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局中局》:从文学到影像的数字化美学重塑

2022-10-23 20:17赵涛
电影评介 2022年5期
关键词:玉佛古董文学作品

赵涛

影像阐释是文学作品数字新变、重新演绎的重要方式。由英皇电影出品,郭子健执导,雷佳音、李现、辛芷蕾等人主演的冒险动作电影《古董局中局》以马伯庸同名小说为蓝本,讲述“白字门”许家传人许愿在找寻唐代武则天明堂佛头真相过程中的一系列冒险故事。该片借助电影艺术的阐释功能与叙事空间,将传统与现代、单一与整体等对立元素进行整合,采用古今穿插的叙事方式诠释现代审美理念;并用历史故事扩充古董背后的传奇色彩。本文拟从文学作品的数字新变视角出发,对电影《古董局中局》的美学意蕴与影像书写特色进行解读。

一、叙事空间彰显美学意蕴

电影《古董局中局》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不断发掘新的美学意象,传递出“局中局”情节特有的想象性、虚幻性与反转趣味,实现了美学意蕴与视听影像的同台书写。

古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美学风格、文化特色与艺术内涵的符号。创作者通过将古董的视觉符号、文化隐喻融入视听画面,借助丰富、立体的镜头语言,从物质空间、美学空间、社会空间等不同维来诠释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在“以小观大”的审美情趣中,营造出传统与现代、心灵与物质碰撞交融的美学新境界。

(一)现代元素展现独特审美

古董文物所彰显的独特器具之美,使其超越了传统意义的工具性,成为内涵丰富的审美意象。电影《古董局中局》秉持“形意合一,以实指虚”的创作理念,将挖掘真相的“寻宝过程”与追寻人性的“鉴宝过程”相结合,实现了复古艺术与时尚表达的有机融合。本片注重彰显古董厚重、传统的美学质感。例如,在“馗市寻宝”片段中,导演选取了30余件古董真品,而核心道具“明堂玉佛头”则采用“3D”打印与手工雕刻进行打造,为观众呈现出生动、鲜活的“古董奇观”。与此同时,该片注重诠释自然的生活气息,其核心故事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为营造出年代质感、再现时代风景,影片设置了农村流水席、民间古董交易市场、绿皮火车站等场景,带给观众时光回溯的即视感。

(二)逻辑推理诠释视觉想象

电影视觉画面对美学意境的呈现是一个化虚为实的动态过程。电影《古董局中局》围绕“玉佛头”的传承、保护及流转过程,用推理叙事的方式对真实史料进行历史解构与艺术重构,在还原故事真相的同时,营造出充满奇幻想象影像空间。片中,主人公许愿和药不然、黄烟烟、木户加奈组成了调查组,试图揭开“玉佛头”的神秘面纱。虽然四人怀着各异的心思,但在危急关头仍会选择相互救助。如此“亦敌亦友”的特殊人物关系,增加了影片“局中局”的戏剧冲突。影片的推理过程精彩纷呈,开篇以“一枚铜钱”为引,主人公们通过摩斯密码破解宿舍的“藏宝之谜”,又从“象形文字”中破解子母铜镜之谜;之后,借助围棋的棋局揭开了郑家村“十二宝屋之谜”,再随着济公庙、地下井等寻宝过程的展开,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佛头谜案”。

(三)“局中局”框架搭建想象共同体

古董是在人类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用意义与文化内涵的器具,其内在属性、外在形态在文化传承、时代发展进程中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该片塑造的特殊语境中,古董不仅是记忆、文化的关键载体,也是强化人物内心状态、彰显特殊美学意蕴的重要元素。创作者通过构建“人物合一”的美学意境,使观众从古董品鉴中来观察角色的心灵图景。影片以解密“局中局”的升级叙事结构来推进故事情节,将神秘性、趣味性相融合,在保持叙事新鲜度的同时,以现代审美理念构建想象共同体,为观众提供了上佳的观影体验。

二、文学作品的数字新变

基于视听媒介的文学作品数字新变,是以原著蕴含的深邃内涵为基础,将饱满的人物角色、多元的价值取向与丰富的视听想象相融合,实现从文学精品到影视力作的转化。电影《古董局中局》以新的文化语境为基础,遵循影视改编规律,在相对有限的影视空间中讲述了一个线索集中、主题明确的冒险故事,实现了文学作品的数字新变。

(一)影像风格的转换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影像书写时,通常有“忠实原著”与“变通取意”两种模式。与原著相比,电影《古董局中局》以阐释电影艺术美学为落脚点,以“精耕内容”为创作前提,通过平衡影像作品的艺术性与大众性,在超越原著叙事内容、表达方式的同时,建构起复杂、多变的情感认同过程。片中,许愿在解答“真的玉佛头究竟在哪里”的迷局时,借助“南梁宝志禅师十二观音画像”的哲学掌故,用法师皮相与法相的典故隐喻了玉佛头“外假内真”的本质,实现了“去伪存真”的叙事目的。与此同时,影片以青色、黄色为叙事主色调,通过采用暗调光影,框架式构图,将泛娱乐化的大众审美与影视美学有机融合,将现代流行审美元素融入整体视觉画面,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

(二)文学神韵的生动留存

张艺谋认为:“文学是所有创作的母体,只有文学的繁荣才有各个门类艺术的繁荣。不是我们依赖文学,而是文学是整个的‘基座’。”电影《古董局中局》的原著小说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这便令其影视改编颇具挑战性。原著为单一叙事线索,而影片则以五脉历史为背景,以“佛头案”为主线,融入悬疑、探案、情感等线索,用多线并行的叙事结构书写出新的影视语言。该片将玉佛头的“局中局”设计与许愿、药不然、老骗子付贵等人物的“局中局”相串联,使人物性格充分融入“解局”的具体过程,讲述了许家三代人跨越50年守护国宝的传奇故事。影片彰显出特殊的美学意蕴和历史质感,提高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心灵认同与审美认知。

(三)新视角凸显“人”的戏剧冲突

三、影像书写与情感表达的统一

在电影媒介表意体系的助力下,文学作品突破了传播限制,实现从文本内容到视觉画面、文字符号到视听语言的转化,再现了文学作品的美学意蕴与内涵,实现了对叙事主旨的反思与叩问。电影《古董局中局》结合艺术性与商业性,通过融入喜剧、情感、侦探等叙事元素,实现了影像书写与情感表达的有机统一。

(一)聚焦叙事主线,杂糅多元要素

(二)遵循叙事逻辑,诠释文化奇观

(三)生成现实观照,回归叙事本质

基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创作是创作者思考与观众审美的有机融合体现。电影《古董局中局》将人物的“有限性”、冲突感与叙事场景相融合,通过构建充满“悬疑感”的叙事过程,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场景的想象性塑造。从表层的叙事内容看,影片故事的疑点在于对真假古董的鉴定,但其叙事的真正疑点在于古董背后的人及故事。相较于传统古董题材的影视作品,该片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理念为基础,平衡了叙事历史、文学创作与影视表达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环环相扣”的叙事方式,讲述“佛头案”涉及的大小掌故,最终探寻出佛头真相。

(四)凸显叙事主旨,回应叙事想象

文学作品凭借独特、个性的创作形态,成为影视改编的重要素材来源。电影《古董局中局》以“鉴古易,鉴人难”为创作主旨,以中国近现代社会作为宏观叙事背景,用古董文物承载厚重历史及文化,用造假、仿品隐喻利益算计。该片通过讲述许愿一家三代守护国宝、追求真相的故事,将人性角逐与时代风云相融合,凸显了时代环境对人的复杂影响。片中,唐代武则天时期的“玉佛头”被裹上了壳,并在战争年代,流落日本。然而,当“玉佛头”回归祖国时,却被鉴定为赝品。为此,主人公许愿以爷爷许一城的人物命运、五脉历史为线索,反复追寻、探索“玉佛头”的真相,最终揭开了“古董局中局”的谜底。影片采用不断反转的“局中局”故事情节,将人物命运、人物性格与“亦真亦假”的“玉佛头”紧密相连,使几代人的恩怨与家国命运相结合,实现了小人物命运轨迹与大时代的相互呼应。

结语

电影《古董局中局》以许家三代忠诚守护国宝的义举为叙事线索,用环环相扣的“局中局”故事缝合文化记忆,再现了古董文物蕴含的美学理念与文化内涵。面对电影作品提质、升级的创作新语境,创作者当注重挖掘文学作品的“富矿”,充分发挥电影技术优势,不断拓宽视听想象空间,在平衡受众娱乐需求与文学作品内涵的同时,实现文学生态图景的影像书写。

猜你喜欢
玉佛古董文学作品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捡到了明朝古董
红线玉佛
玉佛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