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的“催化剂”
——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策略

2022-10-23 19:41刘亚姝
考试周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化学催化剂

刘亚姝

一、 引言

在高中化学教学之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主要是将提高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目标,在生活化方式的促进之下,利用可行的教学方式,指引学生结合生活元素来展开化学知识的有效性学习,同时,将自身所学习和掌握到的化学知识内容,运用至现实生活之中,这样也能够对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达成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

二、 挖掘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生活元素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内容,和高中生现实生活之间距离的远或近,会对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效果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对高中化学教师而言,在利用教材开展化学教学工作时,务必要重视挖掘出其中所包含的生活元素,并将此种生活元素和具体的化学教学内容之间加以融合渗透,这样学生在进行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之后,也能够在现实生活之中对相关的化学知识内容加以迁移应用。对此,一方面要求教师深入分析化学教材之中的内容,了解和归纳出其中所包含的化学元素。另一方面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时,教师还应对教学中所包含的生活元素,实施充分性、合理性的展现,让学生能够对此加以了解,并促使学生主动将生活元素和化学知识内容之间加以联系,然后展开更为充分的化学学习,在应用上述生活化教学方式之后,则十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深入掌握化学知识内容,从而自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实现在高中化学教学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意义。

例如,在开展《反应热》一课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时,教师就应对教材中所包含的生活元素实施充分地挖掘,并明确到化学教学工作开展时的难点所在,之后结合生活元素,指引学生有效性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到脂肪酸的反应热,之后再根据生活中的肥胖群体来举例子,这样则能够为接下来有机化学基础的有效学习做出较好的铺垫。可以说,在根据化学教材之中所蕴含的生活元素开展教学工作之后,十分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内容的主动性,也能够更加凸显出化学教材的重要作用。

三、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新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之下,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已然十分推崇,而若能够将此种教学方法运用至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之中,那么则更为有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完成教学和学习等相关的任务。所以,对高中化学教师而言,若想真正体现出生活元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催化”作用,那么务必要注重为学生们创设出生活化教学情境,一方面教师应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特别是要了解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具备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等,而后有所针对的设计出生活化教学情境。另一方面在展开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时,在实施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之后,教师还应结合具体的生活元素,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而在指引学生充分探析和思考相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起学生在化学学习期间的求知欲望,还能够深化学生对化学生活化的整体认知程度。

举例来说,在进行“离子反应”方面化学知识内容的讲述时,教师则可以通过为学生们创造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们有效性学习化学知识内容,针对本节课内容来说,教师可以先将其中有水垢的热水壶展现给学生观看,之后让学生们去讨论会形成水垢的主要因素,在学生们查阅相应的资料之后,则能够了解到致使水垢产生的重要成分,即为碳酸钙,而此种物质的出现,即是由于产生了离子反应,之后教师再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应以何种方式来去除水垢呢?因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然对“酸碱中和”的知识内容进行了掌握,所以往往能够快速提出运用食用醋来清除水垢的方式,在实施此种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之后,可使得学生将自身之前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内容和新的化学知识内容之间加以融合掌握,进而构建出更为适宜自身的化学知识体系,还可使得学生了解到化学知识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所能够产生的积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四、 根据生活实际将化学问题化难为简

对大多高中生而言,其在日常学习中的压力往往较大,并且学习任务也是十分的繁重,因而能够分给各科的学习精力以及时间则较为有限,而对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来说,由于其有着较高的学习难度,则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甚至会导致一部分高中生不愿意再进行化学学习,转而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内容来加以学习,这样则势必会阻碍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进步,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进而肯定会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针对上述情况,若想减轻学生的化学学习压力,让学生能够真正喜爱上化学学习,务必要注重开展生活化教学工作,充分降低学生的化学学习难度,使得学生能够有序地学习化学知识内容,以便在此种“循序渐进”的状态之下,促使学生掌握到丰富的化学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及能力。一方面,应结合生活热点话题来展开化学教学工作,对高中生而言,在意识和思想层面之上往往有着独特性,并且生活阅历以及经验也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所以对现实生活之中的一些热点事件,则往往比较感兴趣,因而在展开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时,教师则可以根据高中生的此种特性,结合生活热点话题以及化学知识,充分提高高中生在化学课堂中的学习参与程度,切实获得学生们的学习关注,同时对此种方式的利用,还可丰富学生们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们能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之中,原来化学能够体现出如此重要的作用,展现出如此独特的魅力。

例如,在讲述“氯气”方面的知识内容时,在课堂教学之中,就可以根据生活实际来做到对化学问题的“化难为简”,针对此部分知识内容的讲述,教师就可以向高中生们举出某人在同时使用了消毒液以及洁厕剂之后,差一点中毒身亡的事件,之后让高中生对此种中毒情况的产生因素,实施深层次的分析与探讨,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们了解到消毒液和洁厕灵中的成分分别为次氯酸钠和盐酸,上述物质加以混合则会产生酸碱反应,生成物对人体产生伤害。在高中化学教学之中引入此种生活实例之后,不但可促使学生切实吸收到化学知识内容,保障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成效,也能够促使学生们掌握到正确、合理运用化学知识的方式,可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之中的重要导向。

另外也应做到结合生活经验来展开化学教学工作,简化化学教学的难点。具体来说,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时,不但强调教师实施充分的“教”,也强调学生进行切实的“学”,需在相关教学资源的促进之下,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一同完成“教”和“学”等相关的任务,同时,也由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存在明显的抽象性,所以在实际教学期间,若教师仅采用理论知识讲述的方式,则不利于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和吸收化学知识,而针对此种情况,若能够展开生活化的教学工作,则可使得教师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提炼和归纳出其中所包含的化学知识内容,而后获得化学教学工作展开的重要结论,这样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内容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地轻松和愉悦,更为保障学生们的化学学习效果。

五、 结合生活实际和化学实验

对化学知识内容来说,其重要来源即为现实生活,所以结合生活实际和化学实验,也可以作为推动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有效性展开的一项关键教学方式。高中化学学科为涵盖知识内容以及实验内容的重要学科,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还应重视化学实践教学工作的有效组织,能够通过和生活实际存在关联性的化学实验,促使学生更为切实地投入化学课堂的学习之中,这样则有助于提起学生在化学学习期间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使得学生在结合生活元素展开化学实验时,能够更为迅速、有效地吸收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内容,从而自然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化学学习质量,与此同时也十分有助于提升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展开效率。

例如,在讲述“氯化钠”方面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应做到结合生活实际和化学实验这两者,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化学知识内容,如针对“氯化钠”这一知识点来说,教师可以先提出和生活实际之间存在关联的化学问题,切实提起学生的好奇心,如可以提出此项问题:众所周知,水能够产生灭火的效用,那是否可运用水来产生点火的效果呢?在生活实际中是否有相关的例子呢?在提出此种有悖常理的化学问题之后,就非常利于提起高中生的好奇心,之后教师再指引学生投入化学实验之中,实现在实验期间促使学生了解到水和氯化钠之间的反应为放热过程,最后保证学生充分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六、 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

若想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生活化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主去发现生活中所包含的化学知识和现象,对此,一方面在展开课堂教学工作之前,教师应让学生们先实施有效的课前预习,同时针对生活中的化学例子,指引学生实施有效性的思考,让学生在此过程之中,能够提前的明确到所包含的化学知识及原理等,教师需鼓励学生对自身所生活的环境以及周围的事物,均展开充分的探析,主动地去发掘生活中所包含的化学元素和现象,之后再结合书本中的化学知识内容,展开更为深层次的探索,而在进行此种学习实践之后,则非常有助于提升高中生对化学学习的敏感性,这样在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工作时,有助于促进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做到切实提高学生们的化学学习水平。应明确的是,教师在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元素时,也应对学生们展开有效性的引导以及监督,这样则利于确保学生在发现生活中化学元素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处于正确的方向上,并且对此种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实施,也能够使得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再限制在化学课堂之上,也可融合至现实生活之中,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持续性、深入性、拓展性的学习和吸收化学知识内容。

例如,在讲述“水解平衡”方面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去发现生活中关于此方面的化学元素,而在此过程之中,就非常利于提起学生的能动性,并且学生在具体的化学学习中,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也会更为扎实。

七、 构建生活化化学任务

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完善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方案的具体策略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化教学模式体现生活教育元素,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为学生构建恰当的探索任务,进而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或合作分析的方式,对相关任务进行突破解决,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突出生活化教育理念的积极影响作用,同时可以在学生对相关任务的多元探索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及合作探索能力。例如:高中化学《金属材料》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化学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生活化教学任务的构建完善教案内容,使学生在全面认识核心基本特征及特质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感受生活中常见的合金分类组成以及用途。具体任务构建期间,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探索类型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结合多途径或多种学习模式,探索相关任务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学习途径以及合作互动学习方法的运用,针对生活中常见的合金分类组成以及用途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在多元资料辅助作用下,进一步了解稀土元素的概念以及稀土金属的应用场景及在我国的基本地位。因此,生活化探索任务的构建模式,对高中阶段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发展有着较强促进作用,更是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八、 设计生活化教学工具

在高中阶段化学课程教育体系中,突出生活化教育理念,可以充分借助教学用具进行分析,以生活化元素的呈现,激发学生化学实验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化学学习效果。对化学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和主要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其中要以多元化的教学用具作为核心条件,一方面为了丰富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实验探索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多元的学习辅助工具探索过程中,深度掌握相关化学概念,提高化学学习水平。在以往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教学工具主要以基础性实验仪器、实验药品以及挂图等作为重点教学工具。为了突出体现生活化教育理念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作用,进一步完善高中化学教育模式,教师在具体教案设计期间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作为替代品,融入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以及基础理论知识等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相关学习内容,实现根本学习目标。例如:高中化学《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其中的主要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针对乙烯的加成反应、乙烯的结构及相关性质的关系进行全面掌握和了解。在此过程中,化学教师可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基础教学材料,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橡皮泥、塑料泡沫、牙签等物品全面探索乙烯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九、 结语

总而言之,若能够将生活化方式运用至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之中,则十分有助于彰显出高中化学学科所具备的独特魅力,充分提起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热情,也可使学生更为充分地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并能够将其运用至现实生活之中,培养学生们的“学以致用”能力,也有助于达成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展开的深远目标。

猜你喜欢
高中生高中化学催化剂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直接转化CO2和H2为甲醇的新催化剂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掌握情欲催化剂
V2O5-WO3/TiO2脱硝催化剂回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