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技术指导腹部核心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08-11 06:46胡文秀马文娟张丽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裂孔盆底腹部

胡文秀,马文娟,张丽丽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甘肃天水 741000)

盆底功能障碍好发于妊娠期及产后早期女性中,多因盆底肌的软组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导致盆底肌脱离原来的位置所致[1]。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将会增加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性功能障碍等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多采用Kegel 运动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干预,运动过程中以临床表现、电生理指标评估为主,但存在诸多局限性,难以准确评估患者预后[3]。腹部核心肌锻炼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及效果显著等特点,采用超声技术监测患者盆底膈孔大小与形态,能准确评估其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提高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与配合度,改善患者盆底肌整体功能[4]。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18 年2 月—2021 年6 月于本院进行产后盆底康复的患者126 例为对象,探讨超声技术指导腹部核心肌锻炼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本院进行产后盆底康复的患者126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3 例:年龄23~38 岁,平均(30.51±4.59)岁;体重指数(BMI)18~32 kg/m2,平均(24.39±3.51)kg/m2;孕次1~3次,平均(1.76±0.31)次;新生儿体重2 587~3 862 g,平均(3 329.75±45.73)g;初产妇41 例,经产妇22 例。观察组63 例:年龄22~39 岁,平均(30.62±4.61)岁;BMI 19~33 kg/m2,平均(24.42±3.55)kg/m2;孕次1~4次,平均(1.77±0.33)次;新生儿体重2 579~3 865 g,平均(3 332.98±45.78)g;初产妇43 例,经产妇20 例。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为产后盆底康复患者[5],年龄在22~39 岁;(2)均为单胎,并行阴道分娩;(3)自然、头位分娩,恶露均排干净,且分娩前均无阴道炎、泌尿系感染。排除标准:(1)尿失禁病史者;(2)盆腔手术、盆腔脏器脱垂者;(3)阴道前后壁脱垂者;(4)存在认知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锻炼,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遵医嘱于分娩前后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并发症、治疗方法、相关知识与危害性,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及生活护理,为其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2)Kegel 运动训练。①站立位:指导患者脚后跟与腋窝同宽站立,双手交叉并搭于肩峰,收缩臀部与大腿内侧肌群,保持5 s 后放松;②平卧位:嘱患者保持屈膝姿势,收缩臀部肌肉,吸气时尽可能向上提肛、紧闭阴道、尿道与肛门,保持3 s,呼气时放松身体。以上两个动作10 次为1 组,每组训练结束后略休息,再进行下一组,每次训练20 min 以上,每天3 次,根据患者恢复及耐受情况进行调整[6]。

观察组在超声技术指导下进行腹部核心肌锻炼,具体如下。(1)超声技术检查。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超声股份有限公司,Affiniti 70 型,国械注准:20153061349),仪器配备三维容积探头,最大扫描角度120°,频率为3~9 MHz;二维探头为2~5 MHz,二维扫描角度为90°;于产后6~8 周经会阴对患者进行检查。正式检查前,先指导患者进行常规康复练习,完成盆底肌收缩动作,必要时可增加阴道哑铃训练。检查前嘱患者将膀胱、直肠排空,确保膀胱内残余尿量<50 mL。在探头表面涂抹耦合剂、套探头保护套后进行检查。检查时将探头放置于阴道口与会阴尿道交接处,先对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探查子宫的位置及形态,并于矢状切面显示其耻骨联合、膀胱、膀胱颈及尿道情况。待上述操作完毕后,开启三维模式,将三维容积探头放置于患者会阴部位,待获得清晰的矢状切面后,启动图像采集系统。根据测定结果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核心肌锻炼并调整训练强度。(2)腹部核心肌锻炼。①腰部肌肉训练:指导患者俯卧于器械架上,保持身体自然向下弯曲并使下背有拉伸感,双手交叉放置在胸前;借助腰背肌群的力量将上半身挺起,尽可能使上半身与地面平行,停留数秒后还原到起始位置,每组5 次;②腹横肌训练:嘱患者双手置于脐两侧,指导其进行呼吸并发出“S”声,以患者自觉腰带一样束紧腹部为宜,康复师需在患者吸气时施加阻力,每组10 次;③单腿搭桥训练:指导患者挺腰后保持姿势,并坚持20 s,两腿交替进行,每组20 次。腹部核心肌锻炼每日1 次,每次训练的组数需根据超声检查结果确定。

两组均干预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超声指标。于干预前、干预3 个月后,分别在静息时、缩肛时及瓦氏运动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患者的盆隔裂孔前后径、盆隔裂孔周长、盆隔裂孔面积、耻骨直肠肌宽度[7]。(2)盆底肌张力。干预3个月后,采用Oxford 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盆底肌力,根据收缩质量评价,分为0~5 级,3 分以上为正常[8]。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产妇类型、盆底肌张力级别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年龄、孕次、超声指标等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超声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静息时、缩肛时及瓦氏运动时的各项超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个月后,两组静息时、缩肛时及瓦氏运动时的耻骨直肠肌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息时、缩肛时及瓦氏运动时的盆隔裂孔前后径、盆隔裂孔周长及盆隔裂孔面积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和表3。

表1 两组静息时超声指标比较()

表1 两组静息时超声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表2 两组缩肛时超声指标比较()

表2 两组缩肛时超声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表3 两组瓦氏运动时超声指标比较()

表3 两组瓦氏运动时超声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2.2 两组盆底肌张力比较

干预3 个月后,观察组的5 级病例占比高于对照组,0~2 级及3~4 级病例占比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盆底肌张力比较[n(%)]

3 讨论

从人体解剖学角度看,盆底支持组织结构松弛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女性妊娠期间,随着孕期子宫的不断增大,其重力不断增加并指向盆底肌肉。同时,随着慢性盆底牵引与孕酮水平的变化,导致盆底支撑结构减弱,加之孕晚期盆底韧带胶原溶解增加,可使韧带进一步松弛,加剧盆底肌肉组织损伤。近年来,超声技术指导的腹部核心肌锻炼已逐渐被应用于产后盆底康复患者中,且效果理想[9]。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 个月后的耻骨直肠肌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个月后,观察组静息时、缩肛时及瓦氏运动时的盆隔裂孔前后径、盆隔裂孔周长及盆隔裂孔面积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超声技术指导的腹部核心肌锻炼能改善产后盆底康复患者的盆底功能,利于其恢复。腹部核心肌锻炼是产后盆底康复患者常用的干预方法,可通过刺激尿道外括约肌收缩,增强其控尿功能;并可通过兴奋交感神经通路,抑制副交感神经通路,增加膀胱容量,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同时,腹部核心肌锻炼能改善盆底肌肉的血液循环,提升盆底肌肉的代谢水平,有助于促进盆底生理功能恢复[10]。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3 个月后的5级病例占比高于对照组,0~2 级及3~4 级病例占比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超声技术指导的腹部核心肌锻炼能提升患者的盆底肌肌力。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过程中,借助超声技术能动态监测患者盆隔裂孔的大小及形态,准确地评估其盆底康复效果。参考超声检查结果指导患者进行锻炼,有助于促进盆底受损肌细胞的修复,增强会阴部神经末梢周围肌肉的力度与强度,快速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

综上所述,产后盆底康复中采用超声技术指导腹部核心肌锻炼能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清晰地分析患者盆底结构与内部环境,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裂孔盆底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得了食管裂孔疝怎么办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黄斑裂孔怎样治疗
总是烧心,当心食管裂孔疝
有种胃病,用药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