

2.2 临床症状积分、颈椎功能评分组间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ESCV、NDI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 个月,观察组的ESCV 评分高于对照组,NDI 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ESCV、NDI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ESCV、NDI 评分对比[(),分]

2.3 后Cobb 角、颈椎活动度、椎间高度组间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后Cobb 角、颈椎活动度、椎间高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的后Cobb 角大于对照组,椎间高度高于对照组,颈椎活动度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后Cobb 角、颈椎活动度、椎间高度对比()

表3 两组后Cobb 角、颈椎活动度、椎间高度对比()

3 讨论

NTCS 是颈椎病的早期阶段,可有部分纤维环结构破坏、椎骨骨质轻度增生等,尚未压迫神经、血管组织。但NTCS 发生后会刺激关节周围窦椎神经感觉纤维,引起肌肉疼痛,并造成颈椎活动受限[6]。临床应尽早对NTCS 患者进行干预,以控制病情发展,防止演变为更严重的颈椎病类型。

颈椎牵引能够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活动度,促进肌张力恢复,但反复牵引可能造成局部炎症,加重颈部疼痛症状[7]。患者受疼痛影响往往不愿进行康复训练,或者训练动作不规范,导致康复效果欠佳。电脑中频治疗仪能通过中频电流改善颈椎部位微循环,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更易被患者接受[8]。本研究中,干预后3 个月,观察组的疼痛积分、NDI 评分、颈椎活动度积分均较对照组低,ESCV 评分、椎间高度较对照组高,后Cobb 角较对照组大,提示电脑中频治疗仪联合八段锦在促进NTCS 患者疼痛缓解及颈椎功能改善方面的效果确切。电脑中频治疗仪是通过微机技术和数控技术,输出动静态干扰电、音频、电流等,使机体出现震、推、挤压等感觉。该治疗仪释放的电流通过电极片对机体产生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致痛物质排出,起到镇痛效果。电脑中频治疗仪还可通过电流传导产生电热效应,使电极片接触部位的皮肤温度升高,促使毛细血管和细动脉通透性增加,可减轻组织水肿、疼痛症状,缓解肌肉痉挛,促进颈椎功能恢复[9]。八段锦共包含八节动作,其中“两手托天理三焦”充分伸展肢体,可调整肌肉、骨骼、韧带等功能,对颈椎病、腰背痛定具有一定防治作用;“左右开弓似射雕”是通过扩胸伸臂动作充分舒展胸肋部和肩臂部肌肉,能够提高肌肉力量,矫正肩背不良姿势,并改善肩、颈、背部血运,疏通经脉;“调理脾胃臂单举”通过两手上下对拔拉长,使上肢和肩胛部肌肉受到牵拉,可提高肩部关节活动度;“五劳七伤往后瞧” 中头颈的反复拧转运动可提高颈部肌肉收缩能力,改善头颈部功能,可有效缓解头颈部肌肉疲劳;“摇头摆尾去心火”强调松、静,能够解除紧张、缓解躁动,并增强腰颈关节、韧带及肌肉功能,促进气血运行;“双手攀足固肾腰”主要运动腰部,腰是全身运动的关键部位,通过腰的节律性运动起到强腰、壮肾、醒脑作用;“攒拳怒目增气力”主要运动四肢、腰和眼肌,有助舒畅全身气机,增强肺气,并增强全身筋骨和肌肉功能;“背后七颠百病消”使椎骨之间及各关节韧带得以锻炼,对各段椎骨的疾病具有防治作用。八段锦训练可有效纠正小关节紊乱,提高大关节的运动协调性,促使颈椎肌肉力量、柔韧性增强,颈椎活动范围增大[10]。电脑中频治疗仪与八段锦联合应用可互相补充,改善患处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及疼痛,促进脊柱生理曲度恢复,提高颈椎活动度,有利于颈椎功能康复,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综上所述,NTCS 患者采用电脑中频治疗仪联合八段锦,能有效减轻疼痛,缓解临床症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治疗仪活动度八段锦
八段锦关注度的可视化分析
——以百度指数为例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下肢体位对患肢康复的影响
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