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痰标本病原菌学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2022-08-24 01:54李佼焦君影
青岛医药卫生 2022年4期
关键词:氨苄西林铜绿革兰氏

李佼,焦君影

(郸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周口 477150)

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管壁处肌肉与弹性组织受损所致支气管扩张异常的病变[1]。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诱因主要是感染,同时也是促进病情发展与影响预后主要因素之一[2]。临床常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可减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但抗生素应用不合理致病原菌种类出现变迁、耐药性升高,致使抗生素应用效果受限,临床疗效欠佳[3]。临床研究显示,明确病原菌后选择抗生素治疗,可减少住院天数,减低再入院率[4]。本文选择本院接收的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289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新鲜痰标本予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接收的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28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0例,女性139例,年龄35~82岁,平均(58.46±11.43)岁,病程<10年者78例、病程10~20年者98例、病程>20年者113例,体质量指数(BMI)<18.5 kg/m2者49例、BMI 18.5~23.9 kg/m2者101例、BMI>23.9kg/m2者139例,住院次数:1~2次者112例,3~5次者131例,>5次者46例。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入选标准

(1)诊断标准:符合《2017 ERS指南:成人支气管扩张症的管理》[5]中支气管性加重期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伴有肺部感染史者;反复咳嗽、咯血、咳痰等症状者;自愿参加本研究,签同意书者;年龄>18岁者;近期未服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者。(3)排除标准:全身感染疾病者;肾、肺等脏器功能衰竭者;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者;认知功能、精神、沟通障碍严重而无法配合者;合并先天性免疫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标本采集:通过自然咳痰法收集新鲜标本,即入院后第1天晨起,经清水漱口后,嘱咐患者深咳呼吸道分泌物,将标本放置在灭菌玻璃容器中送检;于培养前予以革兰染色涂片,后于低倍镜下观察标本,每个视野中白细胞数超出25个、上皮细胞少于10个作为合格痰标本。

细菌培养:处理后标本接种至麦康凯琼脂、血平板哥伦比亚琼脂及选择性巧克力培养基、念珠菌平板实施培养,恒温35℃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纯化鉴定与分离优势菌。

药敏试验及菌种鉴定:利用半自动细菌鉴定仪、药敏测定系统鉴定、判定结果。药敏试验利用MIC法。标准菌株: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29213金黄色葡萄球菌,用于质控。依据NCCLS标准实施操作与判定。

1.4 观察指标

统计病原菌构成,分析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 2007对相关数据资料结果实施统一分析及录入;耐药分析利用WHO耐药性监测网所提供的Whonet 5.4软件统计药物敏感性。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特点

157份合格新鲜痰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株122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89株(72.95%),革兰氏阳性菌18株(14.75%),真菌15株(12.30%),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40.98%)。见表1。

表1 病原菌分布特点

2.2 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于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呋辛耐药性高,均超出75%,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敏感性高,均超出75%。见表2。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是由多种病原菌所致支气管与其分支发生不可逆性扩张异常的病症,急性加重期伴有感染,尤其是难以控制的感染可引起病情进行性加剧,严重者死亡,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7]。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首要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临床主要应用抗生素,而不同病原菌之间耐药性存在差异,导致经验用药对部分患者效果欠佳,甚至增强耐药性,提高治疗难度[8-9]。

支气管扩张调查结果指出,细菌病原体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最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0-12]。本文结果显示,157份新鲜标本,分离菌株122株,革兰氏阴性菌占比72.95%,革兰氏阳性菌占比14.75%,真菌占比12.30%,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说明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新鲜痰标本中病原菌具有多样性,位居首位为革兰氏阴性菌,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最后为真菌,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其原因为:铜绿假单胞菌存于病房及其环境中,自身具备鞭毛与黏多糖,具有强黏附于呼吸道黏膜上皮功能,加上支气管扩张者自身气道黏液纤毛清洁功能减弱,增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风险,尤其是反复长期住院,降低肺功能,病情较重,导致机体抵抗力较弱,提高感染风险;此外,长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机械通气等原因,加剧感染风险。本文药敏试验结果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于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唑啉、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噻肟耐药性高,均超出75%,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敏感性高,均超出75%,说明临床治疗因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应避免应用氨苄西林、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噻肟等抗生素,以上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且存在提高病原菌耐药性风险,致使临床治疗难度升高,建议采用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临床效果较高。此外,本文结果显示,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分析其原因为,氨基糖苷类药物除自身药理作用外,具有肾毒性与耳毒性等严重副作用,导致其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种类与使用时间相对较为谨慎,使氨基糖苷类药耐药菌株较少,敏感菌株升高。

综上所述,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新鲜痰标本中病原菌具有多样性,依次为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最常见为铜绿假单胞菌,且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存在差异,应于药敏试验指导下选用抗生素,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抑制病原菌耐药性升高。

猜你喜欢
氨苄西林铜绿革兰氏
电沉积制备纳米金-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测定氨苄西林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榆林市包装饮用水生产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防控情况调查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氨苄西林联合纳洛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细节护理探讨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铜绿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
一起设备凝露事故的分析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