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研究

2022-10-23 19:41孙风云
考试周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生物理念生命

孙风云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生物作为一门理性学科,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涵盖了很多学生在生活当中了解不到的深层次知识内容。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此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吸收和理解,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能力的提升,培养创新思维意识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 落实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一)全面发展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需要在教育教学中深化改革,习得知识,优化素养,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更新理念,深化知识,凸显个性,强化综合素质。虽然新的理念提出并得到落实,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无法真正剔除,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的个性也得不到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但是缺乏责任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要能够基于教育教学,渗透核心素养,具备生物思维意识,深化认知,感悟知识,基于已有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对后续的学习和成长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核心素养氛围下,也有助于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

(二)课程改革的需要

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负担比较重,而在短时间内,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机械、单一地灌输,学生主观能动性并不强,却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取得一定的学习成绩,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也要注重学生其他素养的提升。除了采用传统的知识灌输的方式方法之外,也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为生物教育教学带来更多的活力,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生物知识学习所具有的魅力。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能够深层次地解剖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丰富内涵,基于自身学科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习得知识,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的提升,真正体现生物学科所具有的学科价值,提升学生生物素养,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成长做好相应的铺垫。

二、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发挥多媒体作用,拓展知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应该不断的改进,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比较好的辅助工具,对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借助现代化方式直观展示知识,如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去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进而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内容时,通过创新的方式展示知识,深化知识内涵,为了能够得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可以让学生去详细地了解染色体的具体概念,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学习,会发现染色体在水果变异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植物的外在体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在视频观看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地提问,染色体的数目增多了导致水果的体型增大,那么它们的营养物质会是一样的吗?设置具体问题,为学生思考学习提供载体,强化主观能动性,强化兴趣。最后,教师要向学生举例说明染色体的具体变化,让学生认识到水果都发生了哪些改变,例如四倍体的葡萄果实比二倍体的确实大了很多,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在于很多人都会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来获得多倍体获得水果的新品种。基于新颖的方式,学生能够深化对知识的感知,激发兴趣,优化教学,提升效率。基于此,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并在结合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通过对知识进行联合的拓展,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内容,知识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让学生融入知识学习,拓宽视野,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解读生物知识本质内涵,更好地感受生物知识所具有的魅力。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对知识内容进行扩展的同时,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严格要求自己,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针对这一内容适当地扩充。通过背景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有更多的灵感,也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植物生长本身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光合作用当中所产生的氧气不仅可以为自己所用,也可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另外,植物的光合作用与酶的催化作用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这一部分的内容,也为后期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发挥实验作用,强化实践

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经典的案例,在教育教学中,可以成为教师较好的辅助工具,可以利用实验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基于趣味元素,强化主观能动性,深层次解读知识,挖掘本质,内化知识,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在锻炼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学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内容时,应将学生融入具体的认知情境中,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示知识,并以教师的引导为辅助,让学生自主做实验,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动手实践所具有的乐趣,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将抽象的概念更加的具体化。通过实验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知识的本质,从而增强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制作苹果醋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制作的具体过程并进行操作。在制作葡萄果醋的过程当中,需要掌握好温度、时间,还要注意适时的充气。基于各个环节的落实,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观察力,提高学习能力。如果学生一旦哪一个步骤没有掌握好,可能会毁于一旦。而学生一旦制作成功,也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三)融入情感教育,提升生物素养

任何学科知识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渗透,以此发挥学科服务社会的作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对生物的起源进化进行认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改造,自然服务于人类生产的过程。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往往仅是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重视生物教学中实验所发挥的作用。但是在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中,却忽略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如果缺乏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有可能造成学生的发展误区。基于此,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融入知识氛围中,优化知识学习,树立正确理念,尤其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习得知识,还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理念,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层面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在情感层次有所升华。例如,在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野生动物被迫害的相关视频内容,让学生能够了解到生态环境的真实状况。随着学生对视频内容的深入了解,学生可以认识到人类为了一己私欲,乱砍、滥伐,捕杀野生动物。而这样做的后果会导致人类生存的家园环境会不断地恶劣,臭氧层被破坏。事实上,这些动物也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去保护,而不是盲目地去伤害他们。通过这种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接下来,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保护环境,强化学生深入到知识学习中,明确目标,提升效率,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四)挖掘生活资源,设置具体情境

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要能够了解学生的身心特征,对所学习的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为学生设置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融入知识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引领学生在合作中对活动进行探究,在自主探究中,深化对知识的认知,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很多的结论都是在生活当中进行实践所形成的一些生物概念。生物学习中,通过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其中,丰富知识内容,融入学生特色,充分发挥知识学习所具有的作用,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学习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层次的挖掘生物知识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更多的生物知识。例如,在学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比较熟知的三精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广告语融入课堂当中,这是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但是学生基本上没有思考其中所包含的元素。这时,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当中都包含有哪些金属离子呢?学生会快速地进入思考状态,并结合相关的课文知识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增强教育教学效果。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融入生活化的方式,引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改变传统课堂导入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而可以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要能够设置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挖掘出其中更多有用的信息。对教学问题进行设置时,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保证内容前后衔接一致,形成知识的串联,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潜移默化地优化问题意识,强化其热情,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学习所具有的魅力,构建完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细胞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相关知识内容时,为了更好地探讨物质具体的跨膜运输过程,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有所收获,在小组合作中互帮互助,在知识学习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知识系统中能够有所收获。教师分配明确的教学任务,学生一定要进行自主探究。在教育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能够认真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解决,并合理地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具备探究意识,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在教育教学中,也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的作用。例如,播放视频、文字、图片等,从而让学生对跨膜有更加形象具体的认知,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教师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实践,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基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对学生详细地解答,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对知识内容有更加深层次的认知。

(五)增强学生生命意识

生命是奥秘的,生命的存在使得宇宙生生不息。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直都是困扰人类的问题,从人的起源、发展和终局进行探究,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敬畏。教师和学生通过分析身边观察得到的生命现象,并了解与之相联系的生命特征和存在的现象,更深入理解生物学和与之相关的事物,增强学生生命观的意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对课本进行全面的学习和探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入地了解生物体系和生物概念,帮助学生更好进入生物课程,在这些基础理念和书本知识上,使学生具备生命理念意识,发挥各种载体的作用,深化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提升。植物的茎叶、动物的皮毛、人的毛发和体液等,观察、记录从低等生命到高等生命的不同物种的状态以及发展变化,了解生命适者生存的规律。在进行实验时,对生命发出思考,发现生命的规律和生命的本质,用生命观念来认识世界,解释生命的现象。例如,在学习《细胞膜结构》的课程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将细胞膜的结构图片展示给学生,运用显微镜让学生直观感受细胞的结构,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分析:细胞膜上的分子排列,与细胞膜的功能有什么相关。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

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单单依赖课本上的知识,还需要拓展知识范围,将课本与实际经验相结合,来解释生命现象,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比如在学习《细胞呼吸》时,可以让学生将生活实际和课本知识相结合,拓展学生联想的空间,引发思考:为什么水果要尽快吃完,为什么存放得越久就越没有甜味。让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小组分析和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各组学生回答的情况,选出最正确或最接近答案的回答,然后进入课堂教学。让生活进入课堂,让课堂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事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要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还可通过对生物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进行学习和了解,他们在对生物的研究过程中一定留下了很多的经典案例和经典的故事。例如: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曾经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一只小白鼠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结果小白鼠很快就死了。他又把另一只小白鼠放进另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不同于前者的是,这个密闭的玻璃罩里多了一盆绿植,并将它们置于阳光下,结果小白鼠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从实验可以得知:密闭玻璃罩内的小白鼠由于氧气有限,迅速将氧气消耗完,所以小白鼠很快就死了。与绿植在一起的小白鼠因绿植进行光合作用可以释放出氧气,所以小白鼠短时间内不会死亡。这些经典实验是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经典案例,从这些学者身上能让学生了解生物学家进行实验探究的艰辛,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知识,强化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三、 结语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要能够紧随时代的发展需求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通过深层次挖掘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不能单单依赖课本上的知识,还需要拓展知识范围,将课本与实际经验相结合,来解释生命现象,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设置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挖掘出其中更多有用的信息。融入生活化的方式,引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改变传统课堂导入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而可以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其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生物理念生命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第12话 完美生物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