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和TCD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前后脑功能的评估作用

2022-10-17 01:16刘保国龙潮新郑建桥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12期
关键词:波幅脑电图节律

钟 兵,刘保国,朱 飚,黄 斌,张 龙,龙潮新,郑建桥,张 能

(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韶关 512026)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好发于老年人。CSDH占位效应明确,患病后病灶部位会对周围脑组织造成推挤及压迫,前期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则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智力障碍、精神异常、意识改变、肢体乏力等问题,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威胁。微创钻孔外引流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能够有效去除病灶,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但该方式部分患者治疗后存在较大的癫痫及脑出血风险,影响患者预后恢复。目前,脑血流及脑电图变化的检查均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侧重点不同,对患者神经功能与血管功能的评估需要更加准确及更有针对性的数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前后脑电图、脑血流量(CBF)、Markwalder神经功能评分进行评估,分析患者脑功能恢复情况,以便于为后期止血药物的使用奠定基础,以改善患者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粤北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18例CSDH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65.67±9.34)岁;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3.23±0.85)个月;血肿部位:双侧硬膜下血肿2例,单侧硬膜下血肿16例;血肿量105~245 ml,平均血肿量(169.56±20.67)ml;临床表现:肢体无力5例,头痛3例,言语障碍4例,意识障碍6例;基础病史:高血压13例,糖尿病5例;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8~15分,平均GCS评分为(11.45±2.33)分。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中CSDH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均经头部CT或头颅MR的等检查确诊为CSDH;③均存在明确头部外伤史。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合并器官衰竭、全身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者;③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④存在颅脑手术史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实施硬膜下血肿钻孔外引流:患者取仰卧位,行气管插管后予以全身麻醉,将软枕置于患者肩部,头偏向一侧(健侧),以最高点为切口,于发际线内血肿最厚处行做直切口,切口长度在2~3 cm,再对颅骨进行钻孔,电凝后切开硬脑膜及血肿外层包膜,将引流管置于硬膜下,使引流管穿出皮下隧道,闭合切口,缝合,术毕。

1.4 观察指标

1.4.1 脑电图检查 于治疗前后行脑电图检查,检查前3 d停服镇静剂、兴奋剂、抗癫痫药物及其他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如特殊治疗不能停药,需告知医生;检查前1 d清洁头部,忌用发胶、头油等定型、护发用品,同时避免穿尼龙材质的衣服,以免检查时造成静电干扰;将电极片安放于头皮特定位置上,将电极线另一端与脑电图机相连,记录下受检者脑部活动状况曲线图。检测结果:①正常脑波为双侧半球相应部位的波幅不超过30%,且清醒期全头部α波频率差不超过2 Hz;后头部α节律9~11 Hz,主要分布于双侧枕区;双侧枕区α节律的波幅最高,调幅最好,生理反应最明显;同一时段内左右两侧α波频率差不超过0.5 Hz,有正常调幅;α指数平均为75%;β活动在20%以下,波幅不超过20 μV,以额、颞区为主;θ活动不超过5%,波幅不超过30 μV;全部记录中偶见δ活动,波幅不超过50 μV;②轻度异常脑电图为α节律不规则、不稳定,调节、调幅不佳,频率减慢至8 Hz,波幅超过100 μV,生理反应不明显;两侧半球相应部位波幅差超过50%;β活动明显增多,波幅高于50 μV;θ活动明显增多,主要出现在额区;δ活动轻度增多;③中度异常为基本节律明显减慢,枕区为7~8 Hz的慢α节律,或α节律完全消失,被4~7 Hz的θ节律取代且左右明显不对称,出现较多散3 Hz左右中等波幅的δ波或δ活动;正常生理性睡眠波在一侧或双侧消失,或正常睡眠周期消失;较多广泛散在或少量节律性癫痫样放电;④重度异常为正常节律完全消失,背景以δ波为主,可有少量θ活动,或少量α或β频段的低波幅快波复合在慢波之上;背景以θ节律为主,有少量散在δ、α、β波、α泛化;波幅和频率无规则,完全失去节律性;有阵发节律性的癫痫样放电;周期现象、持续低电压或电静息状态。

1.4.2 TCD检查 于治疗前后采用TCD检查健侧及患侧的CBF,包括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血流的平均流速。

1.4.3 Markwalder神经功能评分 于治疗前后评估神经功能,神经系统功能正常为0级(0分);存在轻微头痛等临床症状,神经系统功能存在轻微缺损为1级(1分);患者意识水平下降,出现嗜睡、偏瘫或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为2级(2分);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受到外界刺激时可做反应,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严重为3级(3分);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受到外界刺激时无反应,去脑强直或者去皮层强直为4级(4分)。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脑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治疗后脑电图结果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701,=0.008),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脑电图检查结果比较[n(%)]

2.2 治疗前后健侧及患侧CBF比较 治疗后患侧MCA、ACA、PCA、VA的血流速度快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健侧及患侧CBF比较(±s,cm/s)

2.3 治疗前后Markwalder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后Markwalder神经功能评分为(0.42±0.12)分,低于治疗前的(1.46±0.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930,=0.000)。

2.4 脑电图、TCD与Markwalder神经功能评分相关性分析 脑电图异常与Markwalder神经功能评分呈正相关(=0.872,<0.05);TCD检测血流速度与Markwalder神经功能评分呈负相关(=-0.865,<0.05);脑电图异常与TCD检测血流速度呈负相关(=-0.894,<0.05)。

3 讨论

CSDH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颅内出血性疾病,主要病灶部位位于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大多由外伤所导致,受伤后前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引起失语、偏瘫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目前,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是该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能够通过引流的方式将病灶去除,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该方式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脑出血等问题,导致病情难以康复,因此合理的评估诊断方式则成为患者进一步治疗的有效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脑电图结果优于治疗前(<0.05),提示脑电图能够有效反映患者脑细胞功能恢复情况,为疾病的判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脑电图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现代化电子放大技术,能够利用电极对人体脑神经细胞自发生物电活动进行描述及记录,还可将患者脑电波性有效放大,通过脑电波形式将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呈现,有助于医师规划患者下一步治疗方案。同时,脑电图检查还可对患者脑器质性病理变化进行有效观察,分析患者神经细胞电生理功能,确定患者皮质功能的损伤程度,进而对CSDH早期进行确诊,以抓住最佳治疗时机;脑电图还可对脑功能进行有效反映,通过分析患者脑细胞功能,对病情的变化进行检测,进而预测并发症的发生。此外,通过α波的特征性表现可分析患者认知功能是否存在障碍,借助相关脑电图数据直观的判断人体脑波变化。一般情况下,脑组织受损时脑电波周期则会延长,波幅则会降低,对提供对症预防及治疗奠定基础。

TCD是临床一种新型超声技术检查方式,具有评估、定位血肿体积的作用,能够利用低发射频率结合脉冲技术的方式,使多普勒超声波顺利通过头颞窗口进入颅内对颅内动脉的血流信号进行监测,进而分析出颅内压、血管功能状态等指标,可作为判断CSDH病情状态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学者指出,CSDH会使颅内出现升高,进而对患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产生影响,而TCD则可根据对参数所产生的影响来判断脑血管阻力及颅内压,进而对患者CSDH病情进行有效掌握,对治疗方案的建立及治疗后疾病的恢复情况提供参考。TCD的技术原理是建立在脑血管血流动力学上的,通过颅窗与探头传感器行同步动态定量测量,主要通过三维立体定位定量技术判断血管轨迹的分布,还可准确定位血肿位置,同步对脑前、后血液循环的功能状态,对脑动脉的走向、分布、血肿进行有效判断。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侧MCA、ACA、PCA、VA的血流速度快于治疗前,说明TCD能够有效检测出患者的CBF,对患者病情进展进行有效判断,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Markwalder神经功能评分作为一种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方法,能够有效反映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是评估CSDH患者病情变化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Markwalder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CSDH发生后患者受到血肿的压迫会出现神经功能缺损问题,接受治疗后血肿压迫状态得到解除,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治疗前采用脑电图进行检测时,由于患者处于疾病进展期,因此结果均会呈现异常,治疗后脑电图结果则会逐渐恢复正常;治疗前血肿压迫会导致患者脑部组织血循环受阻碍,采用TCD进行检测时,CBF相对较慢,血肿清除后脑组织则恢复正常血液循环,CBF逐渐加快,恢复至正常速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脑电图异常与Markwalder神经功能评分呈正相关;TCD检测血流速度与Markwalder神经功能评分呈负相关;脑电图异常与TCD检测血流速度呈负相关,说明脑电图与TCD均可对CSDH钻孔引流前后脑功能进行评估,且具有相关性,有利于识别患者疾病恢复情况,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基础。

综上所述,脑电图、TCD均可评估CSDH钻孔引流前后脑功能,且两者存在密切相关性,联合使用则可进一步提高脑功能评估的准确性,有助于预防性措施的实施。

猜你喜欢
波幅脑电图节律
脑电图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老年人工作记忆成功恢复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癫痫患儿为什么要反复查脑电图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青出于蓝 汉语当代节律研究述评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
A股ETF引伸波幅显著上升
患癫痫为何脑电图正常
爱的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