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梁灿彬老师

2022-09-28 01:04
大学物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暨南大学电脑老师

刘 鹏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物理学系,广东 广州 510632)

早上9点多,突然在群里看到消息说梁老师于8:15分去世. 一时难以相信,毕竟今年初他还在直播授课. 可更多消息传来,我已不得不信. 悲伤的情绪只好化作文字,用以缅怀.

1 时间线

梁老师于我,不只是经典教科书上的大名,更是熟悉的师长.

我2011年考入北师大读硕士,那一年的教师节是我第一次见到梁老师. 去之前,师兄们约我去,我满怀着景仰的心态而去. 进到屋内,小小的厅堂坐满了学生,我也终于得见满头银发的梁老师. 简单聊过之后,梁老师说,我的一位师兄原在他那儿帮忙处理电脑故障等事务. 这师兄毕业后,他希望再找一位懂电脑技术的学生帮忙. 我果断抓住这一机会,主动举手. 这,算是初识梁老师.

而后的3年里,帮梁老师维护过家里的电脑、打印机、手机,也偶尔帮老人家跑跑腿. 我也因此得到老爷子的特许,可以随时去向他请教. 这也让我能近距离向梁老师学习. 当时在学习梁老师的《微分几何入门与广义相对论》(简称《微广》),我有几个关键疑问是在梁老师那里得到释疑的.

2012年上半年,梁老师在中科院开课讲授《微广》中册和下册的附录. 因北师大距离晨兴数学中心有些距离,梁老师一般是打车前往,我和另两位同学也因此蹭了一学期的出租车. 更重要的是,那一学期扎扎实实的课堂,为我日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基础. 我至今仍在深刻地受益于彼时的课程. 我清晰地记得,在这门课结束后的暑假,我在天津开会之余,在笔记本上细细地整理纤维丛的数学知识时的某一个瞬间,感觉顿悟了广义相对论的核心图像. 从那以后,再谈广义相对论时,我就感觉到挥洒自如.

再之后,我开始进行研究生期间的科研. 期间还听梁老师提到了《电磁学拓展篇》以及《量纲理论与应用》的写作计划,并有幸阅读了他当时的稿件. 当时的学习日后也用到了我的教学和科研当中.

图1 2012年纤维丛课程结课时留念

再之后,我准备考中科院高能所的博士研究生. 梁老师给了我关键的推荐和支持. 后来,我考入高能所. 临别之际,梁老师动情地说:你这一走,我还真有点舍不得. 高能所距离北师大有1小时左右的车程,之后就不再频繁地见到梁老师了. 但每次去北师大,都会去梁老师那里看望. 也在梁老师家里吃了好几顿饭,吃到师母做的美味的炸酱面.

2017年我毕业,从北京去到暨南大学工作,就甚少有机会见到梁老师了. 工作的第2年,恰逢梁老师80寿诞,北师大引力组举办了学术研讨会庆贺. 我做了学术报告以致敬梁老师,并祝他生日快乐.2018年5月,有幸邀请梁老师来到暨南大学做系列课程讲座.

图2 梁老师课后表演魔术

图3 梁老师讲学后合影

图4 梁老师赠学生留言

图5 梁老师为学生粉丝签名

2021年,和梁老师沟通,他本已预定行程再来暨南大学讲学. 但当时梁老师临时腿脚不便,遂作罢. 本想着后面有机会再邀请,可竟已成永远的遗憾.

2 山高水长

有关梁老师的特点实在太多,我列举不完. 梁老师的生平和趣事,B站上有梁老师的采访视频和回忆录. 这里谈谈我感触最深的几点,以缅怀先师.

梁老师治学极为严谨,厌恶不求甚解. 他仍保留着自大学至今的笔记,其中有相当多的问题是琢磨了数十年后有所得. 这些感悟大多化作细心的文字,编入了他的著作当中. 他的治学,喜欢用一个“抠”字. 喜欢细抠问题,抠懂为止. 幸有梁老师心血铺就的、恢宏的《微广》三卷本,令我这资质平平之辈也能藉此一览弯曲时空之奥妙. 这一套教材,不仅滋养了我的师辈、我辈,也将启迪后辈学子.

梁老师的治学,用现在的话来说,是追求极致. 他用电脑、做PPT、写书,都有着对细节和美观近乎苛刻的态度. 他极端厌恶流氓软件乱改快捷键,因此清理流氓软件和设置也成了我当时维护电脑的主要工作. 为了呈现物理过程的变化效果,从上一页到下一页的PPT对齐必须做到一丝不差. 他写书的排版也是自己做的,不仅漂亮美观,洋洋千页三卷本,我竟然没有从中挑出几个typo. 2018年邀请梁老师来广州讲学时,要求配备投影仪,因为这样才能在纸上书写,不影响手感和美观. 凡此种种,都是追求极致的体现.

我受梁老师的影响太多,有些已经内化为我的习惯. 我的学业基础是看了梁老师的书、视频,再加上经常的请教而得. 我写的字,尤其是英文和花体的书写,也是明显仿照梁老师的书写习惯. 怪我资质愚钝,梁老师一笔漂亮的简笔画和神奇的魔术,我是永远也学不来了.

梁老师最让我敬佩的一点是他上课从不看讲稿. 其实梁老师多年来饱受健忘的困扰,然而,他却能在头一天晚上备课完成之后,第二天完全不看一眼讲稿,写板书从头讲到尾.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讲纤维丛时涉及大量的复杂公式和推导,就算是看,我也要细细地反复看才能跟上,他竟然能全程不看稿去板书讲解. 这让我等后辈好生惭愧.

梁老师最让我景仰的一点是奉献教学. 几年前,他经常谈起电磁学拓展篇、量纲以及从零学相对论等. 他经常说,在他死之前要把这些书出版出来.

可惜,量纲书去年刚出版,今年梁老就仙游. 梁老师老年患有多种慢性病,有些是比较严重的疾病. 但他从不为此困扰,坚持乐观、顽强地工作. 没有他的燃烧自己,也就没有这些优秀著作的流传后世. 他自退休后,始终坚持上课. 不管是有单位邀请的学期制,还是个人邀请的讲座报告. 今年1月,他还在直播授课. 正是他这次授课感染肺炎,再加上旧病复发,竟令梁老溘然长逝. 梁老师这一生真正为教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梁老师是我的老师,也是我老师的老师. 我也将会尽我能力,将梁老师的知识和精神教授给我的学生.

在这弯曲的时空里,

有幸与梁老的世界线交会.

我生活在您的影响域.

我影响域当中的观者,

也生活在您的影响域.

梁老千古!

猜你喜欢
暨南大学电脑老师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刘镇
2016年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在暨南大学成功举办
老师,节日快乐!
暨南大学校长胡军阐释“四个learn”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The Apple of Temp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