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长型思维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护理教育的启示

2022-08-15 08:00段海珍曹梅娟包彬
军事护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成长型量表大脑

段海珍,曹梅娟,包彬

(杭州师范大学 护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1100)

21世纪以来,国际教育出现了以技能导向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运动[1],思维模式作为改革的核心和重点能够有效推动医学教育的进步和创新[2]。有研究[3]表明,成长型思维具有持久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提升学业水平,减少负性情绪,增强心理韧性等多种优势,然而成长型思维作为一种可塑性的思维模式却较少地应用在我国护理教育中,难以满足护生个人发展和高质量护理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对学生成长型思维进行综述,以期为培养我国护理专业学生成长型思维和促进护理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1 成长型思维的研究

1.1 概念内涵 成长型思维由心理学教授Dweck在21世纪初率先提出,他在对学生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存在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两种思维模式,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人的能力是否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获得[4]。成长型思维具有“努力大于天赋”“注重目标和成长”“积极寻求资源”等特点,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相反[5],二者比较见表1。

表1 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对比

1.2 理论基础 Dweck及其团队通过对儿童智力的稳定性研究,提出了人存在“智力增长观”和“智力实体观”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并将其定义为内隐智力理论[5]。前者认为智力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塑造的,后者则认为智力是一成不变的。在此基础之上,Dweck提出成就目标理论,将智力领域分为成绩目标和学习目标两大类,具有学习目标者能直面挑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而具有成绩目标者则相反。综上,内隐智力的不同造成了目标的不同,而目标的不同又造成个体产生不同的心理机制、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6],这即是后来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框架雏形。

1.3 作用机制 成长型思维的作用机制是大脑的可塑性,即人在成年之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仍然可以随着认知及经历改变[7]。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时,大脑产生电流,这些电流通过突触在神经间传递,将大脑的不同区域联系在一起,学习内容越多,神经元间的关联性也越多。Dweck团队进行的实证研究[8]进一步确证,接受大脑可塑性有关课程的实验组学生在学习积极性、学业成绩等方面都优于未接受的对照组,更多地体现成长型思维的特点。因此,大脑研究已经为成长型思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脑是可塑的,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不同的经验提供更有利的证据。

1.4 测评工具

1.4.1 普适性测评量表 现临床上测评工具种类繁多,但主要以Dweck团队编制的内隐智力量表为主[9]。成长型思维量表(6个条目)于1999年进行编制,采用6分制计分,前3个条目为固定型思维的体现,需要反向计分,Cronbach’α系数为0.853[10]。得分越高表明越具有成长型思维,目前广泛应用于学业成绩等方面的测评[11]。成长型思维量表(20个条目)于2006年编制,在6个条目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关于“家庭反馈”等内容,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越具有成长型思维[12]。该量表目前主要应用于学生成长型思维和自我效能感、自尊关系等研究[13]中。

1.4.2 特异性测评量表 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护理领域的成长型思维量表,现特异性的成长型思维量表主要在普适性量表基础上对普通教育不同阶段和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测量,如刘影珊[6]在基于Dweck普适性量表基础上编制了化学学习成长型思维评估量表,以测评高中生化学学习中成长型思维的具体情况;孙蒙蒙[14]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编制了成长型思维量表,用来测评成长型思维与社会支持和坚毅品质之间的关系。这些特异性量表中体现成长型思维核心内容的条目,如“化学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高”等可被借鉴到护理领域中,为护理相关成长型思维量表的研制提供经验和参考。

1.5 影响因素

1.5.1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对成长型思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会刻板印象会影响成人后职业选择,并形成了性别定型观念,损害女性的学习动机和职业抱负,阻碍成长型思维的发展。此外,医学院校也存在引起学生固定型思维的高压力环境,主要包括医学院校的选择和招生导致学生的高度竞争和医学生更侧重于成绩造成的固定型思维的延续[15]。其次,还有研究[16]表明,在临床环境中医生和护士占固定型思维或进行相关决策者高达50%左右,使临床实习医护学生的成长型思维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1.5.2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成长型思维的影响十分重要。杨秀等[17]介绍了基于“介绍-关注-建模-实践”的四周指南用于成长型思维培养的美国家庭模式;苏傲雪等[18]研究显示,父母具备成长型思维与否决定了孩子在日后的学习成长中能否具有更好的表现。

1.5.3 教师教学 教师教学对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影响至关重要。Williams[19]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相关调研,发现积极的教师和强大的师生联系是优质护理教育的关键要素。Teunissen等[20]认为,医学院校教师自身思维也会影响其对待学生的方式,具有固定型思维的教师认为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学生转变思维并不值得。

1.5.4 学生个人 有研究[21]指出,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更容易出现低自我效能等心理疲倦反应,严重阻碍其学业水平进步和个人成长型思维的发展。既往研究[22]表明,爱表现、更关注成绩的护理专业学生通常会害怕失败、逃避挑战,一遇到问题时就会产生“也许我不该成为一名护士”等诸如此类想法;而具有毅力、坚持品质的护理等专业学生更有助于应对来自学业和实习的多重压力,利于成长型思维的发展[3]。

1.5.5 同龄伙伴 学生时期大部分处于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变化使其产生心理冲突,更愿意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23]。同学之间的归属感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而学习动机与成长型思维呈正相关。Emmanuel[24]的研究中指出,护理专业学生担心失败和来自他人的批评,他们害怕犯错和在同龄人中表现出自己的弱点和劣势。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同伴相互之间容易形成积极的学习风气,并理性接受来自他人的正确观点和建议,而固定型思维的同伴之间更容易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双方的进步发展。

1.6 干预项目 Dweck团队在脑科学和心理学基础上,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研发了Brainology项目进行成长型思维的干预[25]。该项目围绕“智力是可塑的”这一主题,旨在传达学生大脑是可塑的这一观念,提升学业成绩和学习动机、应对挫折与挑战的能力。该项目共包括大脑基本知识、大脑的行为、大脑构建和大脑助推器4个单元,每单元大概40 min的学习时间,学习完毕后有相应的实施模块对学习程度进行测评。北京师范大学林丹华教授[7]基于相关框架理论的基础上,研发了干预时间1 h左右的成长型思维单次课程。该课程将单次干预分为引入、材料学习、自我说服三个部分,最终使学生理解成长型思维相关理念,学会制定个人目标计划、管理好情绪和时间,并挖掘所拥有的资源,将成长型思维持续应用。Lias等[26]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特点设计干预课程,该课程围绕大脑可塑性、有效学习策略等主要内容,要求护生观看相应短视频后进行思考和分享,课程最后提供了指导护生成长型思维养成的一些具体策略,如学习具有挑战性的知识、把失败看作成长的一部分等。

2 成长型思维对护理教育的启示

2.1 改变社会刻板印象,营造成长型护理教育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对护理教育发展有重要作用。首先要营造护理成长型思维的社会风气,解放固化的思维方式。护理教育者应从护生视角出发,改变只侧重于成绩、分数等不良竞争的环境,重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采用多元化渠道和方法对护生进行全面评估。其次,可定期举行短期研讨会,由经验丰富的护理教师详细说明后天努力如何孕育成功,并引导护生挖掘所拥有的资源和支持,深度理解成长型思维的内涵要义。同时,可通过建立护理学习社区,让低年级护生向高年级护生提出疑问,高年级对其进行反馈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护理,了解临床。另外,还可通过“家校联合”等形式促进健康家庭教育环境创设和家校协同育人。

2.2 变革教师教学理念,促进护生成长型思维发展 教学过程中的表扬和正向反馈是塑造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关键。护理教育者应内化“智力是可以塑造的”这一信念,不断加强自身对成长型思维的学习,更深入地影响护生思维方式的转变。此外,日常教学中应注意与护生的对话方式,对护生的努力进行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动性,促进成长型思维的永续发展。在教学方法上,鼓励护生阅读成长型思维的相关文章并掌握有关理论,将“互联网+脑科学”的新模式应用到护理教育中,从不同护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能动性,使护生深度理解“努力大于天赋”这一重要信念。

2.3 更新护生学习策略,创建同伴支持系统 Dweck[4]指出,一旦相信个人的能力固定不变,便会害怕失败会永久性定义自己。成长型思维的领悟和运用对护生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士的转型乃至终生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护理教育者应转变护生个人固有信念,使其认识到智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成长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指导护生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观念。护理教育者还应教会护生进行科学的时间管理,进行自主积极的学习,并引导护生制定成长型思维学习策略。其次,帮助护生对自身能力开展合理评估,对学习、实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归因,不断开展学习反思,充分利用来自学校、实习医院等方面的资源支持。此外,引导护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同伴支持系统,增强心理归属感,共同营造成长型思维的氛围并从中受益。

3 小结

当今医疗卫生人才教育培养所展现的多种问题,表明成长型思维在卫生人才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但目前我国成长型思维的研究发展相对较晚,且护理领域,研究相对较少,不利于护理教育的发展和护理人才的培养,为此,我们需要扩大成长型思维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加强护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研究,研制相应测评工具,建立系统化的干预手段,制定不同干预策略并进行实证研究。

猜你喜欢
成长型量表大脑
用“成长型思维”,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成长型思维模式如何在校园落地生根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基于脑科学的成长型思维与学生学业成就提升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用成长型思维助力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