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09-20 09:46单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8期
关键词:艾司西普兰抗抑郁

单玉

近年来受生活与心理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作为临床常见、多发的精神类疾病,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患者会出现自我否定情况,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自杀意念,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还为社会安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2]。抑郁症是精神疾病的常见类型,有着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的特征,目前临床常选择抗抑郁药物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但大多数药物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体重增加,血脂、血糖等指标异常的情况,长期服药还会导致患者发生相关代谢综合征,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且还会影响患者的认知与社会功能。艾司西酞普兰片与米氮平是近年来临床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但米氮平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关研究认为,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能够改善患者的社会与认知功能[3,4]。基于此,本文选取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抑郁症患者,分别予以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奇偶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21~74 岁,平均年龄(48.52±5.77)岁;病程1~14 年,平均病程(5.89±3.85)年。实验组男女比例为24︰16;年龄23~71 岁,平均年龄(47.58±5.25)岁;病程2~13 年,平均病程(5.25±3.4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符合ICD-10 抑郁发作标准;②无严重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障碍,无酒精和药物依赖,近期未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及抗抑郁药物;③对本研究药物不过敏;④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⑤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

注:两组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米氮平[N.V.Organon(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分装,国药准字J20150132(H20140031)]治疗,起始剂量为15 mg/次,1 次/d。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在1 周内循序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45 mg/d,持续用药治疗8 周。实验组行艾司西酞普兰(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9)治疗,起始剂量为10 mg/次,1 次/d。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在1 周内循序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20 mg/d,持续用药治疗8 周。两组禁用其他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或电休克治疗,不能合用苯二氮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住院时间、焦虑及抑郁情况、生活质量、临床疗效。采用SAS、SDS 评分评价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越严重。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两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运动两个维度,各维度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作为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疗效判定标准:显效:HAMD 减分率≥75%;有效:HAMD 减分率≥25%,<75%;无效:HAMD 减分率<2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理评分、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表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抗抑郁剂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与躯体症状等,但常规抗抑郁药物具备不良反应较高的缺陷,且部分患者对传统抗抑郁药物存在一定的药物耐受性,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在治疗抑郁症中更应该优先考虑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5,6]。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思维迟缓与运动行为激越是导致患者与社会关系脱节,难以重返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治疗难治性抑郁中,还要以改善患者认知与社会功能为主要的治疗目的。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均是临床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均能控制抑郁症的发展,缓解心境低落,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其中米氮平属于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5-HT)能抗抑郁药,它的抗组胺H1受体的受体效应相对较强,易导致患者多吃多睡和体重增加。长期、大剂量服用米氮平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镇静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影响到患者的肝肾功能,因此该药物使用存在一定的临床局限性[7,8]。研究认为,导致患者抑郁症的主要因素与其大脑功能紊乱存在着密切联系,当患者发生神经功能紊乱时就会导致其躯体存在睡眠障碍、乏力等情况,而大脑神经中枢5-HT 则是调节生理与睡眠功能的关键所在,因而临床在治疗抑郁症时,常以增强患者5-HT 水平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向[9,10]。而艾司西酞普兰是临床常用的、有效的抗抑郁和焦虑药物,其属于选择性5-HT 再摄取抑制剂,可选择性的抑制5-HT 转运体,进而延长与增强5-HT 的作用,从而产生抗抑郁效果[11,12]。此外,艾司西酞普兰对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的再摄取作用影响较小,服药后对患者的胃肠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镇静作用的影响较小,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总体的耐受性较好。临床治疗的药物剂量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年龄、躯体情况等进行调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可过量使用药物或突然停止用药,以降低患者心悸与心律失常情况的发生[13,1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理评分、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艾司西酞普兰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状态。分析原因为艾司西酞普兰为5-HT 再摄取抑制剂,主要通过增加5-HT 水平促进患者大脑活动的改善,发挥抗抑郁作用,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减少患者治疗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艾司西普兰抗抑郁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艾司西酞普兰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因素研究Δ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给大脑补充营养素,协同药物抗抑郁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浅谈阿里普兰“果孜”歌舞概念及起源
神奇的“艾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