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护理在泪道探通术治疗泪囊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17 01:16陈燕芳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12期
关键词:围术家属患儿

陈燕芳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中心五官科,广东 江门 529399)

新生儿泪囊炎(neonatal dacryocystitis)是一种临床新生儿科和眼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溢泪、溢脓,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严重损害患儿身体健康。泪道探通术是目前临床治疗泪囊炎的常用方法,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部分患儿家长缺乏对关于泪道探通术治疗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行治疗时往往会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心理,而且患儿也会出现哭闹等情况,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加强护理干预非常重要。常规护理干预流程过于形式化,忽略患儿哭闹情绪的变化,效果较差,故加强对患儿围术期干预的重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探通术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行泪道探通术治疗的80例泪囊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伴有流泪、单眼发红等症状;②结膜囊部位有黏性分泌物。排除标准:①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②治疗依从性较差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12个月,平均年龄(8.27±2.10)个月。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13个月,平均年龄(8.37±2.11)个月。两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实施泪道探通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含各项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同时,为患儿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新鲜;定期组织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开设讲座或发放教育手册等形式向患儿家属简单介绍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相关知识,加深患儿家长的疾病和手术治疗的掌握程度,提高自信心。另外,护理人员需叮嘱患儿家长遵医嘱按时按量对患儿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围术期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护理:积极对患儿家属进行术前健康宣传教育,结合泪囊解剖泪囊炎讲解相关基础知识,同时告知其泪道探通术治疗适应证、禁忌证等相关知识,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及治疗方式的认知;列举成功案例,增加治疗信心,缓解其焦虑、抑郁、恐惧等多种负面情绪;指导患儿家属学会相关眼部护理方法,强调眼部日常护理的重要价值,增强期自护能力;②术中护理:行手术治疗时指导患儿仰卧,护理人员用胸部将患儿身体固定妥善,双手前臂固定患儿肩关节与双手,用双手固定其下颌部;两名护理人员可对患儿下肢与腰部按压;手术期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探通冲洗时固定患儿头部,防止摆动撕破泪小点或探通失误形成假道;冲洗量不能过多,避免新生儿呼吸、吞咽不协调导致液体吸入气管;操作时尽量保持动作轻柔和熟练,不得用力过度,避免形成假道;此操作可择期反复或多次进行;③术后护理:指导患儿家属可于术后1 d、1周和4周复诊;先天性鼻泪道阻塞通常探通1次成功,若伴有溢脓、溢泪等症状,需间隔1周再予以探通,直至冲洗畅通,治愈;探通后,对患眼应用抗生素眼液、按摩挤压泪囊部,3次/d,保证治疗疗效;告知患儿家属部分患儿探通后局部眼睑会出现肿胀、轻微损伤,术后1~2 d即可消退。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膜囊充血、泪小点红肿、分泌物增多)发生情况。

1.3.1 护理效果 显效为干预后后溢胀、溢泪临床症状消失,不存在不适感觉;有效为干预后后溢胀、溢泪临床症状缓解,存在轻微不适;无效为干预后后溢胀、溢泪临床症状无改善,且存在严重不适感。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应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价,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5~90分为满意,小于65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泪囊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诱发原因主要为先天性发育不良和先天性鼻泪管堵塞,而诱发新生儿泪囊炎的根本原因在于胎儿时期鼻泪管下端Hasner膜出现封闭情况食物或鼻泪管受上皮碎屑组织阻塞,极少数患儿因鼻泪管狭窄导致。在泪液和泪囊分泌物等无法正常排出的情况下,则会导致微生物在盲道中繁殖,继而导致泪囊炎。新生儿泪囊炎早期主要表现为溢泪,但极易被家属忽略,导致患儿病情持续加重,严重损害患儿身体健康。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说明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探通术治疗过程中实施围术期护理效果确切,得到了患儿家属的满意认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原因:泪道探通术属于常见眼科检查方法之一,同时是治疗泪道阻塞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婴幼儿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痛苦轻等优势。围术期护理可分为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其中,通过向患者简单介绍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等相关知识,并于术中期间指导患儿仰卧并加以固定,能有效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护理效果。另外,在手术期间,护理人员遵照无菌操作要求严格执行,可有效降低患儿因操作治疗产生的不适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此外,术后,应用抗生素滴眼液对患眼进行处理,能降低患儿不适感,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行泪道探通术治疗的泪囊炎患儿实施围术期护理效果较好,可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围术家属患儿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围术期中的价值体会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