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冰雪大作战2》:多元想象、人文观照与诗韵审美

2022-10-23 20:17李小燕
电影评介 2022年5期
关键词:雪橇弗兰克扎克

李小燕

电影作品的叙事空间是基于文化表达、叙事美学的“想象空间”,是对现实事物、心理认知以及情感体验的综合呈现。动画电影《冰雪大作战2》以1984年上映的真人版电影《阻止战争的狗》为蓝本,延续了该片中小镇儿童的英雄成长叙事,将滑雪橇大赛设置为叙事背景,在开放、多元的冰雪空间中,进一步延伸叙事主旨,使观众对影片主题形成认同与关注。

一、实景记录与多元想象

(一)叙事空间想象

保罗·休利认为动画作为视觉文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现实主义的追求,人们通过采用动画影像来记录、模拟以及再现无法复原的情境,用视觉认同、转换等叙事方式来实现美学阐释、场景建构及情感共鸣等叙事目标。在动画电影表达范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动画创作者使用虚拟化的视觉语言及多样化的视觉手段构建出人性化审美的文化图景。动画电影《冰雪大作战2》是一部“合家欢式”影片,其将叙事背景放在加拿大北部小镇,通过创设美轮美奂的冰雪叙事场景,满足了观众的感官认知;并借助大量丰富且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画线条来调动观众的情感体验。

(二)文化景观的合理延伸

(三)符号表意的解码

动画电影所使用的视觉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创作者结合符码表意系统对现实场景进行编码、解码,在书写当下、回归现实的叙事逻辑指引下,可以构建出想象与情感相融的文化图景。动画影片《冰雪大作战2》以低龄儿童为受众目标,并未塑造真正意义上的反派角色,即使设置了“坏心眼”的扎克一角,但仍以其个人成长历程实现了角色的“改邪归正”。片中,惊险绚丽的环形赛道和空中旋转飞腾的滑雪身姿,为观众呈现出具有沉浸感的银幕画面。同时,创作者兼顾了影片的艺术审美与人文气息,使得观众对瑰丽画面背后的叙事主旨形成有效感知。例如,片中多次出现的火车,既隐喻了人物扎克内心的孤独情绪,也反映了其对父母陪伴的渴望。

二、现实批判与人文观照

《冰雪大作战2》是2015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冰雪大作战》的续集,影片以“群像式”人物设计为基础,以新的“滑雪橇大赛”为叙事背景,在关注现实、批判现实的基础上,彰显出一定的人文色彩。

(一)关注现实:人物角色寓意

关注现实社会,塑造更加真实、更具感染力的叙事场景,能够为动画电影的内涵创作提供更多可能。影片《冰雪大作战2》通过对人物角色的寓意、价值观进行阐释,实现了创作想象的全面延伸。片中,当苏菲被甩下雪橇时,弗兰克并没有在意朋友的安全,反而自负地认为“我设计的雪橇绝对不可能自己散架”;随后,面对咄咄逼人的扎克,弗兰克自私地抵押了不属于自己的谷仓——这一情节体现出儿童“求胜心切”的不成熟心理,也拉近了观众与影片的距离。而当弗兰克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并悔恨时,朋友们相继选择原谅他;在友谊的加持下,他最终取得了比赛的胜利,成功守护谷仓。影片将诸多故事桥段进行嫁接,建构起具有普世价值的对话空间,实现了现实批判与情感表达的一体融合。例如,影片对“反派”扎克的失败进行评论——“小聪明永远不是大智慧的对手”,告诫儿童观众要规范品行,回应了儿童教育的社会话题。

(二)“以假释真”的美学效果

人物形象是动画电影写意美学呈现的重要形式。创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要遵循叙事美学规律,发挥虚拟空间的表现优势,全方位展现人物心理,达到“以假释真”的美学效果。创作者用独特的叙事美学和极富个性的人物形象,赋予影片童话般的意趣空间,实现了叙事美学与创作主旨的互融。片中,主人公卢克具有“漫画男”的潇洒气质,苏菲则是个典型的“乐天派”,大壮虽然愚钝,但心灵纯洁,打动了前来刺探情报的查理;弗兰克则是会设计图纸、制作工具、建造宫殿的天才少年。还有扎克的堂姐查理是充满音乐梦想的女孩,当表弟赢得比赛时,她当众表演唱歌,歌声明快,曲调明亮凸显了加拿大的文化气息。整体上看,影片人物剧情在延续第一部卢克与苏菲的人物关系基础上,引入“扎克”“查理”等新人物,设置弗兰克与扎克的人物冲突、查理与大壮的感情线索,使儿童受众在领略滑雪橇大赛的趣味性同时,理解了“快乐成长”“珍视友谊”的叙事内核。

(三)创作主旨的意趣表达

三、诗意韵律与诗境意趣的叙事美学

意象是客观叙事与主观意象一体融合的艺术形象。创作者通过缝合传统美学对“形象”“意境”等内容的阐释,用“喻意象形”的方式,实现了动画电影的奇幻表达。影片《冰雪大作战2》将冰天雪地的叙事场景与合家欢的美学风格相融合,创设出风格独特的视觉场景。

(一)写意美学的“物象演绎”

夸张想象是动画电影创作的核心,现实重构是动画电影创作的依据。创作者通过突出“仿真性”的美学本质,创设蕴含独特美学的虚拟叙事场景,实现了电影审美现代性的生动表达。该片在讲述两场滑雪橇比赛时,通过电影特效优势,打造出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拓宽了观众的想象空间。例如,当扎克用电锯锯断弗兰克的雪橇支腿时,弗兰克的雪橇随即变形为飞机,冲上云霄。由此可见,影片构建了充满奇幻想象的叙事空间,推动了审美意蕴与叙事想象的融合,在延伸影片叙事内容的基础上,以“物象演绎”的夸张写意美学视角,呈现了超越叙事文本及影像空间的审美效果。

(二)接受美学的人文观照

动画电影创作者常常借助动画艺术天马行空的想象优势,以“返璞归真”的美学形式,创设“似真性”影像空间,进而映现动画电影的美学内涵。追逐冰雪运动的体验乐趣,回归真挚友谊,是引领该片创作的核心内涵。影片运用大量幽默元素,融合不同艺术风格,在增强想象美感的同时,借助通透写意的叙事手法,赋予了影片人文意蕴。影片从接受美学出发,采用“寓情于景”的方式,将观众的审美情趣融入当地社会文化语境,实现了儿童受众普遍的情感共鸣。此外,创作者选择U2乐队的《美好的一天》作为主题曲,优美歌曲在烘托影片叙事氛围的同时,实现了“音画一体”的叙事效果。

(三)“超于象外”的美学意境

影片所塑造的扎克,并非十足负面的人物形象,其内心充满孤独,渴望获得友谊与关怀。片中,当他每次盼望父母来接他时,呼啸而过的火车与扎克内心的失落,形成了生动对比。扎克所经历的孤独,驱使他将赢得比赛作为最大的动力,最终扎克输掉了比赛,但他赢得了友谊,尤其当弗兰克对他说“我们别当敌人了,我们当朋友吧。”——影片由此升华了叙事主旨,在生动美学意境中书写了“超于象外”的审美意境。

(四)感性认知的镜头美学凝视

结语

虚拟想象是动画电影创作的独特风格。作为“虚拟美学”艺术的重要代表,动画电影遵循假定性艺术创作规律,在展示感性思维与美学意蕴的同时,实现了想象力的生动表达。动画电影《冰雪大作战2》采用写意美学的叙事手法,借助动画特效,实现了幻想叙事场景与人文叙事理念的融合。

猜你喜欢
雪橇弗兰克扎克
弗兰克·盖里——建筑界的“毕加索”
自制雪橇
冬天的画稿
做雪橇
弗兰克先生是个女的
滑雪橇
小刺猬的水果梦
扎克伯格写给初生女儿的信
想进监狱的蒙弗兰克
浅谈扎克里(Zachery)绿松石的鉴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