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小人物叙事中的生命母题阐释

2022-08-30 02:34高树娟
电影评介 2022年5期
关键词:艾比零工生活

高树娟

电影《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Sorry We Missed You),于2019年5月16日在戛纳电影节首映。该片是欧洲电影界的现实主义大师、英国导演肯·洛奇(Ken Loach),这位虽身处耄耋之年思想却依然激进的导演,在进入21世纪以来,继《铁路之歌》(2001)、《自由世界》(2007)、《天使的一份》(2012)、《我是布莱克》(2016)之后,所执导的又一部深切关注英国底层阶级生存状态的“社会问题电影”。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聚焦居住在英格兰纽卡斯尔的一个普通四口之家,受次贷危机和经济衰退影响,丈夫瑞奇失去了建筑工地的工作。为偿还购房债务,以及让自己的事业重新起航,在朋友的推荐下,他贷款买车以“自雇”的身份加入快递行业。而妻子艾比同样是打零工谋生的家政服务人员。他们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一步步沦为零工经济下的“现代奴隶”。同时,由于缺少时间照顾和陪伴家人,子女的成长与夫妻关系相继出现问题,整个家庭陷入更深的危机。

该片延续了导演肯·洛奇一贯的写实主义风格,叙事朴实生动,影像客观直白。正如导演本人曾说:“我们要拭掉窗上的薄雾,看到那里的真实人的生活。”肯·洛奇着意刻画一个底层家庭在现实生活中的狼狈状态,不只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工作制度的冰冷和国家福利体系的缺失,他更将底层人民面对苦难生活所具有的“蒲草虽弱,暗藏向上之心;风雪俱厉,枯木忍冬逢春”的不放弃挣扎的生命韧性真切呈现在观众面前,有助于观众从家庭的悲惨境遇中重新审视自我和思考现实。

一、社会底层的绝望生活:越努力越艰难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是一部反映次贷危机后英国底层群体生存状态的电影。2007—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英国经济遭遇巨大打击。英国在国家层面背负了庞大的债务,普通家庭的负债率也不断激增。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破产潮”和“失业潮”随之而来,底层人士成为社会生活中最为艰难的群体之一。经济的停滞使更多人失去了传统的工作岗位,而科技发展所催生出的“零工经济”模式,却导致大量从业者在这种新兴的雇佣关系中并没有获得满意的薪资和完善的工作保障,致使他们进一步沦为资本役使下的“现代奴隶”。这正是观众在影片中所能看到的,作为社会底层的瑞奇夫妇并不好吃懒做,他们用积极勤奋的态度对待每一份工作,却处于越拼命越艰难的尴尬境地。

在影片一开始,导演就通过瑞奇向快递公司主管申请加盟时的自我介绍简单勾勒出男主人公此前的工作经历和人生态度。瑞奇说:“你说出的工作我都做过,多数是工程,地基、排水、挖掘……屋顶、地板、水电、焊接,连坟墓都挖过,全都做过。”瑞奇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工作狂,而当主管询问他是否领过失业救济金时,瑞奇说:“没有,我有尊严,我宁愿挨饿。”在这段简短的对话中,观众能够感受到受生活所迫,瑞奇不得不从事各种低端的体力劳动来维持生计,他努力工作并有尊严地活着。随后影片在展示瑞奇妻子艾比辛苦的家政工作的同时,侧面通过她与客户的对话,交代夫妇曾经通过贷款几乎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屋,却因为次贷危机背负了沉重债务。该片用大量篇幅描述瑞奇夫妇辛勤的工作状态,为了摆脱现实困境,瑞奇甚至以“自雇”的形式成为一名快递员,希望通过自己为自己打工获得满意的经济收入。而事与愿违,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却是一个个倒霉事接连发生,家庭失和、儿子盗窃被捕、被歹徒抢劫打伤等,瑞奇一家总是置身于一种压抑的生存状态。他们拼命工作却始终与人生目标渐行渐远,他们的命运似乎进入死循环,生活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努力而如其所愿,身处底层的瑞奇一家的工作和生活不断陷入更深层的困境。影片用艾比对梦境的描述来阐释这个家庭的生存困境,当丈夫说从未想到生活会如此艰难、如此诸事不顺时,妻子说自己总是做噩梦,她梦见与丈夫掉进流沙,孩子们拿树枝去救他们,但越努力挣扎,就越沉入无底深渊,这一切都仿佛现实生活中的他们——越努力却越贫穷。在该片中,导演似乎想要通过这个普通英国家庭略显凄惨的故事,将“越努力越艰辛”这一人生谜题抛向观众。

二、小人物的悲哀:瑞奇一家人生悲剧的解析

(一)“零工经济”的陷阱

影片中的瑞奇一家,生活在英格兰东北部的港口城市纽卡斯尔。纽卡斯尔是英国最为重要的工业城市,羊毛和煤炭两大行业曾经是这座城市的荣耀。但在后工业化时期,其失去了曾经的光环,只留下大量被淘汰的产业工人依然在这座如今以服务业为经济命脉的城市中继续谋生。瑞奇和艾比正是这些产业工人的缩影。他们没有稳定的工作,在零工经济时代以做短工为生。

“零工经济”作为一种打破传统雇佣方式的新经济模式,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在第三方共享平台的支持下匹配供需双方,以灵活和短期的工作形式构建合作关系,实现更大的社会创造力。对个体劳动者而言,相对自由的工作状态能够更充分地激发和释放他们的活力和潜能,实现个体价值;对企业而言,短期用工形式能够降低用工成本,转移用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零工经济”能够优化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完美的经济形态”和“就业新趋势”。但“互联网+”模式下的零工经济,对劳动者而言,真的如此完美吗?这种经济模式对他们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从本片瑞奇和艾比的遭遇中,我们多少能够看到一些端倪。

首先,缺乏保障是零工经济的严重缺陷之一。从传统的“企业—员工”的雇佣合同制转换为“平台—个人”的交易模式,劳动关系发生了转变,但相应法律制度建设的滞后性,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部分共享经济平台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常推卸本应承担的责任,它们制定严苛的扣薪制度,变相增加工作时间,拒绝提供病假补贴、生育补贴、养老金等社会保险待遇,使劳动者在毫无保障的环境下疲于奔命的工作。影片中,快递平台主管在面试瑞奇时说:“你不是员工,是自雇,我们是合伙人的关系,你帮我们开车,提供服务,没有雇佣合约和目标绩效,没有工资只有服务费,要随传随到……”他将这种关系形容为瑞奇通过自由选择来主宰个人命运,以实现人生的成功。但实际情况却是,瑞奇每周要工作6天,每天工作14小时,完成不了任务或请假要扣100~500英镑。甚至瑞奇在工作中遭遇劫匪时,他不仅需要自己负担医疗费,而且要承担部分货物被抢的损失,平台主管只是询问瑞奇是否找到明天送货的代班,否则仍要罚款100英镑。作为家政服务人员的妻子艾比,也在共享平台的剥削下,工作量增加但得不到相应的报酬。饱受委屈的艾比在公交站点哭泣后,也只能选择继续工作。该片正是用这样的故事告诉观众,社会底层人物的贫穷并不是他们在道德和责任心上的缺失,而是社会上存在的某些不公义成为他们悲剧命运的发生点。

(二)阶层固化之痛

当代英国,阶层高度固化,是世界上社会流动最为困难的国家之一。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BBC)著名系列纪录片《人生七年》,很好地诠释了英国社会等级制度具有的内在“惰性”,即工人阶级的孩子地位上升幅度很小,富人家的孩子却始终富有——多数人的命运都可以预见。底层阶级难以逾越自身家庭、血缘和环境所带来的生活局限性,难以实现社会阶层的跨越,无法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绝大多数的穷人而言,出身仿佛是一堵围墙,由于物质和思维资源的匮乏,他们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底层阶级的子女,由于经济状况所限,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终日艰辛工作的父母,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引导。

在影片《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中,瑞奇夫妇每天都早出晚归,孩子一天的饮食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准备;有一次小女儿莉萨走出房间,看见刚吃完晚餐就疲倦地相依睡在沙发上的父母,懂事的女儿还为他们关闭了电视;大儿子塞布在学校犯错被停课,瑞奇却因工作而无法去学校了解情况等。诸如此类的情节在该片中数不胜数,说明为人父母的瑞奇夫妇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子女成长。他们的孩子想要实现阶层跨越,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另外,教育的不公成为阶层固化的罪魁祸首。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使穷人只能就读于政府拨款的公立学校,考取顶尖大学的机会微乎其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英国,贫困家庭和非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一流大学的比例相差悬殊,而精英大学与普通大学的学生在就业后的收入也相差数倍。加之英国大学学费高昂,工薪阶层的孩子如果考取大学,不仅需要他们的家庭背负沉重的债务,而且毕业后难以找到待遇优厚的工作。在影片中,当瑞奇质问大儿子塞布为什么不好好学习,给自己一个考上大学的机会时,塞布说:“读大学?再像夏潘的哥哥那样,欠57000英镑,毕业后在电话中心工作,到周末就借酒消愁。”这段话道出很多与瑞奇一家同属一个阶层的困惑,那就是他们即使背负债务并努力读书,毕业后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这是英国社会流动性停滞的有力证明。

三、枯木忍冬逢春:不放弃挣扎的生命韧性

在该片中,导演肯·洛奇一如既往地关注“工人阶级”这一弱势群体,但他并未刻意渲染尖锐的阶级对立,也并未进行过于激烈的批判,而是以坦诚的镜头语言,展现一个普通工人阶级家庭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瑞奇一家经历了许多苦难,从最初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失业和负债,到加盟快递行业,成为被科技和资本役使下疲于奔命的“现代奴隶”,以及繁忙的工作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席,对孩子成长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再到遭遇劫匪却无法获得应有的劳动保障,为避免扣薪只能带伤工作等。一系列悲剧性的人生体验,叠加在这个家庭身上。但深陷生活泥潭中的瑞奇夫妇即便看不到未来,也从未放弃挣扎,始终充满理性和斗志,勇敢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用生命的韧性度过人生坎坷。

(一)正视人生的种种苦难

从妻子艾比与客户分享照片时的对话中我们能够看出,瑞奇一家原本有着相对安稳的生活。丈夫瑞奇,以及刚满5岁的儿子塞布,怀着女儿莉莎6个月的艾比,他们一家人在按揭购买的房子前合影的照片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但金融危机的出现使这个家庭遭到重创,瑞奇失去了工地的工作,只能和妻子依靠打零工维持家庭生计。繁忙的工作造成父母双方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席,女儿的失眠、儿子的叛逆都给这个家庭造成深深的困扰。该片从瑞奇带着改变命运的想法应聘快递员开始,直至他工作途中遭遇抢劫,却无法得到工伤赔付,更在一系列赔付清单的经济重压下,只能带伤继续工作为止。瑞奇一家人生的这一小段路就经历了种种磨难,他们的生活始终笼罩着一种压抑的气氛。但无论是瑞奇还是艾比,这两个社会底层的人都能正视苦难,面对生活难题最大限度保持清醒和理智,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瑞奇需要钱用来交快递货车的首付,艾比只能卖掉自己用以代步的小车,这虽然导致她以后只能坐公交或步行前往那些彼此相距甚远的客户家中,但艾比只是简单地抱怨了一下,就坚定地支持了丈夫的决定;而在家政服务过程中,遇到客户的刁难与平台的不公正对待,艾比保持平和心态从容应对。她曾说:“我有一个原则,就是把客户当成自己父母,而没人会弃自己的父母于不顾的。”即使到了心理接近崩溃的时候,艾比也只是在等候公交车的时候放声哭泣一会儿,就又奔赴下一个工作地点。该片中还有一个小细节能说明瑞奇夫妇面对苦难的态度,即当儿子塞布因偷盗从警局回家后,夫妻因为教育孩子发生了自结婚以来的第一次争吵。艾比因此难过地说:“我们曾经说好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争吵。”能够看出,与大多其他身处底层的家庭不同,瑞奇夫妇家庭和谐,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都协商解决,充分说明瑞奇夫妇面对人生苦难的态度是正视而不是逃避。

(二)努力改变生活的现状

为了家人有更好的机会和环境,瑞奇一直在拼命赚钱,建筑行业的各个工种他都干过,并且任劳任怨。正如他将自己定义为“工作狂”那样,朋友亨利也认为他对工作有热忱。金融危机后,失业的瑞奇为了努力改变生活现状,想通过加盟快递业获得更高的收入。在当快递员的过程中,尽管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诸如交通拥堵、无法停车、货物过于沉重、客户的刁难和不友善、被狗咬伤等),他都尽力克服,从不埋怨,并确保货物准时投递。为了赚取更多的快递费,他甚至接手了其他司机都认为辛苦的工作,承揽起交通不便且限时件多的线路。他每天早出晚归,成为“零工经济”下没有任何保障的“自雇工”。瑞奇的人生目标很明确,就是:“我手脚勤快,每天能挣155英镑,一开始会辛苦的,但一年之后,就能把加盟做大,我想要自己的房子,必须放手一搏,不然就得一辈子付房租,被人命令什么时候搬家。”同时,他更希望妻子每天只工作一个上午,能有更多时间照顾孩子。从瑞奇身上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即使生活是如此绝望,他也从未放弃挣扎。工人阶级勤劳奋斗的品质,在瑞奇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导演肯·洛奇通过瑞奇去警察局领回因盗窃被捕儿子时的这一情节,借警察之口给予瑞奇高度的评价。警官对他的儿子塞布说:“你要承担自己所做的事,付出代价,因为你有最宝贵的东西,爱你的家人。你父亲放下工作出来,面对这丢脸的事情,我见过太多没有家人关心的孩子,但你有,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瑞奇为了儿子损失了一天的工资,还被记警告一次,说明家庭才是他最看重的。他辛辛苦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努力改变生活现状,让家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三)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在瑞奇一家人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他们所拥有的积极乐观的心态。瑞奇始终认为通过努力会为自己赢得机会,当主管说通过自雇的形式加盟快递业,能够让人们主宰自己的命运,瑞奇说:“我等这个机会很久了。”他在教育塞布时说:“你和妹妹都很聪明,之前学习成绩也很好,要给自己机会,通过读大学改变自己的人生。”瑞奇一直对底层民众实现阶级跨越抱有信心。他的妻子艾比虽然从事又脏又累的家政服务,却将她的服务对象当做亲人对待,她在与客户分享家人的照片时并没有对现在的生活状态表示不满,而是流露出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待与向往。在片中,小女儿莉莎似乎是导演肯·洛奇着意刻画的一个“完美形象”,她善解人意、自己准备晚餐、迎接晚归的母亲、陪父亲送快递、叫哥哥起床、为父母关电视等。她开朗自信,明白如何与世界相处,表现出一种与自己年龄段不相符的成熟。从莉莎身上,我们看到寒门子弟实现阶层跨越的可能,这也许是导演在该片中带给观众的希望所在。

结语

人们对未来的生活抱有无限的希望,是身处艰难境遇的底层民众能够勇敢活下去的精神力量之源。因此,无论生活怎样艰辛,瑞奇都为自己有规划的人生而努力奋斗。当他遭遇抢劫伤病未愈,又受到快递平台不公正对待时,他依然蹒跚着爬上货车,为自己所希望的明天拼命工作。

猜你喜欢
艾比零工生活
石家庄市正定县总工会以“零工驿站”竭诚服务劳动者
“零工市场”是稳就业促发展的好牌
“零工”经济有何利弊?
Directed Dominating Set Problem Studied by Cavity Method:Warning Propagation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八岁女孩驾车救母
生活感悟
艾比救母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