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育戏剧教学的框架及其应用研究

2022-10-15 06:43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戏剧教学模式教育

李 帆

教育戏剧是指运用戏剧的理念、手段和方法来指导教育过程,以实现预期教育目的的一种方法或方式。有研究表明,教育戏剧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领域、社会领域和审美领域的发展,增进学生的分享意识、合作意识和钻研意识等。正是由于教育戏剧具有的丰富育人价值,因而受到师生的普遍喜爱。《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通过小组讨论、制作展板或海报、创编故事,以及表演等活动,用英语交流和表达新的认知,体现对主题的理解。”可见,使用故事或表演的形式开展英语教学也已成为课程标准所提倡与鼓励的一种教学形式。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对教育戏剧的认识不清晰、缺乏实施途径和方法、系统化建构不足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相关教学实践,尝试建构出一个教育戏剧教学的应用框架,以期促进教育戏剧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教育戏剧教学的应用框架

教育戏剧作为一种创造性、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对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都有积极影响,是帮助学生习得语言,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在精神的有效途径。因而,教育戏剧教学蕴含着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秉持语言能力训练和人文品格养成并重的教学理念。同时,教育戏剧教学需要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四项教学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二是体验性原则,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开放性原则,要做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地开放;四是发展性原则,既重视语言知识积累,也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基于上述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结合小学英语的教学经验,可以提炼出教育戏剧教学的三种实践模式、五项实施策略和三方面的外部支持。具体应用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教育戏剧教学的应用框架

二、教育戏剧教学的实践模式

教育戏剧与小学英语教学相融合,首要是在教学模式上体现出教育戏剧的元素或特色。现以沪教牛津版《小学英语》(深圳)的课文为例,从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和教学要点等三方面阐述三种不同模式的教育戏剧教学设计。

(一)故事戏剧教学模式

教育戏剧本质上就是“讲故事”,因而可以从了解故事、分组创作和集体扮演三个阶段来实施教育戏剧教学。这种故事戏剧教学模式适合情节丰富的课文的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现以《Hunting for treasure》一课为例,具体教学设计见表1。

表1 《Hunting for treasure》教学设计

在故事戏剧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是作为戏剧动作的专业指导者,帮助学生更好地表演剧情。第一阶段主要通过who、what、why、how 等维度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大意;第二阶段主要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选择适当故事情节;第三阶段则是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验角色情感,加深对故事的意义的理解。

(二)角色戏剧教学模式

好的教育戏剧离不开一个形象鲜明的角色,因此可以从故事的角色入手,让学生在角色体验过程中获得语言与情感的双向发展。角色戏剧教学模式分为师生入戏、角色感受、分组编排和故事升华四个步骤。该模式以真实的生活情境为线索驱动故事情境发展,适合生活场景类课文的教学。现以《Wrong number》一课为例,具体教学设计见表2。

表2 《Wrong number》教学设计

在角色戏剧教学模式下,师生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中的角色对话上,能更好地让学生在训练语言表达的同时,体验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绪变化。情绪能力是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此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获得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等多方面的情绪能力发展。

(三)过程戏剧教学模式

教育戏剧之所以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因为故事的过程或者情节往往就很有趣。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课文的内容不适宜完整地按教育戏剧形式进行演练,因此可以选择趣味性和教学性较强的故事片段来进行教育戏剧教学。这种过程戏剧教学模式适合虚构型或开放型故事的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现以《Alice in wonderland》一课为例,具体教学设计见表3。

表3 《Alice in wonderland》教学设计

在过程戏剧教学模式下,故事的完整性或整体性不是第一位的,故事情节的发展才是教学的重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已有语言经验和生活经验对故事进行改编,让学生在想象的课堂中既可以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也能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戏剧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物品创设形象化道具

教育戏剧教学比较依赖与故事相关的情境道具的使用,借助形象化的道具,学生能更快地入戏,进而获得更好的戏剧表演体验。此外,通过让学生创设形象化道具,也能让学生对戏剧活动的空间、时间和人物活动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能为后续的表演做好心理准备。例如,在进行《种子的成长》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教室里不同的物体来代表和象征森林中不同的植物、动物和环境等。凳子可以代表灌木丛,桌子可以代表参天大树,扫帚可以代表河流,等等。为了使道具更加形象化,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来设计或手工制作相关的道具。

(二)利用相关图片设计“猜一猜”趣味活动

教育戏剧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图片“猜一猜”活动,让学生通过看图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逐渐引导学生进入故事。同时,这个阶段还能让学生在描述故事可能情节的过程中训练已经学过的词句。例如,在《种子的成长》一课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观看不同类型的种子的图片,让学生们猜一猜图片呈现的是什么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通过这样的趣味活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戏剧教学奠定一定基础,也能训练学生对相关单词、短句和句型的使用。

(三)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演绎精彩情节

小学英语学科在开展教育戏剧教学时,一定要兼顾学生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因而,不只是过程戏剧教学模式,故事戏剧教学模式和角色戏剧教学模式同样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典型故事情节进行想象与演绎,让学生在想象与演绎过程中获得语言和思维的双向发展。例如,在《种子的成长》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种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舞蹈动作等形式来表达种子生长过程中的不同状态。种子刚被埋入黑暗的土地时的害怕和无助,吸饱雨水后的欢欣与满足,破土发芽时的努力与艰辛,都可以通过各种肢体和语言进行戏剧化表达。

(四)组织学生在互相观摩过程中完善自我表演

表达与交流是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教育戏剧教学时,要鼓励每一位学生勇于表达、爱表达。缺乏表演的教育戏剧不是教育戏剧,为了让学生呈现出更好的表演,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互相观摩对方的表演。一方面,学生作为表演者,可以在表演过程中获得多种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学生作为观摩者,可以在别人的表演中进行观察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戏剧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参观者给学生最大的表演自由,也要做积极的指导者给学生最大的专业帮助。教育戏剧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活动,因而需要教师的专业化指导,特别是每个学生遇到的困难可能不一样,更是需要教师的针对性指导。

(五)借助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戏剧表演不是目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教育戏剧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多说,通过语言表达来训练语言能力,也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教师可以选择故事的某个情节、某个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动或者故事的结尾,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例如,在《小红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狼外婆”这样的坏人,如果我们遇到了这样的情况需要怎样做?通过这类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教育戏剧教学中获得一定的安全意识、生存技能和生活经验等。

四、教育戏剧教学的外部支持

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都是从教学内部来保障教育戏剧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支持来保障教育戏剧教学更好地开展。首先,教育戏剧是一种相对专业化的活动,学校需要和专业戏剧团队合作,邀请专业戏剧人对教师进行一定的戏剧基础培训。有研究表明,在教育戏剧教学的师资培养上,建议运用“U(University)-T(Training center)-S(School)”培养模式,让教师得到更专业的戏剧教学指导。其次,教育戏剧教学不是戏剧与教学的简单相加,它既要有戏剧的味道,也要以教学为底色。因此,教师在接受相关戏剧培训的基础上,还要主动学习和思考,寻找到教育戏剧与英语教学融合的平衡点。教育戏剧教学不能完全依赖专业戏剧团队来展开教学,教师彻底沦为表演活动的旁观者,导致教育戏剧失去教育教学的立场。因此,教师学习就成为教育戏剧教学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支持。最后,教育戏剧活动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表演,而是一群人的表演,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相对复杂,仅依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做好教育戏剧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戏剧活动的剧本创作,角色扮演的道具制作,活动场景的布置都是需要集体智慧才可能完成的。教育戏剧教学不是简单的角色扮演或表演,专业的动作、精美的道具和逼真的环境都有助于师生更好地进入故事、代入角色,获得更好的戏剧活动体验。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教育戏剧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鼓励教师们分享优秀案例和教学经验,让教师们减轻教学负担,同时在互相借鉴与学习中进一步提升自我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教育戏剧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发挥教育戏剧丰富的育人价值,就需要明确学科教学理念,遵循相关教学原则,掌握多种教学模式,采取多样教学策略,并从学校和教师层面给予一定的外部支持。同时,戏剧活动是一项复杂的,需要运用多种能力的活动。在开展小学英语教育戏剧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情感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整体而言,教育戏剧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发展了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成为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此外,教育戏剧教学非常强调教学的过程性和学生的表现性活动,不单以语言能力一个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这些与当前教育研究者所提倡的生成性课程与教学观和表现型教学评价理念都非常契合,因而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教育戏剧教学的研究。

猜你喜欢
戏剧教学模式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题解教育『三问』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