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在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8-24 01:54刘娇
青岛医药卫生 2022年4期
关键词:治疗仪股骨肢体

刘娇

(华润萍矿总医院,江西 萍乡 337000)

股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手术可较好地复位骨折部位,配合术后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恢复肢体功能[1]。但有创操作会导致下肢疼痛、肿胀,加之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静脉血流较慢,易引起深静脉腔内血液异常凝集,最终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影响康复锻炼的进行,不利于患者恢复[2-3]。综合康复护理是集心理、生理、康复等为一体的综合护理模式,在骨折手术患者康复中运用广泛。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是非介入性理疗仪器,属于护理辅助器具,利用多腔气囊反复充气放气产生循环压力,对肢体进行挤压,从而发挥促血液循环、预防血液凝集等作用。本文将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综合康复护理用于股骨骨折患者中,观察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8~75岁,平均(52.83±3.75)岁;骨折部位:股骨颈骨折1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股骨干骨折9例。对照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35~77岁,平均(53.19±3.88)岁;骨折部位:股骨颈骨折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股骨干骨折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经CT、X线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等确诊;(2)均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3)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骨折前合并肢体功能运动障碍;(2)伴有复合伤、多发伤;(3)陈旧性、病理性骨折;(4)合并精神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1)健康指导。予以患者股骨骨折健康宣教,讲解骨折治疗、术后康复、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护理方法等;发放骨折康复手册,强调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鼓励患者积极配合训练。(2)心理呵护。沟通过程中了解患者情绪状态,分析负面情绪来源,予以针对性情感支持与精神支持,并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3)肢体按摩与热敷。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并将患肢适当抬高;护士手涂润肤油,从患者足部远端逐渐向近端按摩,每侧按摩10min,2次/d;按摩后使用热毛巾热敷肢体,及时更换毛巾,30min,2次/d。(4)康复训练。术后第1天患者平卧在床,行翻身练习,配合踝关节背曲、趾关节弯曲等简单运动,10min/次,3次/d;术后2~7d,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5min/次,3次/d,然后协助患者行屈髋、屈膝被动活动,即护士单手托住患肢腘窝处向上,另只手放于患肢内与外踝的中间处,将足跟缓慢推至臀处,5min/次,3次/d;术后1周至出院前,在上述训练基础上增加肢体主动运动,并逐渐过渡到床边站立、行走等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第1天使用北京泽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H920C型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干预。使用前充分告知患者仪器使用方法、作用、配合要点、注意事项等,然后检查仪器性能,待患者准备好后协助其取平卧位,穿戴下肢压力套,设置初始压力10kPa,根据患者感受逐渐调高压力,30min/次,2次/d,持续使用7d。观察至患者出院。

1.4 观察指标

(1)凝血指标:干预前后抽取两组患者5mL空腹静脉血,使用凝血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2)肢体疼痛肿胀情况:干预前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肢体疼痛,0~10分,评分越低,疼痛越轻;用软尺环绕测量患肢不同处,测量3次取最大值,健侧测量方式同患侧,用患侧周径最大值-健侧周径最大值,即为肿胀值,肿胀值越低,肿胀程度越轻。(3)并发症发生率:下肢DVT、关节僵硬、压疮等。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凝血指标

观察组干预后aPTT、TT、PT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

2.2 肢体疼痛肿胀情况

观察组干预后肢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肿胀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肢体疼痛肿胀情况比较

2.3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下肢DVT、关节僵硬、压疮各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下肢DVT 6例、关节僵硬2例、压疮2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3/4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3.80%(10/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8,P=0.039)。

3 讨论

股骨骨折多由车辆撞击、击打、跌落等暴力所致,以局部疼痛、肿胀为主要临床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可致发热、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手术治疗可取得理想效果,但术后并发症多,以下肢DVT尤为多见,主要由下肢血液循环不畅、静脉血液在血管内凝结所致,不仅延长恢复时间,还会导致管关节僵硬、压疮等并发症,预后不利[5-6]。

骨折术后下肢DVT以药物预防为主,但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对患者生理、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术后恢复。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aPTT、TT、PT时间长于对照组,肢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肿胀值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综合康复护理用于股骨骨折患者,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在股骨骨折患者中开展综合康复护理,术后协助患者持续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改变肌肉松弛状态,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避免血液在深静脉管腔中凝集,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在康复训练期间实施肢体按摩与热敷,可进一步加快下肢血液循环,减轻血液瘀滞与肢体疼痛肿胀,减少下肢DVT的发生[7]。综合康复护理重视心理作用对术后康复的影响,通过情绪疏导与健康教育,引导患者配合康复训练,有利于康复措施的落实,有效增强护理效果,预防并发症,从而促进术后康复。但综合康复护理见效缓慢,对于下肢DVT的预防效果不足。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使用过程中可对患肢进行持续按摩与挤压,加快肢体血液与淋巴循环,改善血液高凝,减少血栓形成,并借助周期性加压与减压作用产生搏动性血流,使得循环系统与血流动力学系统发生快速而短暂的改变,充分发挥纤溶与抗血凝效果[8]。治疗仪连续压力系统可预防血液逆流,圆周压力系统清空静脉瓣后血液,梯度压力则确保血液单向流动,加快血流速度,减少血栓形成,增强DVT预防效果,血流速度的加快还有助于机体新陈代谢,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与炎性物质吸收,减轻疼痛与肿胀。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综合康复护理联合用于股骨骨折患者,能够相互补充,增强术后并发症预防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可促进股骨骨折患者肢体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轻肢体疼痛肿胀程度,减少下肢DVT、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利于预后。

猜你喜欢
治疗仪股骨肢体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