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茶旅融合的茶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以潮州市潮安区凤凰山为例

2022-11-02 01:03庄俊涵
福建茶叶 2022年5期
关键词:凤凰山凤凰茶叶

庄俊涵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旅游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当前新冠疫情没有彻底消灭的情况下,人们仍然渴望着外出旅游,到其他地方走走。因为旅游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旅游,人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接触世界,接触各类人群,体验不同的文化历史环境和人文景观,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得到精神的滋养和启迪。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且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异文化的体验,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广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喧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对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游客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朝阳产业。

凤凰山,隶属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位于潮安区北部山区,东邻饶平三饶镇、北连大埔桃源镇、西界丰顺留隍镇和潭江镇。凤凰山主峰凤鸟髻是潮汕地区的第一高峰,凤鸟髻海拔1497.8米,这里既有巨石岩洞,又有瀑布溪流,素有“潮汕屋脊”之称。潮州凤凰山自然生态条件优越,茶产业基础扎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2020 年,凤凰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8.15 亿元,同比增加 16.4%。其中,工业 1.2 亿元,比增 7.1%;农业 6.95 亿元,比增 15.1%,其中茶产业总产值 6.37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 91.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 1.98 万元。2010年,凤凰单丛茶被确认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4 年,“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被农业部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7 年,凤凰单丛茶被评为“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19 年,凤凰镇凤西大庵古茶树茶园荣获“中国美丽茶园”称号。凤凰山核心区域潮安区凤凰镇拥有“全国文明乡镇”“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等多种称誉;2018 年,凤凰茶旅特色小镇被评选为“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国家《旅游“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旅游风情小镇和特色景观名镇,满足大众化、多样化、特色化旅游市场需求。近年来,在潮安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以凤凰镇为核心的凤凰山生态文化茶业旅游区初步形成,当前正进一步融合生态与文化,把“凤凰单丛茶”与“旅游”两大产业有机连结起来,全力打造“凤凰山生态文化茶旅示范区”。

1 凤凰山生态文化茶旅发展的存在问题

近年来,潮安区在推进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同时,在凤凰山生态文化茶旅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要着力打造“凤凰山生态文化茶旅融合示范区”,在发展上还存在不少短板与弱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1 产业缺乏规范引导,发展弱小散乱

一是对茶产业发展缺乏规范和引导。凤凰单丛茶的茶户基本以个体生产经营为主,大规模的企业凤毛麟角。由于各家各户分散经营,夜郎自大,信息难以共享,茶叶生产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行业标准。二是市场呈现杂乱现象。比如,凤凰单丛茶品种多、香型多,山门枞韵以主观口感为判断标准,消费者特别是外地人难以辨别,经营上单打独斗,未能构建起基本上的营销体系。三是行业协会潜力作用未得到发挥。区域茶叶行业协会在监督、管理、协调和引导茶产业发展上未能充分发挥出积极作用,企业在营销宣传、品牌打造、质量管理上基本上各自为政,未能形成发展的整体合力。

1.2 生态建设问题堪忧,管理亟待加强

一方面,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茶区对农资销售和使用监管不到位;茶农对农资的安全使用意识淡薄,也缺乏制约,片面追求茶叶产量,农药、激素和化肥的滥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难以估量。另一方面,生态治理执法监管欠缺力度。比如,对凤凰山水源安全监测、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未能形成常态化长效机制、“毁林种茶”的植被恢复、削坡建房的整治等问题值得关注。

1.3 科学技术力量薄弱,需要提升补强

当前茶叶科技经费投入不足,茶叶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当地农技部门技术人员力量有限,科研不够,与外界学术交流不足,未能学习到先进制茶技术。茶叶生产的技术指导主要依靠省、市涉茶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远远不能满足茶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未能对茶农种植进行全方位技术支持,及时指导指正,致使茶叶品质和数量无法向更上一层次提高。

1.4 茶旅发展受到制约,理念需要创新

一方面,规划开发和经营管理的理念需要培育创新。比如,茶农固守茶园就是种茶的观念根深蒂固,缺乏打造生态文化茶庄园的茶企与理念。另一方面,用地模式需进一步创新。比如,凤凰镇茶户至今只认“祖公山”,制约了土地集约发展,在打造凤凰茶旅特色小镇上,如何运用土地流转政策,整合集约利用、盘活土地资源的问题值得探究。再一方面,茶旅融合的配套设施亟待完善。当前发展的条件远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茶旅产业发展需要。

2 打造高质量凤凰山茶旅融合示范区的对策分析

凤凰山有着产业之特、资源之特、人文之特,要深入挖掘凤凰山的自然、生态、文化优质资源,激活内生动力,通过打造“凤凰山生态文化茶旅融合示范区”,助力潮州市打造千亿现代农业集群、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推动潮安区北部片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

2.1 坚持绿色发展,铁腕整治,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责任落实,促进生态保护与茶产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强化茶区源头治理。要强化整治手腕,着力保障凤凰山的水环境安全;加强茶园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大力整治过度开垦、毁林种茶、削坡建房行为,切实加强对凤凰山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二是狠抓茶叶生产安全监管。学习借鉴其他茶区铁腕整治的经验,对茶区农资经营销售与种茶户进行严格管理,加强对茶农使用农药的指导,强化执法监管力度,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属地监管责任,镇、村二级成立茶叶质量安全巡查队伍;将茶叶质量安全纳入村规民约,禁止茶叶落地晾晒;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茶企、茶农、茶商的茶叶质量安全意识。三是要提升茶园科学管理水平。大力推进生态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推行茶园生态标准管理模式,确保茶叶品质和安全。四是建立可追溯体系。凤凰镇茶叶质量检测中心要尽早取得省级茶叶质量检测认证资质并发挥作用,提升茶叶质量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组织茶企积极应用可追溯平台,实行源头赋码,一品一码,贴码销售,逐步实现茶叶从生产到销售全程可追溯。五是使用科学施肥技术。从茶叶营养科学及投入产出上着手,大力提倡茶农施用茶叶专用肥,引进专业的农化服务。

2.2 整合资源优势,提升品位,打造文化凤凰山新引擎

一是加强畲族文化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潮州凤凰山作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畲族的发源地,在全国近80万畲族同胞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要充分发挥潮州市畲族文化促进会的作用;要制订发展总体规划;积极利用好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建立畲族博物馆。二是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要把挖掘利用凤凰山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发展规划,着力把凤凰山打造成为红色文化高地和红色旅游网红打卡地。三是加大茶文化的宣传推介与融合提升。要充分发挥“凤凰单丛茶制作技艺”作为省级非遗、“潮州工夫茶艺”作为国家级非遗二块“金字招牌”的优势和作用。整合资源优势,与“凤凰谷”的“凤凰单丛茶博物馆”融合,建立起“凤凰单丛茶”非遗博物馆,并与畲族博物馆的建设利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促进茶文化、畲族文化与茶旅的有机融合发展。

2.3 实施品牌战略,龙头带动,提高凤凰茶核心竞争力

第一,要发挥品牌效应。凤凰单丛茶是“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要珍惜声誉和品牌价值,大力推进凤凰单丛茶品牌建设。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在公用品牌打造上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强对凤凰单丛茶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推介、维护和利用,也可委托茶业行业协会发挥组织引导和协调作用,行使权利,统一管理,规定使用条件和有偿使用机制,确保品牌价值的增值提升。另一方面,要发挥茶企在企业品牌打造上的主体作用。鼓励茶企积极申报名牌名标,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认证,提高茶企品牌的影响力。促进公用品牌与茶企品牌互利互益,共生共荣。第二,要发挥龙头作用。要积极推动凤凰单丛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挥产业园实施主体的龙头带动作用,利用好政策导向,在产业扶持资金、土地流转、用地指标和品牌发展等方面给予产业发展指引和政策倾斜,培育壮大茶产业发展“龙头”。第三,要形成产业集聚。树立“政府营造市场、市场带动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接茶农”的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完善茶产业新型经营主体与茶农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全面提升茶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提高茶产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

2.4 推动三产融合,优势互补,促进生态文化茶旅建设

一是要推进凤凰山生态文化茶旅融合发展。以凤凰单丛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加大对产业园实施主体的扶持和引导力度,围绕“生产+加工+科技+品牌”全产业链的升级,深入挖掘茶产业的功能内涵,打造集观、采、制、品、购等体验活动为一体的业态,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二是要规划设计茶旅精品线路。抓住建设汕潮揭城市群的契机,规划设计多条凤凰山茶旅精品线路,扩展至粤东,乃至闽南地区的旅游线路,利用网络资源实施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各方面的有效资源,“串珠成链”,打造“茶旅+”产业发展体系,努力促进内循环经济加快发展。三是要大力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凤凰山地域特色,大力发展特色化、多元化、可持续化的茶文化衍生产品创意开发,借助网络创意空间,深度开发和推进生态游、探险游、科普游等等,特别是茶文化主题研学游,以茶文化中的礼、禅、道等内涵吸引更多游客参与体验。

2.5 注重引导扶持,加大投入,强化示范区的宣传推介

第一,要发挥媒体作用打造品牌。处于互相网和自媒体时代,创新宣传推介形式在产业发展中显得尤其重要。当前,要加强组织引领,整合优势资源,强化宣传推介,开拓思路,可以通过举办线上直播节,通过“网红+直播+带货”的模式推荐凤凰山茶叶。既要发动和指导茶企打好凤凰单丛茶宣传的“拳头产品”,打好茶企品牌,也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媒体资源,发挥综合效应,打好宣传推介的“组合拳”,打好凤凰单丛茶的公用品牌。第二,要大力扶持凤凰茶旅特色小镇建设。凤凰茶旅特色小镇是成功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项目,也是凤凰山生态文化茶旅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要以特色小镇建设为龙头,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重磅投入,强力推介,以引领带动整个凤凰山生态文化茶旅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第三,要进一步办好“国际潮州凤凰单丛茶文化节”。要结合打造“凤凰山生态文化茶旅示范区”的契机,与继续办好“中华畲族发源地潮州凤凰山文化节”一并考虑融合。同时举办茶产业茶文化高峰论坛,创新思路举措,集聚集约发展,提升品质品位,进一步推动国内外茶业界、茶文化界,以及全国畲族宗亲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促进“凤凰山生态文化茶旅融合示范区”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2.6 强化超前意识,补齐短板,完善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

一是着力解决乡村道路不畅,又窄又陡,停车场、卫生间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问题。要进一步完善乡村道路条件,做好大流量游客流、车流的分流预案,优先解决交通、通信、厕所、污水处理等基础公共设施问题。二是同步加快山区内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完善旅游宾馆、公共卫生设施、公共停车场等建设,为乡村游客过城停留储备能力。三是配套完善旅游线路及景点卫生防卫工作。加快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乡村旅游活动的便利性、清洁性和安全性。要提前规划解决各个乡村旅游线路的卫生环境布局,谋划好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的措施。对大流量游客产生的垃圾、污水要有预案处理准备。

3 结论

茶旅融合,作为一种新型旅游项目,充满创意,其正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大的潜力。总之,打造茶旅融合示范区,需要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采用多措并举的方法,整合方方面面的政策资源,发挥整体优势,综合协调利用,落实落地,统筹兼顾,推动茶旅融合示范区高质量的发展。既让旅客在旅游过程中体验当地的绿色生态环境,领会茶文化,提高健康意识,又发挥了茶资源对旅游的拉动作用,做到两者的集成,促使茶旅融合不断深化。茶产业经济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快速发展,最终达到经济收入和生态发展的双丰收,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百姓生活富裕。

猜你喜欢
凤凰山凤凰茶叶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在凤凰山上
凤凰飞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潮安·凤凰山
凤凰精选TOP10
三字歌
无声的爱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