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节管理在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中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2022-09-20 09:46张秀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8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血压实验组

张秀平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基础性疾病,发病率比较高且无法治愈,病程比较长,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目前高血压患者的就诊率比较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不足等情况,为此需要予以健康教育,同时予以正确的药物指导与管理,为患者树立正确的用药知识,保证用药效果,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2,3]。本文主要分析多环节管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对患者合理用药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高血压患者,以数字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 例。实验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42~75 岁,平均年龄(59.46±5.82)岁;病程1~10 年,平均病程(5.87±1.85)年。参照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41~78 岁,平均年龄(59.02±6.01)岁;病程1~11 年,平均病程(5.28±1.9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方法,内容包括:患者取药期间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与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等,告诫患者不要随意更改药物使用剂量与停药时间。

实验组患者应用多环节管理方法,具体内容为:①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医院需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同时联合《药品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水平,保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分工明确;对医院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主动完善用药相关制度,要求医护人员根据制度要求用药,保证医院用药合理性;②遵医嘱给药:取药人员必须要根据患者的医嘱取药,不能擅自更改药物的名称与药物用量;③规范用药:规范用药的要求涉及到药物的使用方法与药物的使用剂量等,门诊管理医生应该要针对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登记,避免发生重复用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并在患者或其家属来取药时将药物的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使用次数详细告知,可在药盒上写上相关信息,避免患者遗忘;针对特殊高血压患者,如存在听力障碍或视力障碍的,可以通过书面、播放用药宣传片形式告知用药相关信息,提升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对用药的了解程度。在具体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可结合药效学、药剂学、药动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对患者的晨起时间、用药时间严格规范,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延长药物的口服时间与增服次数等;针对夏季血压下降且高血压2 级患者,应该要严格控制患者的用药剂量,对于冬季血压上升比较明显的患者可采用联合用药方式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或适当增加患者的用药剂量;医护人员要重视高血压2 级以上患者的用药情况,同时也要重视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密切监测患者各方面的指标变化,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措施等;④用药随访:半个月或1 个月进行1 次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用药情况、血压的变化情况等,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遵医嘱用药情况,同时也能起到监督患者用药的作用,避免患者发生随意停药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评分(降压药知识掌握程度、合理用药认知、生活质量)与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药物使用不当、用药间隔时间不足、服药差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相关评分对比 实验组降压药知识掌握程度、合理用药认知、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相关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临床相关评分对比(,分)

注:与参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比较对比[n(%)]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临床比较常见的基础性疾病,目前临床并无根治药物,只能通过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服用降压药物改善血压水平,但在用药期间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要求比较高,如果患者用药依从性不高,或是没有遵医用药,则可能会影响到药物作用[4,5]。由此可见,在高血压患者用药期间应该要充分结合药学服务与降压治疗,提升患者对疾病及药物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升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在高血压患者用药期间需要加强管理,传统的管理方法通常是将药物的使用方式告知患者后由患者自行用药,并不注重后期患者用药情况,患者遵医嘱用药能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比较大,因此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生活行为习惯不良情况,会增加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6]。

多环节管理中主要内容在于患者用药期间的各个环节,首先是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医护人员在高血压患者用药时有制可依,便于开展后续的用药管理工作;遵医嘱给药则是用药管理环节当中的重要问题,在给药环节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患者的医嘱给药,注意药物的规格,预防药物规格不同的情况发生,影响患者的用药有效性[7,8];规范用药管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用药时的剂量、用药间隔时间、用药次数等方面的管理,加强这一方面的管理相当于加强患者的药学服务,对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有重要价值;同时,在规范用药期间医护人员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予以针对性药学服务,能提升患者的用药有效性,也要重视高血压2 级以上的患者,此类患者的血压水平比较高,一旦持续上升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必须要加强患者的血压监测力度,如患者出院后,也可将血压监测方法告知患者,让患者了解到自身的血压水平变化,一旦发现异常便于直接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9];用药随访能了解到患者在院外的用药情况,对患者用药起到监督作用,同时也能提醒患者合理用药[10]。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降压药知识掌握程度、合理用药认知、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要加强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就要从医院制度、医护人员培训、患者用药规范等方面进行多环节管理工作,方能有效促进患者合理用药,保证患者血压水平的稳定性,降低临床用药失误等情况[11]。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用药期间应用多环节管理可加强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提升医护人员合理用药意识,对患者用药起到监督作用,减少药物使用差错率,应用价值较为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血压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