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培智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20 05:33夏明慧
幸福家庭 2022年6期
关键词:培智教师应分层

■文/夏明慧

分层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让每名学生都得到科学的教育。在教育改革的推进下,分层教学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在培智学校,分层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培智学校的学生群体更加复杂,学生的特殊情况较多,教师需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差异化的教学活动,让这些特殊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学生分层,因材施教

在培智学校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的智力情况以及残障类型等。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学习能力也较差,而有的学生虽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在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让不同的学生接触到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知识,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

例如,在培智学校的小学美术教学中,由于美术学习的特殊性,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基础以及相应的学习情况,将他们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一些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设为A类学生,他们更容易接纳新的知识,学习速度相对较快,学习效果也相对较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关注这类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尽量避免他们出现无所事事的状态。B类学生的智力相对A类学生较低,他们能够听懂教师的话语,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听不懂或者思维分散的情况。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并提醒他们集中注意力。C类学生完成教师的任务比较困难,甚至在课堂中会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对于这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慢讲课速度,确保这类学生能够听懂。D类学生大多为自闭症儿童,他们经常处于自己的世界中,教师难以完成正常的美术教学。教师可单独为这类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着重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让他们能够明白一些简单的指令。另外,教师应立足于实践生活对学生进行分层,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对部分有进步或有改变的学生进行灵活调动,帮助这群特殊学生在美术分层教学中获得更好的受教育体验。

二、目标分层,尊重差异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教师还需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将目标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首先,是知识技能层面的目标,即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针对这一目标开展分层教学,教师要引导A类学生了解一些美术相关的知识,让他们能够理解阴影、构图等;对于B类学生,教师要指导他们说出不同美术作品的名称,让他们能够描摹简单的美术作品;C类学生难以独立地完成相应的任务,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一一引导,帮助他们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D类学生经常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教师应更加重视他们的知识性学习,发掘他们身上的美术天赋,让这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治愈。其次,是过程方法层面的目标,对于A类学生,教师可指导其理解自己的作品,对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于B类学生,教师可指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全貌;对于C类学生,教学目标是让他们能够认识美术作品;对于D类学生,教师可适当提高难度,结合他们的个性特点,让他们对美术形成个性化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最后,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教学目标,教师可对四类学生开展融合教育,让他们感受美术带来的快乐。

总的来看,培智学校的美术分层教学活动不是完全割裂的,学生如同一个整体中的不同部分,处于学习的不同阶段。在培智学校中,教师既要有一视同仁的态度,也要有相应的分层教学的能力。

三、问题分层,难度细化

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提问对培智学校的学生无法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教师应采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提问,将问题分为不同的层次,以增强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培智学校中,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可能答非所问。教师可对问题进行分层处理,先提出非常简单的问题,比如让学生观察美术作品,说出作品的颜色和形态。当学生回答了这类较为简单的观察类问题后,教师可以提高问题的难度,比如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图中物体的位置,帮助学生理解构图的关系。如果有的学生在这一环节表现较为优异,教师可以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完成相应的美术鉴赏活动。在问题分层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只能回答出第一个问题,而有的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脚步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不同的学生学到的知识难度虽然不尽相同,但他们接触的事物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问题分层的方式既可以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也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四、作业分层,重视效果

首先,作业分层在普通学校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更有难度的学习作业,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完成难度较低的作业,这种作业布置方式能够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培智学校的美术教学中,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也要对作业进行分层。例如,对于A类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其完成一些需要创新的美术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不同的作品;对于B类、C类、D类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他们完成一些描摹的美术作业,在描摹过程中感受美术带来的快乐,体验色彩的魅力。在这样的分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独有的学习体验。

其次,在作业完成以后,教师还需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开展测评活动,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记录每一名学生的成绩,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与标准情况进行详细对比。例如,在描摹的美术作业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描摹的作品与原图进行对比,检查学生是否在认真地完成作业。教师还可从B类和C类学生的作品中选出优秀的作品,表扬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激励其他的学生,促使所有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增强教育效果。对于选择A类作业的学生,教师要及时指导他们,为他们指明创作的方向,帮助他们完成美术作品。对于创作良好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创作思想、颜色的选择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最后,教师要注意把控尺度,在不打击学生信心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中肯建议。对于一些没有积极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要在分析原因的同时,提出惩罚的措施,比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表演,如唱歌、跳舞等。作业分层是基于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特点进行的,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设计具体的作业内容,鼓励学生完成任务、突破自我。

五、评价分层,客观公正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评价成为广大教师非常重视的一个教学环节。在培智学校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不同表现,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做出合理性的评价。例如,在美术教学中,A类学生在学习中可能更具优势,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或是学习进度与其他类型学生相比都处于优秀范畴,因此,对于其他类型的学生,教师不能使用A类学生的标准评价他们的表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等,对学生的行为以及学习成果进行更加多元的评价。在构建多元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进行评价,还要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等,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同时,教师应该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每名学生的美术作品作出合理的评价,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让这些学生获得良好的美术体验,帮助他们提升美术综合素养。

除此以外,由于培智学校学生的特殊性,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既要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缺陷,也要善于激励他们,让他们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正面反馈。

总而言之,在培智学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和教学内容分层细化,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激发美术课堂的活力,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此外,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单独的评价,在每个教学环节渗入分层教学法,让培智学校的特殊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培智教师应分层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