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手术患者中医特色护理效果观察

2022-08-24 01:54陆晓梅徐姣姣石桂梅
青岛医药卫生 2022年4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气血直肠癌

陆晓梅,徐姣姣,石桂梅

(九江市中医医院手术室,江西 九江 332000)

直肠癌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病因较复杂,可能与饮食及生活习惯等有关。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可有效切除病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1]。术后可能会增加胃肠功能障碍风险,影响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导致肠梗阻、肠黏连等并发症,不利于康复,甚至会增加再次手术风险[2]。因此,对直肠癌手术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并发症发生风险仍较高[3]。中医护理从饮食调护、情志护理等多方面进行干预,可促进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4]。本文观察了中医特色护理对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本研究经过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32例,女17例;年龄45~75岁,平均(61.25±2.96)岁;病理类型:腺癌40例、鳞癌9例;疾病分期:Ⅰ~Ⅱ期28例、Ⅲ期21例。观察组男33例,女16例;年龄44~79岁,平均(61.77±3.11)岁;病理类型:腺癌42例、鳞癌7例;疾病分期:Ⅰ~Ⅱ期25例、Ⅲ期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直肠癌符合2016年相关诊治指南[5]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确诊;②分期为Ⅰ~Ⅲ期,未见远处转移;③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④理解及沟通能力正常,依从性好,可配合研究。

(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伴精神疾病者;③合并肝、肾等脏器疾病者;④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⑤伴免疫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术前进行常规准备,如清洁灌肠、禁食禁饮等;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镇痛、控制感染等措施;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可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为患者术后制定活动计划;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防并发症发生。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1)饮食调护:术后待患者可进食常规食物时,根据证型进行中医饮食护理干预,如气血亏虚型患者多食用补气血食物,如鸭血、猪肝、金针菇、山药、胡萝卜等;湿热下注型患者多食用莲藕、山茼蒿、木瓜、冬瓜等清热利湿食物;肝肾阴虚型患者可食用龙眼、栗子、胡桃仁、蛙肉、蹄筋等食物以滋阴补肾;脾肾阳虚型患者可食用大枣、牛肉、羊肉、苹果、桔子等以温补脾肾。(2)情志护理:主要依据五行理论对不同情绪患者开展护理,如对于情绪容易激动、烦躁的患者,可采取悲哀疗法,使其气消;对于情绪较悲观患者,可采取喜克悲疗法,通过介绍既往成功案例消除患者恐惧感,提高战胜疾病信心,也可指导患者畅想今后美好生活,以提高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对于过度恐惧的患者,可采取思克恐疗法,通过通俗易懂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且可通过暗示解惑疗法提高患者对手术信心,克服恐惧;对于过度自信者,可采用怒克喜方法,告知其若不重视的后果。(3)传统中医技术:①按摩:患者病情平稳后进行足底按摩,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通过屈食指点、按,配合摩、掐等手法,先刺激左足基本反射区,以患者感受到麻木、胀、酸等为宜,然后用同样方法按摩右足,3min/足;后并拢双足,以推按手法刺激症状反射区,以结肠-直肠-肛门顺序进行,6min/足;然后刺激胃区,以刮、按手法刺激小肠区,再以推、压手法刺激直肠及肛门反射区,30min/次,1次/d,连续按摩7d。②针刺:穴位选择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太冲穴,对穴位皮肤表面进行常规消毒,选择0.32mm×50mm无菌毫针针刺足三里,深度约0.5~1.5寸,三阴交及太冲穴刺入约0.5~1.0寸,选择提插捻转补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连续7d。

1.4 评价指标

(1)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及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2)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肠梗阻或肠黏连、感染(主要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胃肠功能紊乱(腹胀、恶心呕吐等)、吻合口狭窄、尿潴留(导尿管拔除后,患者排尿2次后,测得残余尿量≥100mL)等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指标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及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2.2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手术是根治直肠癌的重要手段[6],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患者术后胃肠运动功能,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利于预后[7]。因此,给予直肠癌手术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成为近年研究重点。

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是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对全部患者均实施同样方案的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但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不佳[8]。近年中医整体理论不断被用于护理工作中,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并应用传统中医技术对患者进行护理,改善患者生理、心理问题,对促进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9]。中医认为,直肠癌手术扰乱脾胃、伤气血,导致腑气不行,发生胃肠功能障碍,气血亏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干预应宜行气活血[10]。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及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中医特色护理可促进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分析原因可能为,饮食调护根据食物的温、热、寒、平、辛等特征,为不同证型患者选择适宜的食物,利于调节患者机体阴阳平衡;如指导气血亏虚型患者多食用鸭血、猪肝、金针菇等食物,可补气血,进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11]。情志护理主要通过一种及以上情绪调节去克服另一种情绪,促使患者快速改善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使得脏腑、经络达到阴阳平衡,进而调节气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针刺足三里、关元、三阴交等穴位,可起到调气机、理气活血的作用,利于加快胃肠道蠕动,疏通经络气血,通调胃肠腑气[12]。关元和足三里是利尿之穴,针刺可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足底按摩可有效刺激足底胃肠反射区,达到疏经络、调气血等作用,利于调节脏腑,恢复生理功能,进而促进排便,改善术后胃肠功能,降低胃肠道紊乱风险。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直肠癌手术患者中可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利于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气血直肠癌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搓手”可充盈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