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初探*

2022-10-31 05:21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6期
关键词:词根词义语义

刘 芹

(涡阳县第四中学 安徽亳州 233600)

引言

词根词缀是研究单词形态结构的构词成分,单词语义的隐喻可以演变语义。一个词根,配上词根词缀、结合隐喻,能产生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单词,虽然词义有所不同,但都是在词根原始词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们之间有规律、有联系、有逻辑。因此概念隐喻理论为中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隐喻理论建立的思维模式有利于词语的理解:通过掌握高中词汇中常见的词根词缀知识以及隐喻理论,可以更快捷地记住新词、巩固旧词;最重要的是,在输入隐喻理论和分析词汇隐喻意义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地应用分析、比较、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从而结构化词汇知识,推动迁移能力、创造能力、发展认知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发展,从而达到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课堂不仅是词汇高效关联的课堂,也是发展英语学习者高阶思维品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和阵地。

一、隐喻理论概述

隐喻是一种语言运用现象,更是一种基于隐喻概念系统的思维方式。隐喻映射就是一个认知领域向另一个熟悉或者陌生认知领域的映射。一般而言,隐喻包含源域和目标域两个基本要素。例如:Happiness is the heart。在这个句子中,“happiness”是源域,“heart”是目标域。

二、概念隐喻和英语派生词、合成词的语义关联

以隐喻为基础,出现了英语词汇的转义、合成及派生。因此在词汇教学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学生理解隐喻思维在构词中的作用,以此来帮助学生对词汇语义进行深度理解。事实上,一个词根结合词根词缀可以创造出许多的词,并且这些词的语义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机械化碎片式记忆徒增了语言学习的困难,所以只有引导学生分割前缀、后缀才能极大地提高学生拼写单词的能力;如果在此基础上重视隐喻理论的指引,学生准确掌握词义的能力会有极大的提高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隐喻认知与构词意义的延伸

语言具有隐喻性,隐喻是人类拥有的最具语言生成力的力量,是词义发展的重要方式。词汇引申出来的意义主要是通过认知隐喻理论构建的,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词义分析不仅帮助学生结构化了词汇知识、形成了一张隐形的词汇思维导图,更是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各层面的认知能力。

以habit的实例课堂教学为例:(1)habit(由“占据,拥有”引申为“习惯,习性”,因为一个人的习惯是他拥有的一种秉性);(2)inhabit(in在里面+habit占据=居住于,栖居于)、habitat(habit占据+at在某地=占据在某地/动物栖息地,居住地)、cohabitation(co共同+habit占据+tion状态,名词标志=同居的状态)、habitable(habit占据+able能……的=可居住的);(3)inhabitant(in在里面+habit占据+ant人=居民,住户)、cohabitation(co共同+habit占据+ation状态,名词标志=同居,同居生活)、inhabited(in在里面+habit占据+ed表示过去的,完成的=有人居住的)、uninhabited(un否定+inhabited有人居住的=无人居住的,无人烟的)。

本节课词汇教学,以habit为核心,让学生高效地掌握了关联词汇,并通过隐喻理论建立了这些新词和habit这个基础词汇之间的词义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应用观察、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逻辑能力,结构化中学英语词汇知识、发展认知和思维品质。

(二)派生词的语义理据

英语单词,不管由多少词素构成,它始终是以词根为中心的,因为词根是一个词的词义重心,携带着起中心作用的词义信息。一个单词词素的核心就是其本身,它相当于一个自由词根,如air(空气),walk(步行)等。

若一个词包含词缀和一个非自由词根,如aspect,respect,prospect,spectator,specter,其构词方式为“前缀+词根”或者“词根+后缀”。以respect为例,很多学生对respect这个词的认知仅停留在“尊重”上,其实这个词是re(反复)+spect(看),组合表示反复地看或者审视,延伸为尊重、仰慕、慎重对待,甚至可以表示细节。通过这样的隐喻推理,学生自然而然可以深入地理解其他以spect为词根的合成词的组合意义以及延伸意义。

若一个词包含前缀、非自由词根和后缀,如unexpected,其构词方式为“前缀+词根+后缀”,其意义就是前缀的含义、词根的含义和后缀的含义的组合及其延伸,un(否定前缀)+ex(向外)+pect(看)+ed(形容词后缀)=向外没有看到的状态,延伸为“出乎意料的”。

以非自由词根spect为例的词汇课堂教学:spect源域的本体意义,即显性信息,表示“看,观察”;其目标域的喻体意义,即隐含信息,都与“看,观察”映射,也就是说spect的原型意义(prototypical meaning)不断派生和延伸构成了新的意义,新的意义既与原型意义相联系又相对独立。下面举例示意,箭头表示隐喻延伸:spect(看→观察);aspect(a一个+spect→看一个点→层面,方面);inspect(in在里面+spect→看里面,到里面看→调查,研究);prospect(pro向前+spect→向前方或者未来看→前景,展望);suspect(sus下面+spect→在下面偷偷地看→怀疑);spectator(spect看+at在某地+or表示人→在某地看的人→观众)。

通过本节课的词汇教学实例,我们可以看到若英语学习者掌握了spect这个词根以及中学阶段常见的词缀,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强化构词知识和隐喻理论,英语学习者就可以形成一张关于spect的词汇思维导图,在新词和旧词之间建立逻辑联系,达到以旧带新、相互巩固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将有限的词汇知识转化为无限的生成新词的能力。

(三)合成词的一般意义的语义理据

除了以上词根和前缀后缀的组合,词根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并且这类构词法能够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造词需求。若一个词包含一个自由词根和另一个自由词根,如honey-moon,the-most-likes-man,home-made等,其构词方式为“词根+词根”。对于这类词,从派生词、合成词的词源来看,有些比较熟悉的隐喻早就成为语言文化约定俗成的一部分,所以the-most-likes-man的词义只要组合每个自由词素本身的含义就可以推理出来。但是,在语言的具体语境中,很多合成词的语义的构建需要学生把握合成词中每个基本词汇的基本语义,更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跨域映射能力,尝试把一个基础词汇从自己比较熟悉的、具体的、容易理解和感知的源域投射到不太熟悉的、抽象的、不太容易理解和感知的目标域。理解概念的隐喻义、理解某个词汇在特定情境中的语义其实就是一种由已知向未知的延伸过程。如brain-drain中的“brain”最核心的概念域指“大脑”与“drain(排水)”是不能搭配的,但如果我们将大脑与高端人才进行相似性联系,那么brain-drain自然就可以表示人才外流,而对于“fire-spitting”“burning-look”“burning-up-heart”这类词,它们的字面意思就是“喷火和燃烧”,然而它们的意思远非局限于此。如果将fire和burning的基本意思投射到anger上,这个合成词的语义理据就是Anger is fire。如果我们把fire和burning的特征和目标域的love相对应,这个合成词的语义理据就是Love is fire。

此类合成词的语义构建过程涉及语境知识和主观感受相似性,如cut-from-a-whole-cloth的语义理解就需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断作者对乔治·华盛顿故事的态度,从而做出最合理的语义解释——捕风捉影的故事。例如:water的概念域——current(水流)、flow(流量)、freeze(结冰)、melt(融化)、deposit(沉积)、draw(牵引)、withdraw(抽水)。从始源域water映射到money这个目标域,以上词汇也分别具有了“货币”“货币流量”“资产冻结”“现金兑换,资金沉积(存钱,定金)”“取钱”等语义。通过隐喻的跨域映射,许许多多的合成词就可以出现在一个个真实的语用场景中,尤其是在专业英语领域。

(四)合成词特殊意义的语义理据

汉语和英语在构词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但是隐喻具有一定的跨语言普遍性。汉语词汇的比喻义和英语词汇的隐喻义较为相似,从这些相似的隐喻表达中体会英汉文化的同一性,加深对目的语文化的认识,也能更好地认同自己的优良传统文化。

虽然人类有共同的生理体验基础,但是隐喻表达也存在跨语言、跨文化的差异,针对同一单词的目标域,英语和汉语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源域。因此,合成词的语义构建过程不仅是语言学习者掌握词汇的过程,更是文化习得的过程。这一过程让语言学习者具体地理解一个社会是如何用它特定的概念系统来组织它的语言的。

首先,英语中的很多合成词都反映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如leopard-spot(豹斑)这一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南越人民武装力量在战区后方建立了许多小块根据地,美方军事地图上据此标出了“豹斑”状态的异色标示区。后来,这一概念又被用作政治术语,指白人种族主义者对黑人实施的种族隔离政策。

其次,教师将语言间的这些差异纳入教学中,可以丰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使其掌握更多的隐喻表达,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

三、概念隐喻对高中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活动设计的启示

英语词汇教学中如果能引领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概念隐喻的特征,就像赋予英语词汇教学一副有效的脚手架,有助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概念隐喻理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词汇的词义,特别是对创造性词义的理解是十分有利的,甚至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词汇背后的西方文化内涵,从而使学生在的阅读英语文章时理解更准确,使用英语表达时语法更地道。

首先,隐喻是词汇多种意义联系存在的基础。英语中的很多词本身就是借助隐喻构成的,现存词语的意义引申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生活中,一旦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人们可以造一个新的词汇,但有时人们也会选择用一个为人所熟知的词语来表达,这就催生了英语中的隐喻性词汇。

其次,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的高中英语词汇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基本词汇在广度上进行语义拓展。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不仅在于对词汇的深度理解,还在于英语学习者对基本词汇在广度上的拓展,使储备的词汇在广度上得到有效拓展,从而提高词汇搭配能力。

最后,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的高中英语词汇课堂教学能提高学习者的学科思维能力,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的表达更地道。在听说法和交际能力理论影响下,学生已经可以很流利、几乎无错误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自我表达,但我们发现这样的学生仍和以英语为母语者在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外语教学多将重点放在对目的语的理解上,从而忽略了对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完全忽略了对目的语概念系统的建构。因此,学科思维的培养就成为学科教学的重心,考查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也成为考试的一个方向。认知隐喻学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带来了启示:通过对隐喻的认识和理解,学生不仅可以从深层次理解语义产生的机制,有效地把握词汇,还可以逐步习得目的语的思维模式和概念体系,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总而言之,隐喻理论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开辟了新的路径,它是基于语言现象的本质规律推导出来的,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词汇的多义性和延伸性、深入发掘英文词汇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词根词义语义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九)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试论掌握词根对英语词汇学习的作用
词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词汇也可以这样记忆
大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