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2022-10-17 01:16纵方婕朱雪琼卢晓霞俞晓丽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12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水平方案

纵方婕,朱雪琼,卢晓霞,俞晓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浙江 杭州 31000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饮食内容及习惯、工作压力的增加,导致脑卒中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且发病年龄呈低龄化趋势。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并出现广泛性焦虑及冷漠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出院后消极以及心理调节紊乱,从而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就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因素、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作一综述以期为患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提供参考。

1 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

现阶段,临床认为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因素主要有与神经营养因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失调、谷氨酸介导的毒性机制、细胞因子、肠道菌群、大麻素受体的调节、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单胺能假说等几个方面。彭希等研究认为,BDNF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神经营养因子,其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分化发挥重要作用。马晓涵等研究发现,运动、抗抑郁治疗以及光刺激可提高BDNF的水平,而抑郁患者的BDNF表达明显降低。于鲁璐等研究发现,在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刺激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出糖皮质素,异常的炎性反应以及糖皮质激素水平与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有一定的相关性。廖继武等研究发现,谷氨酸可通过钙内流导致神经元死亡,而脑卒中患者中较高的谷氨酸水平可能导致脑卒中后抑郁。于姚等研究发现,IL-1、IL-6以及IFN-γ等细胞因子可能与青年脑卒中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也有研究认为,肠道菌群改变,如粪便杆菌的水平与抑郁状态呈显著负相关,而使用益生菌后可改善患者抑郁状态。

2 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后抑郁主要是与患者经济状况、性别、社会关系、性格、年龄、神经缺损、病灶位置等密切相关。汤邢等研究发现,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cy、CRP水平明显高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Dou DM等对Hcy的研究发现,其作为一种代谢产物,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多表现为氧化反应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并由于增加氧自由基的形成从而导致大脑降低了皮质激素的敏感性,继而诱发青年脑卒中患者情感、认知的改变,以及抑郁情绪的发生。研究发现,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炎性因子参与明显,其主要是因青年脑卒中后应激反应明显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陈韵等研究认为,青年作为家庭经济支柱,当其丧失工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心理上会发生强烈的不适用及失落,从而导致脑卒中后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而且由于青年患者无子女等亲属陪伴,从而导致其心理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疏散,继而发生抑郁。王旭生等对职业背景的研究发现,作为干部及工人的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明显较高,其主要是因为其发病后脱离原有社会关系及同事工作,心理上无法接受继而导致抑郁。故在对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接受治疗中,应当注重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以及教育、职业背景等多个方面,继而改善患者预后。

3 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西医及中医药物治疗方案。西医治疗方案主要采用三环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能、特定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多种抗抑郁药物。付广月等研究表明,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青年抑郁焦虑合并高血压病,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帕罗西汀辅助降血压的作用优于艾司西酞普兰。中医治疗方案主要是依据脑卒中后抑郁作为“郁病”范围,其治疗方案主要以祛痰开窍、疏肝理气解郁、补血活血、除烦安神、健脾柔肝宁心、养心安神益志为原则。有研究认为,脑卒中后抑郁主要是与心、肝存在密切关系,潜在治疗方案主要是以调畅气机、补肾疏肝、怡情易性、活血化痰为主。

4 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早期治疗

由于青年脑卒中后抑郁发病多发生在脑卒中后3个月内,发生的越早,抑郁状态越明显,且预后效果也较好,但针对不伴随出现抑郁的脑卒中患者早期使用抗抑郁药物是否能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尚不明确。

4.1 心理治疗 心理干预在治疗及预防青年脑卒中后抑郁发挥重要作用。张彩霞等研究发现,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改善神经及认知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由于青年脑卒中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知,且社会角色的改变以及肢体功能的残疾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部分患者缺乏社会及家庭支持,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心境,继而容易发生抑郁。研究表明,通过早期介入或整合应用各类心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对疾病发病机制及预后的认识,同时针对性进行社会支持以及访谈,提高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心身健康水平。

4.2 电休克治疗 电休克治疗是经过路外电流刺激大脑皮层进行治疗精神类疾病的物理治疗方案,其可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升高,继而改善患者局部低灌注情况。研究发现,电休克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知能力,同时可降低患者复发几率及自杀倾向,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为药物不耐受或难治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提供良好方案。

4.3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作为广泛运用于血管性痴呆、突发性耳聋、一氧化碳中毒、创伤性脑损伤等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张月荣等将其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发现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脑卒中患者大脑氧供,降低神经功能继发损伤以及炎性因子表达,从而改善患者抑郁状态。该方法具有应答快、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等优点,为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提供了治疗方案。

4.4 运动治疗 张焕云等研究认为,运动可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康复及复发,且可较好的改善患者情感障碍。首先,运动可以促进患者大脑功能的恢复,增强患者体能,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使得患者在生活中找到自信;其次,锻炼可以缓解久坐带来的肌肉疲劳,加快全身血循环,使患者感到全身轻松,进而减少抑郁发生几率。

4.5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改善脑组织的康复及神经功能的状态,提高患者多巴胺、5-羟色胺以及肾上腺素水平,改善肠道菌群水平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继而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有研究认为,对青年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针灸治疗可明显升高患者血清IGF1-Ⅰ、BDNF和N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4.6 音乐治疗 音乐疗法作为改善个体身心健康的主要手段,其可通过对大脑皮质下的反射系统进行刺激,从而促进分泌出多巴胺、内啡肽等,促使患者心率、血压降低,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从而改善生理状态。

5 总结

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的心理、社会、生理等多层次因素密切相关,其严重影响了青年患者的预后及日常生活康复,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提高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现阶段的治疗方案主要是集中在西药、中医及非药物治疗,不同的治疗方案对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仍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及难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水平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张水平作品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35
稳中取胜
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