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2022-10-28 11:53周长英杨卫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42期
关键词:糖化孕产妇血清

周长英,杨卫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产科,广东 深圳 518000)

0 引言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与饮食、生活、工作等方面习惯改变有关,是引起新生儿不良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有研究指出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如果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新生儿感染概率显著升高[2]。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感染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以及相关性,临床上尚未形成一致意见,部分学者存在怀疑[3]。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受到多种因素工作影响,且孕产妇血糖及糖代谢异常程度对新生儿的影响有较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导致临床预测和评估新生儿感染难度增加[4]。分析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感染有相关性,对于新生儿感染的预测有一定价值,可以作为一种预测方案使用。本次研究中选择产科收治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2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按血糖控制效果分组并对照,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择 产 科 收 治2021年1月 至2022年3月2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 组100例(血 糖控 制 未达 标),年 龄23-37岁,平 均 年 龄(29.64±2.34)岁;孕 周24-30周,平均(27.24±1.03)周;体重指数(BMI)23-26kg/m2,平 均(24.67±0.35)kg/m2;初 产 妇84例,经 产 妇16例。试验组100例(血糖控制达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9.80±2.31)岁;孕周24-30周,平均(27.20±1.02)周;体重指数(BMI)23-26kg/m2,平均(24.70±0.3.)kg/m2;初产妇82例,经产妇18例。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开展。

纳入标准:①符合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5.1mmol/L,1h后血糖≥10.0mmol/L,2h后血糖≥8.5mmol/L;②单胎妊娠,胎位正;③精神状况良好;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妊娠高血压;②羊水过多、贫血;③胰岛素过敏。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医生指导下对日常饮食进行控制,每天摄入总热量130-145J/kg。摄入营养物质占比:碳水化合物55%、蛋白质25%、脂肪20%。少吃多餐。适量运动,餐后30分钟后运动,例如散步、瑜伽等。运动时间20-30min,低强度。对患者血糖进行日常监测,血糖水平在饮食、运动干预下依然较高病例,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按0.6-0.8U/kg初始剂量,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用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糖相关指标、新生儿免疫指标、血清指标、感染率。指标评定标准:①血糖指标:对患者随访至分娩,要求患者每2周复查1次,抽血化验测量糖化血红蛋白。日常居家每周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至少3次,取平均值。②新生儿免疫指标:顺利分娩后,采集新生儿脐带血5mL,对CD3+、CD4+、CD8+进行测量,应用Quanta SC流式细胞仪(美国贝克曼)。③新生儿血清指标:采集新生儿脐带血5mL,应用上海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造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测量血清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 。使用BS-400(迈瑞)生化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BC)。④感染率:观察记录两组新生儿感染发生情况,感染率=发生感染新生儿数量/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血糖相关指标比较

试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血糖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血糖相关指标比较(±s)

?

2.2 两组新生儿免疫指标比较

试验组新生儿免疫指标CD3+、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免疫指标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免疫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新生儿免疫指标比较(±s)

?

2.3 两组新生儿血清指标比较

试验组新生儿血清指标WBC、PCT、CRP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指标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 3 两组新生儿血清指标比较(±s)

表 3 两组新生儿血清指标比较(±s)

?

2.4 两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2.5 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ROC曲线下面积结果:空腹血糖与新生儿感染相关性ROC曲线下AUC为0.709;餐后血糖与新生儿感染相关性ROC曲线下AUC为0.638;糖化血红蛋白与新生儿感染相关性ROC曲线下AUC为0.681;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与新生儿感染相关性ROC曲线下AUC为0.915。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分析,详见表5。

表 4 两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比较[n(%)]

表5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新生儿感染相关性ROC曲线下面积(AUC)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特有疾病类型之一,患者妊娠前有正常的糖代谢能力,妊娠后发生糖代谢功能障碍,出现血糖异常升高,患上糖尿病[5]。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女性妊娠后生理方面出现的变化有关,例如对葡萄糖需求量变大,发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等[6]。高龄孕妇、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等,均为妊娠糖尿病主要诱发因素、危险因素[77]。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日常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均出现较大改变,加上女性社会及家庭地位提升,精神压力大、身体疲乏,使得妊娠糖尿病临床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8]。临床观察及统计可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高,糖代谢紊乱,对胎儿的正常成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其中新生儿感染较为常见,是影响新生儿出生质量以及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引起临床及社会范围的广泛关注[9-10]。有研究指出[1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顺利分娩后,新生儿免疫功能存在一定程度损伤,且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高,由此增加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对新生儿健康成长与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新生儿免疫功能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孕产妇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血糖控制未达标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分娩新生儿免疫功能较差,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高[12]。而免疫功能差、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均是诱发感染的前提条件,由此推论,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未达标,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在医生建议与指导下健康饮食,对每天摄入的热量、营养成分占比等进行科学调控,同时适量运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胰岛素。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比对照组高,可能原因是试验组患者糖代谢功能减退程度以及胰岛素抵抗大于对照组,或者胰岛素分泌更少。试验组新生儿免疫功能指标不如对照组。分析原因:新生儿免疫功能是否良好,受到母体免疫功能缺陷的遗传影响较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未达标,血糖水平长期处在较高水平,波动较大,高血糖通过胎盘对胎儿细胞因子表达造成影响,营养代谢发生异常表现,使得T淋巴细胞发育受到抑制[13]。另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高,对机体刺激大,诱发炎症因子释放,出现炎症反应,对母体免疫球蛋白的消化增加,导致新生儿免疫功能减退。试验组新生儿WBC、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新生儿免疫功能减退,对炎症反应敏感性增强,自身抗炎能力差,而WBC、PCT、CRP水平均为炎症反应的特异性指标,所以呈现高表达,感染风险高[14]。试验组新生儿感染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未达标,明显增加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原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在较高水平,对胎儿自身免疫功能不断削弱,并诱发炎症反应。研究中ROC曲线分析结果,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与新生儿感染相关性ROC曲线下AUC为0.915,说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结果可以对新生儿感染进行准确预测,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

本次研究结果,试验组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比对照组高(P<0.05)。试 验 组 新 生 儿CD3+、CD4+、CD8+均 低 于 对 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PCT、WBC、CRP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感染率高于对照组。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新生儿感染相关性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UG)0.915。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感染存在相关性。

猜你喜欢
糖化孕产妇血清
心理护理在改善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在预防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常吃煎蛋有危害
血清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心房颤动关系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