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向的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2022-10-31 06:58张金梅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1期
关键词:齿轮机械中职

张金梅

(陶都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无锡 214211)

引言

在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开设的课程中,机械基础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必修学科。从课程和教材内容来看,其主要特征是涉及较多机械专业性概念,如机械零件、机械原理、机械操作流程和机械维修等。学生既需要学习这些概念,以夯实自己的机械专业理论知识,更要理解并运用这些概念,从而在实践操作中领悟这些概念所表征的机械功能。笔者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基于问题探究机械专业知识,领悟机械专业原理,提升学生的机械实践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概括起来,笔者从课前的教学准备,课中的互动式教学和有效评价等方面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课堂发展的内驱力。学生借助问题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自信心,发展了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更新自己对机械专业所持有的专业愿景。

一、教学准备

(一)设计问题

毫无疑问,问题是课堂一以贯之的推动力,也是促进师生合作,学生自学和相互讨论的动力。有效的问题可以让中职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就中职机械课程来看,教师要基于此课程的特点,设计出指向学生职业发展和探索精神的问题链,让学生借助问题链,探究机械专业知识,并通过“问题——学习——实践”的循环来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学科实践力和机械专业学习自信心。具体来说,机械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一是要切合学生实际和生活实践,让学生觉得机械课程学习很接地气;二是问题的设计要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学生能通过问题探究机械的运行机理和实践价值;三是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做到由此及彼,层层深入,从而掌握系统且全面的机械专业知识。

(二)合理分组

分组是课堂问题导向得以实施的保障。教师分组既要保持每组人数大致相当,更要保证学生学习力和实践力的平均分配,让每位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都能充分发挥,相得益彰。

(三)准备资源

中职教师要践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在教学中要优化、整合并删减教材内容,做到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例如,第四章的齿轮传动等,教师要提前制作PPT,并从生活中收集实物例证,同时从网上搜索相关微型解析图片和视频资料等,让学生在可视化的机械学习中借助问题洞察机械传动的前因后果。这样,学生在问题分析和解决中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实践和理论基础。

二、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

中职课堂的情境创设至关重要,教师要营造富有中职课程特色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树立职业梦想,培养专业情感。“机械基础”课程中,机械原理与机械装置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科技应用发展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就地取材,设计问题供课堂教学之用。例如,在“机械基础”第四章齿轮传动教学过程中,笔者带学生到附近的实训基地参观,并创设了相关情境:“不久前,普车房某一车床出现了小故障,设备和仪器在运行中不时发出噪声。操作员打开主轴箱后,发现某一齿轮因年久失修,磨损严重,于是给徒弟小王布置如下任务:根据写着齿数、模数等相关参数的纸条去选择合适的齿轮配件,将有问题的齿轮更新。但小王来到仓库却蒙了……”教师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齿轮传动的实例,比如自行车轴、风扇轴传动等,那么在你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典型的齿轮传动呢?”在学生举出简单的例子后,教师将课堂引向深入,如汽车传动系统、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等。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教师再以价值引领来启发学生的专业热情:正是由于齿轮传动的核心驱动,才有了工业化的进程和现代化的发展,因为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之源是持续不断的动力,而齿轮才是推动发展的利器。学生听后纷纷展示出探究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小组学习

小组讨论是问题导向教学的必备桥梁,中职生知识面相对较窄,小组讨论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学习效应。对于“机械基础”课程学习来说,更要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否则,实践性很强的课堂很容易变成枯燥的说教。以“机械基础”第四章齿轮传动的教学为例,教师创设情境后,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构成问题链,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并以问题单、任务单的形式细化到个人,让小组对问题进行各个击破,最后再将知识连成串,构成系统的机械基础知识结构。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①轮系概念与定义;②简单说出空间定轴轮系、平面定轴轮系与行星轮系的内在特征;③在定轴轮系转向中怎样才能确定对齿轮的转向;④说说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以及科学的计算方法。基于这一问题链,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时而互学互问,时而探究观察。教师指导学生边做笔录边思考,从而构建实践化的机械基础知识。当下,中职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趋向发生变化。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导向,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自信,让学生在未来职业的实践中丰富自己的工具箱。

(三)师生互动

在问题导向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开展师生互动,和学生构成问题探究共同体,时而启发学生关键点,时而点拨学生疑难点,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有新发现、新思考和新作为,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职业课堂学习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例如,在学习完“机械基础”第四章齿轮传动后,学生已掌握一定的知识,但相对零碎。为此,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完善齿轮传动的流程图或结构图,让学生借助导图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可借助思维导图自我提问、自主回答,并借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熟练掌握机械基础的学科知识。当然,教师也可借助学生所画的齿轮结构图,进一步引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并在此过程中明晰自己的职业愿景、树立自己的职业自信。

三、教学评价

诚然,中职学生在探究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中职教师要以形成性评价为杠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如在小组解决了问题后,教师要适时“点赞”;在某位同学发现了问题解决措施后,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小组讨论意见相左时,教师要对其进行表扬并指出有不同意见才能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能解决专业问题。只有教师对学生“高期望”,并以正面的评价“细跟进”,学生才能在中职机械专业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结语

总之,中职教师在教学此专业课时,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博学之、慎思之、笃行之,从而真正彰显出该专业课程的专业特征。教师只有认真教授此课程,充分准备教材内容和教学器具,精心设计课堂,不断完善教学评价,辅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恒心,才能帮助学生深谙机械专业学习的“术”和“道”,从而为学生在机械专业学习的道路上掌好舵、扬好帆。

猜你喜欢
齿轮机械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关于齿轮的有趣问答
调试机械臂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你找到齿轮了吗?
异性齿轮大赏
骑车上班日
简单机械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