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微生物学检验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2022-10-17 01:16韩静芳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12期
关键词:弧菌微生物学细菌性

韩静芳

(武汉市江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湖北 武汉 430200)

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类型,发病率约为50.00%。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呈季节性特征,以高温天气为主,虽然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高,但整体死亡率很小。从当前的食品卫生和安全状况来看,一旦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治疗,才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患者的微生物特征,有利于对疾病进行明确诊断,对于临床医师治疗方案的拟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中,首先要确定各种食物的污染程度,并通过食品检测了解各种食物中大肠菌群总数、霉菌总数以及菌落总数等,以此对食物的污染程度作出评估,按照污染程度结合不同食品对微生物含量的具体要求,综合判断食品是否能够安全食用的标准。其次,对食物中的致病菌进行定性的分析,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变形杆菌等均可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最后,对食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定量检测,基于定性的方法,对食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定量检测,定量分析可以对食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定量检测,从而保证食物的质量。为探究微生物学检验应用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的作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接诊的68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开展调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武汉市江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68例,并对其粪便、肛拭子、呕吐物进行微生物检验。68例患者中女40例,男28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3.40±6.59)岁。纳入标准:均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和呕吐的症状;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癌症者;精神类疾病者;合并其他脏器功能疾病者。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收集患者数据资料,主要采集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食物、呕吐物、粪便。检测使用仪器主要包括冰箱、恒温水浴箱、温箱、显微镜、菌落计数器、细菌生化鉴定分析系统、血平板。微生物测试所需的各种试剂都来自疾控机构,主要包括乳糖胆盐发酵管、琼脂培养基、克氏双糖、葡萄糖蛋白水、SC增菌液、肉汤培养基等。并按照《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化操作》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汇编GB4789系列》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对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微生物种类进行检测,整个过程均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全部的菌落、微生物检验程序达到了品质控制的标准。

1.3 观察指标 分析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及微生物样本来源(粪便、肛拭子、呕吐物)。

2 结果

2.1 微生物学检验结果 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而大肠杆菌检出率最低,见表1。

表1 微生物学检验结果(n,%)

2.2 微生物样本来源情况 三种样本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6912,P=0.0000),其中粪便是细菌微生物检出率最高的样本来源,见表2。

表2 微生物样本来源情况(n,%)

3 讨论

食物中毒是由于人类摄入带有致病性疾病的食物而引起的身体毒性反应,其是一种广泛性、快速性疾病,一旦出现食物中毒,会发生呕吐、恶心等不良症状,导致人体出现脱水现象。据报道,第二、第三季度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期。食物中毒病因研究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它涉及到食品生产、运输和贮存等各个方面,而且都存在食品潜在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各种形式的食品检测在保证食物的质量中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要立即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免造成的伤害。但在为食物中毒患者治疗前,要进行细菌检测,找到病因,对症下药,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都会进行微生物检测,通过对常见的致病因素进行检测,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确保患者在最快的时间内痊愈。

本研究对食物中毒患者的粪便、肛拭子、呕吐物样本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感染的细菌种类繁多,主要涉及到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从细菌分类来看,副溶血性弧菌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含量最低。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存在于食盐浸泡的食品中,海产品中也存在副溶血性弧菌,如海蛰、海鱼、海蛤等,食用副溶血性弧菌后,并不会突然发作,潜伏期一般在8~18 h,初期会有上腹部、脐周疼痛,之后会有腹泻、呕吐、高热等症状,大便呈脓血状。蜡样芽胞杆菌在淀粉含量较多的谷物中较为常见,肉类、甜点中也含有蜡样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在自然环境中覆盖范围较广。志贺氏菌属于痢疾杆菌,在凉拌菜中较为常见,喝生水容易引发志贺氏菌中毒。志贺氏菌中毒后,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在10~20 h,常见症状为腹痛、呕吐和腹泻等,部分患者会出现畏寒、发热等,少数患者会出现痉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中,主要见于剩菜剩菜、鸡蛋和肉类食品中,患者在接触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食品后,会在很短的一段时期里出现,表现为呕吐物和痢疾,主要是黄绿色的胆液。变形杆菌的常见病因为食用水产品和含有被变形杆菌污染的熟肉。沙门氏菌可致人食物中毒,其感染病原体以鱼、蛋、家畜肉、内脏、羊奶等为多见;病原菌感染后,可有6~24 h的潜伏时间,经细菌性中毒后,可有明显的高烧症状,粪便呈典型的黄绿色。大肠杆菌是一种人体内的细菌,一般是不会被传染的,但是在机体抵抗力降低、营养不良时,则会导致大肠杆菌的大量增殖,从而导致大肠杆菌的毒性反应。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细菌性食物中毒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危害,食品质量管理还面临着食品抽样不规范、检测质量控制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在临床上,通过开展微生物学检查可以对细菌性食物中毒进行正确诊断,从而确定其病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在微生物检验中,为了确保样品的精确度,必须进行大规模的采样。测试者应尽量选择不同的对象,包括各种引起食物中毒的病菌、因素等。在对患者进行食品安全卫生处理时,对患者使用的餐具、粪便等进行取样和检测。通过对粪便、肛拭子、呕吐物等样本开展微生物检测,可以为微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结果发现,三种样本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粪便是细菌微生物检出率最高的样本来源。通过了解各种细菌在中毒后的隐匿和临床特征,有助于区分和诊断各种细菌性微生物。在细菌感染后细菌检测上,患者呕吐物、肛拭子、粪便等均有细菌检测。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种类很多,而微生物测试的关键就是收集足够的样品,进行有针对性的细菌测试。正确诊断出病原菌有助于减少患者的食物中毒的危害,微生物学检查的程序等方面都要由有关部门进行严格的监管,同时也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对细菌进行检测,可以迅速地发现引起人体毒性的致病因素,找到病因,减轻患者的中毒症状,为临床的治疗奠定了理论依据。而在细菌检出率上,粪便检出率高于肛拭子、呕吐物,因此在细菌临床检查中可以使用粪便样品,能提高细菌的检出效率,确保细菌检查的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注意收集标本的品质,在收集时候要用到新鲜的粪便,以保证不会有任何的残渣混进来,且大便数量要保持在5 g以内,存放大便的容器必须保持干燥无菌状态,另需将收集到的粪便样品进行冷藏,存放在4 ℃条件下。同时,对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可以为各种微生物的防治工作奠定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公众的食物安全意识,并从常见微生物的食物、食物的食用后的反应等方面进行研究,使公众了解各种微生物的防治措施,降低食物中毒的发病率。

综上所述,开展微生物学检查有助于发现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细菌种类和来源,从而为患者的临床用药和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为降低食物中毒的危害,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食物卫生教育,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目的。

猜你喜欢
弧菌微生物学细菌性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注意:这种菌很“要命”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美味海鲜为何会变成致命毒物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策略
应用“小组讨论法”改进《微生物学》教学的初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