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设计
——以“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为例

2022-08-29 10:39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实验中学吴瑞姣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概念图生物学概念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实验中学 吴瑞姣

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对国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了满足需求,在社会科技水平快速提高的环境下,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目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突出表现在传统的信息化教学体系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在新的历史环境背景下,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现阶段教育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从现阶段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理念逐渐在各学科具体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已经探索出了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四个基本维度,如图1所示。

图1 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一、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STSE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

“STSE专题练习”板块源自中国香港初中科学教材,这一板块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初高中理工科的有效衔接,以便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模式。2011年,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施要结合科学、技术及社会相关素材来实现。所以,初中生物学教材在每章节结束后都有与该章节知识相关的一些社会性、科学性等问题,以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这些问题。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意识,还要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核心素养下的STSE教学策略是围绕“社会责任”展开的科学、技术、人文与环境的教学体系。这一教学体系冲出科学边界的束缚,构建起“跨学科”的教学体系,并融入多种教学理念,以此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如图2所示。

图2 STSE教学目标分析

(二)概念图学习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核心部分是基本概念,每个概念都体现出了生物科学家的思维特征,是生物学领域的宝贵财富。中学新课标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师要围绕生物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大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同时,中学新课标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师应在课堂中以概念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建立起概念知识体系框架,以此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生物学教学中建立概念图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学生整理资料,学生在概念图的引导下可以对知识点实现图片式记忆:形成图式→归纳与学习新知识→嵌入并同化新概念→新旧知识比对→筛选与加强记忆,形成新的图式。

(三)合作性学习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

2011年版的初中新课标教学中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可以通过角色模仿、模型引导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启发性教育,进而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得知,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所推行的合作性学习是教师根据学生个人学习情况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高效性学习。

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属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是学生完成血液、血管及肺泡气体交换等知识学习之后要学习的内容。由于学生之前未接触过概念图串联知识的学习模式,没有建立理论知识体系架构,导致知识点杂乱无章。因此,在对本节内容进行复习时,采用概念图串联模式不但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记忆,而且为下一节知识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熟记心脏心肌与瓣膜结构的基本特点,并帮助学生建立认知个体生命结构的基本框架。

(2)教师通过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及心脏各器官基本结构及形状,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理性图形记忆框架。

(3)引导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并具备判断意识,为家人朋友普及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向心脏模型中灌水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血液流动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

在生物学概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科学思维需要以概念作为基础。在初中生物学复习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使用概念图建立起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在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时,知识结构要具备条理性、符合逻辑性从而建立起核心概念的教学体系。本节课设计归纳得出血液流动整体概念模型(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模型构建验证(猪心脏灌水法)。

(四)教学过程

(1)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物质消化流程的知识点,同时让学生了解物质消化之后会进入人体的血液,其物质的载体是血浆,如图3所示。

图3 营养物质进入血液示意

(2)教师以学生所掌握的现有知识点构建起人体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工作动态模型。通过模型对核心概念中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等知识点进行整理,让学生具备理性思维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将掌握的核心概念构建起相应的模型,以便加强学生对核心概念的记忆。

(3)对于肺泡内气体交换流程的复习,教师在这一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在笔记本上绘出概念基本模型,并且标出血液流动的具体特征。

(4)教师在心脏结构讲解时是围绕概念模型(见图4、图5)进行的,在生物学学习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记忆碎片化的概念,而是需要根据概念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起便于记忆的概念图架构。

图4 静脉概念模型

图5 动脉概念模型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以构建模型与概念图的教学模式为主,根据核心概念的特点建立起概念模型,层层递进,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通过建立模型与概念图将一些难以记忆且复杂的概念进行有效整合并将其变成了易懂点,以此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不懂如何分析问题,也不喜欢主动探索、推理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只是喜欢死记硬背。若采取这种概念图或者模型教学模式时,可能会由于不主动学习与推理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

三、结语

随着教育深化改革的推进,教学评价的方式也从原有的“唯分论”改变成以“素养”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推理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理性思维与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在生物学课堂上还要引导学生主动从实际生活中探索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及价值观念,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索结果进行积极评价,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

猜你喜欢
概念图生物学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幾樣概念店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探讨概念图在中学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概念图教学功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