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行宫腔镜手术治疗对其妊娠结局的改善探讨

2022-08-27 11:01杨华
保健文汇 2022年8期
关键词:肌瘤宫腔镜黏膜

文/杨华

黏膜下子宫肌瘤属于一种良性肿瘤,为避免病情恶化,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术疗法为当前临床中治疗此病的理想方式,传统开腹手术由于创伤较大,容易影响子宫激素分泌以及收缩功能,加剧宫颈形态变化程度,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妊娠结局。宫腔镜手术为一种微创手术,目前已被普遍应用于妇科相关疾病的治疗中,此项手术操作简便,且创伤性小,因此十分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对其宫颈形态造成的手术二次损伤性较小,可提高术后妊娠成功率。基于此,本研究中对本院于2020年2 月至2021 年2 月收治180 例不同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与宫腔镜手术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80 例不同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于2020 年2月至2021 年2 月接受诊疗,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90 例(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与研究组90 例(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平均年龄(46.28±5.36)岁,病程(3.69±1.33)年,病情类型为0 型30 例、Ⅰ型30 例、Ⅱ型30 例,肌瘤直径平均(9.72±0.55)cm。研究组平均年龄(46.69±5.70)岁,病程(3.56±1.22)年,病情类型为0 型30 例、Ⅰ型30 例、Ⅱ型30 例,肌瘤直径平均(9.83±0.46)cm。以上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类型、肌瘤直径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入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本研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不同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主要依据子宫肌层与子宫肌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型,0 型为黏膜下肌瘤有蒂,未在子宫肌层出现扩散情况;Ⅰ型为黏膜下肌瘤无蒂,在子宫肌层出现<50%的扩散情况;Ⅱ型为黏膜下肌瘤无蒂,在子宫肌层出现≥50%的扩散情况。

纳入标准:符合黏膜下子宫肌瘤诊断标准与手术指征;年龄28-60 岁;要求保留生育功能且计划术后妊娠。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宫颈及子宫类严重疾病,例如宫颈癌以及子宫内膜核心病变等;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存在不规则阴道出血;手术禁忌证或不耐受;既往多次接受宫颈相关手术治疗;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月经结束后5d 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全麻后,于下腹位置做一个10cm 左右的切口,逐层分离皮下及前鞘组织,明确子宫肌瘤位置,钝性分离肌瘤组织,常规缝合瘤腔,无出血后关闭腹腔。

研究组实施宫腔镜手术,月经结束后5d 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常规禁饮禁食,并予以患者米索前列醇。手术当日进行肥皂水灌肠操作。采取静脉麻醉或联合阻滞麻醉,将患者子宫肌瘤包膜切开,依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切法,打开包膜后予以剂量为20U 的缩宫素进行静脉滴注,以达到促进子宫收缩的效果。于宫腔内挤入肌瘤组织,判断病灶组织处子宫肌壁深度后进行肌瘤病灶切除操作,谨防出血风险,整个手术流程需在宫腔镜影像学基础上协助完成,最后立即送检病理组织。

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抗感染及激素类药物治疗,且进行为时1年的随访,叮嘱其按时复诊,为其提供妊娠指导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0 型、Ⅰ型、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妊娠结局指标。(1)疗效为显效:临床体征及症状消失,子宫功能恢复程度高;有效为临床体征及症状改善,子宫功能恢复良好;无效为不能达到以上标准。(2)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手术失血、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指标。(3)术后并发症:包括宫腔感染、阴道出血、子宫穿孔。(4)术后妊娠结局:包括足月生产、流产、早产、难产、子宫破裂。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 软件,计数资料用x计算,计量资料用t 计算,P <0.05 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研究组0 型(100%)、Ⅰ型(96.67%)、Ⅱ型(96.67%)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 型(80%)、Ⅰ型(73.33%)、Ⅱ型(73.33%)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P <0.05,见表1。

表1 疗效比较[n(%)]

2.2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0 型、Ⅰ型、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用时、手术失血、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2.3 术后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0 型(3.33%)、Ⅰ型(10%)、Ⅱ型(6.67%)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 型(20%)、Ⅰ型(30%)、Ⅱ型(30%)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P <0.05,见表3。

表3 术后并发症比较[n(%)]

2.4 术后妊娠结局比较

研究组0 型、Ⅰ型、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结局整体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4。

表4 术后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论

宫腔镜手术对传统开腹手术创伤性较大的缺点进行了弥补,且可更为清晰地观察患者病灶组织,提高肌瘤清除效果以及清除准确性,保障治疗效果确切、彻底,同时,较小的创伤可维持患者良好的宫腔环境,促使其术后尽早恢复规律月经,减少手术瘢痕,满足爱美需求,保障生育能力。

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0 型(100%)、Ⅰ型(96.67%)、Ⅱ型(96.67%)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 型(80%)、Ⅰ型(73.33%)、Ⅱ型(73.33%)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P <0.05。研究组0型、Ⅰ型、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用时、手术失血、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0 型(3.33%)、Ⅰ型(10%)、Ⅱ型(6.67%)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 型(20%)、Ⅰ型(30%)、Ⅱ型(30%)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P <0.05。以上研究结果说明,相较传统开腹手术,宫腔镜手术创伤性更小,更利于获得较高水平的临床疗效,十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宫腔镜手术为微创手术,因此对患者造成的有创损害较小,术中可借助宫腔镜影像技术全方位观察手术操作过程及病灶组织,提高深层次肌瘤清除效果,减轻对不必要脏器组织的损害,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后遗症以及并发症,加快康复,减少对患者生活及工作的影响,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次研究还发现,研究组0 型、Ⅰ型、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结局整体优于对照组,P <0.05。黏膜下子宫肌瘤容易影响患者子宫形态,增加妊娠难度,宫腔镜手术对患者术后子宫及周围组织的影响较小,且手术对患者子宫肌层的扩张程度相对较小,因此可避免子宫形态及结构改变而影响生育功能。同时,宫腔镜手术较小的创伤性操作还可降低患者术后血液黏度以及红细胞变形能力,且研究证实,这些血液流变学指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育功能,而减轻血液流变学失调现象有利于改善术后妊娠结局。宫腔镜手术结合了光源系统、成像系统以及能源系统,这些复杂的技术不仅可简化手术流程,且可提高手术安全性。但是需引起注意的是,宫腔镜手术对医生及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为此,应在实施此项手术前对其进行培训学习。受本次研究样本较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此次研究得出的术后康复速度指标、术后妊娠结局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希望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及弥补。

总结研究结果及相关讨论可知,不同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行宫腔镜手术,其疗效、创伤性、术后康复时间指标、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指标均显著优于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因此,该手术方式更适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肌瘤宫腔镜黏膜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鼻中隔手术穿孔并发症的防范和病理评估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肠道与艾滋病
有关宫腔镜的这些真相,一起了解一下!
治疗子宫肌瘤视大小及位置而定
吃烫的、辣的东西会导致食管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