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低领横弧形小切口对甲状腺腺瘤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2-08-11 06:47张建华徐芸芸孙映荷薛丹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弧形腺瘤美观

张建华,徐芸芸,孙映荷,薛丹丹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山东青岛 266071)

甲状腺腺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甲状腺良性肿瘤,其占甲状腺肿瘤的70%~80%,以40 岁以下女性最为常见[1],大部分患者为甲状腺体内的单发结节,具有病程长等特点,患者常会因自感不适或不经意而发现颈部肿块存在。目前甲状腺腺瘤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认为该病多是因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生成下降而引起,也可能与先天性家族遗传因素相关;该病不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损伤,还会降低其生活质量[2]。故针对甲状腺腺瘤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促进患者预后康复。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常用方式之一,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能够较好地切除腺体,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疼痛明显,且颈部可出现明显瘢痕,对患者颈部美观性造成一定影响[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微创理念逐渐普及,小切口手术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改良低领横弧形小切口逐渐应用于临床中,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 年1 月—2021年1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为对象,探讨改良低领横弧形小切口对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0 例甲状腺腺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0 例。试验组男5 例,女25例;年龄20~50 岁,平均(31.52±3.40)岁;病灶部位:右叶16 例,左叶8 例,峡部6 例;病程1~5 个月,平均(3.62±0.57)个月。对照组男4 例,女26 例;年龄20~50 岁,平均(30.98±3.21)岁;病灶部位:右叶15 例,左叶9 例,峡部6 例;病程1~5 个月,平均(3.54±0.51)个月。两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家属对该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入组标准:(1)符合甲状腺腺瘤诊断标准;(2)腺体直径<3 cm;(3)无手术禁忌证,可耐受手术治疗[5]。排除标准:(1)与患者沟通存在障碍;(2)既往有颈部手术史;(3)伴肝、肾等其他脏器功能衰竭。

1.2 方法

两组患者晨起空腹入院,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做好术前准备。

试验组采取改良低领横弧形小切口治疗。取颈丛阻滞麻醉,明确腺体部位,垫高双肩,在患侧胸锁乳突肌内侧肿块表面处,沿皮纹方向做一2.5 cm 左右低领横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与颈阔肌肉,游离部分皮瓣;将颈前浅静脉推开,切开颈白线,对颈前肌群进行钝性分离,以充分暴露腺瘤表面,在表面切开甲状腺组织,固定悬吊肿块,钝性与锐性分离沿囊壁周围;若囊肿较小,包膜完整,无明显粘连时,应直接切除腺瘤;若腺瘤较大,且周围粘连、解剖不清,可实施腺叶部分切除术,切除范围应<1 cm;对创面进行止血,随后以吸收线封闭残腔与缝合甲状腺包膜,放置皮片引流,对合切口,以吸收线进行皮内连续缝合。

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口治疗。麻醉方式同试验组,在颈前做一6~8 cm 的弧形切口,将较多的皮片分离,切开颈前肌群;处理甲状腺中下动静脉,将峡部及其气管间组织切断,随后再次处理上动静脉,游离腺体,切除囊肿周围甲状腺大部分组织,止血后对残腔进行封闭,并缝合包膜,常规留置负压吸引球。

两组术后均进行静脉输液,并服用适当抗生素,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体位,做好并发症预防,观察患者术后有无皮肤损伤,确保辅料干燥、无渗血,采取冰敷与冰袋压迫减少出血,并保持引流管顺畅,术后2~3 d拔除引流管;术后6 h 应给予患者饮用少量温水,无不适则给予流质食物,指导患者尽早进行活动,并实施发声训练;检查患者有无甲状旁腺损伤,若有则给予10%葡萄糖酸钙[华润双鹤利民药业(济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227]静脉注射,以改善其临床症状。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包括手术失血量、引流量与术后住院天数。

(2)使用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6]评估两组术后6、12、48 h 疼痛程度,0 分:无痛,1~3 分:轻度疼痛,4~6 分:中度疼痛,7~9 分:重度疼痛,10 分:剧烈疼痛。

(3)术后随访3 个月,使用温哥华瘢痕评价表(VSS)[7]评估患者切口美观度,分值为0~10 分,分值越低表明外观越差。

(4)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颈部肿胀、低血钙、声音嘶哑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对比

试验组手术失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对比()

2.2 两组疼痛程度与美观度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6、12、48 h NRS 评分均较低,术后3 个月VSS 评分均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程度与美观度对比[(),分]

表2 两组疼痛程度与美观度对比[(),分]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腺瘤是临床常见的头颈部肿瘤,以女性最为常见,各年龄段均有可能发病。手术是治疗甲状腺腺瘤常用方式之一,传统手术可有效切除病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7]。但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极易在患者颈部留下瘢痕,术后美容效果差,多数女性患者难以接受;且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因创伤大等因素,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严重影响其预后恢复。因此针对甲状腺腺瘤患者,应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治疗。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迅速发展,改良低领横弧形小切口手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改良低领横弧形小切口手术是在锁乳突肌内侧沿皮纹走向做一2.5 cm低领横弧形切口,具有位置较低、易于遮盖等优点,在对患者进行缝合时,可采取可吸收线进行皮内缝合,具有术后瘢痕小、切口美观度高等特点,患者易于接受[8]。且改良低领横弧形小切口无需将血管与颈前肌肉切断,较少实施皮瓣游离,手术视野较为清晰,操作便捷,术中失血量少,疼痛轻,进而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9]。同时改良低领横弧形小切口手术沿肿块周围间隙实施解剖分离,仅需将少量腺体组织切除,减少了对甲状腺的破坏与出血,可有效预防神经与甲状旁腺等损伤,进而在有效切除病变组织前提下,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最大程度保留甲状腺功能,确保患者切口美观;一般情况下,改良低领横弧形小切口手术无需放置皮管引流,仅需放置皮片从切口引出,在24 h 后即可将其拔除,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进而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经济负担,提升其治疗依从性[10]。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失血量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改良低领横弧形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可显著减少手术失血量与引流量,有利于切口皮瓣血运,进而加快术后切口恢复速度,缩短住院天数。本研究还发现,试验组术后6、12、48 h N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 个月VS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改良低领横弧形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保持切口美观。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改良低领横弧形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并发症发生风险低。

综上所述,改良低领横弧形小切口治疗应用于甲状腺腺瘤患者中,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且可保持切口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弧形腺瘤美观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腺瘤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Maglady遮阳伞
甲状腺腺瘤的类型有哪些?
彩虹为什么是弧形的
等 待(外一首)
等待(外一首)
线条之美
乳腺纤维腺瘤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