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河道栅格结构规划设计及实践应用

2022-11-03 12:30姜延宏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32期
关键词:亲水护岸栅格

姜延宏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杂木河水利管理处,甘肃 武威 733000)

栅格结构是一种网格状的护岸,栅格内可填充砂石,种植植物;底部有孔,可以与坡底土壤相连,形成一个“水下- 岸坡- 水上”的共生系统,对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积极帮助。近年来,栅格结构被广泛应用于河道治理中,现结合某护城河的改造实例,对生态河道栅格结构的规划要点和应用实践展开分析。

1 工程实例

某地护城河修建于1994 年,长度13.07 km,横断面呈梯形,河底宽度14.7~21.1 m,上口宽度29.4~46.2 m,深度5.0~14.4 m,见图1。该护城河兼有蓄积雨水和排水泄洪功能。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该护城河的污染问题也变得愈发严重。从2011 年开始,该市投入大量资金、人力、设备实施护城河改造工程,在改善水质、景观营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部分河段,还存在河道过分硬化、岸坡植被稀疏、亲水平台的亲水性差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理念的河道栅格结构改造方案。

图1 护城河实景

2 生态河道栅格结构规划设计

2.1 护岸结构设计

对河道的护岸结构进行改良设计,替换成绿滨垫型护岸,坡脚选择固滨笼护砌。其中,绿滨垫的垂直防护高度为3.66 m,护岸迎水面边坡的坡长为7.7 m,岸坡坡度1:2,在护岸的顶部使用0.6 m 宽的压顶。充分利用护岸顶部空间,栽种垂柳、榆叶梅等树木。树间距统一设计为1.5 m,定期修剪树枝使树高控制在2.0~2.5 m。为提高护岸景观效果,在绿滨垫块石上平铺厚度为30 cm 的生态袋。同时用石笼网兜住块石与生态袋,起到固定效果。生态袋内含有草籽,一段时间后长出草本植物,起到固土、绿化的效果[1]。绿滨垫的下方为一层厚度约30 cm 的砂砾垫层,该垫层以下是无纺土工布,一直延伸到护脚。护岸回填部分要注意保证密实,可在分层填土时使用工具夯实。宾格石笼内装填块石,对块石的具体要求见表1。

表1 格宾石笼填充物的性能指标

河道护岸使用“绿滨垫+固滨笼”相结合的结构形式,进一步提高了河道护岸的防洪性能。

2.2 网箱挡土墙设计

挡土墙适用于岸坡坡度>1:1.5 的河道,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墙背挡土墙、坡面挡土墙、网箱挡土墙等若干种型式。在本次生态河道栅格结构设计中选择网箱挡土墙,并做如下设计:

网箱挡土墙的上、下侧均需要设置扶壁,其中上游扶壁在距离护城河上游边界3.0 m 处,下游扶壁在距离护城河下游5.5 m 处,伸入河岸部分不得低于4.0 m。根据往年护城河的水位变化规律,确定网箱挡土墙的基础埋深,一般要求网线挡土墙的基础部分埋设于最大冲刷深度以下。对于护城河的弯曲段,考虑到河水冲刷较为明显,因此在设置网箱挡土墙时,还应增加网垫护坦。网箱挡土墙必须同时具备较强的挡土能力和一定的透水效果。因此网线挡土墙的填料选型十分关键。可选择粒径在10~30 cm 的碎石,同时回填一层粒径在2~3 cm 的细砂,形成滤层。网箱挡土墙的土压力(K)可根据“数解法”求出:

式中:q 表示地表均匀荷载;γ 表示填土重量;H 表示挡土墙高度;α 表示墙背与水平面的夹角;β 表示填土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要求挡土墙能够承受的土压力必须大于挡土墙后土体的实际压力,才能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2.3 生态格网设计

生态格网由钢丝、填石、滤层三部分组成,各组成成分的设计要求见表2。

表2 生态格网的材料组成及要求

在生态格网设计中,还应注意以下技术要点:(1)科学选用生态格网的规格。该设计方案中使用到2 种规格的生态格网,一种是网孔60 mm×100 mm,钢丝直径2.5 mm~3.0 mm;另一种是网孔100 mm×150 mm,钢丝直径3.5 mm~4.0 mm。将钢丝围绕4 倍于直径的芯轴缠绕5 圈后,用尖针刮擦镀层,可避免生态格网开裂或脱落的情况[2]。(2) 对填石进行筛选,要求生态格网中粒径小于网目的石料不得超过10%。在放置填石时,应按照“外大内小”的原则,用砂砾填充石料的缝隙,保证外部裸露的石料摆放整齐、力求美观。(3) 在垂直方向上,每隔40 cm 设置一道水平拉筋,按照由外向内的方向张拉,使拉筋张紧,保证内部的土石料稳定,可有效避免河水冲刷导致土石料流失的问题。(4) 滤层所用的土工织物,优先考虑耐冲磨、易渗透的无纺土工织物。

2.4 清淤河段设计

根据实地勘察结果,该护城河部分河段由于水流平缓,河底淤泥较多,主河槽的宽度不足原来的2 3 ,不利于洪水排泄,因此在河道改造中需要进行清淤拓宽设计。清淤宽度100~280 m,在原始河道范围之内。清淤拓宽以后,可使河水流速有一定的增加,增强对河底泥沙的冲刷能力,形成良性循环。在河段清淤作业中,开挖出来的土方可作为砌筑护岸的材料,其他剩余的材料可集中清运到附近的坑塘,用于保护岸滩。

3 生态河道部分景观栅格结构的设计改造

3.1 溢水堰结构设计

该护城河现有的溢水堰属于梯形型式,从测量数据来看,高水位与低水位之间的落差超过了2 m。在雨季雨水较多的情况下,水流会漫过溢水堰;在旱季雨水偏少的情况下,水流则经过溢水堰底部的排水孔流出。这种型式不利于堰坝顶部植被的生长,无法发挥护城河的景观效益。因此,在生态河道的景观栅格结构改造中,将梯形直立的溢水堰改造成为斜面栅格形式,并且在栅格中填充生态袋和砂石。生态袋内为芦苇等水生植物的种子。这样当雨季来临,河流水漫过溢水堰的斜面后,可以为水生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达到景观绿化的效果;而进入旱季后,斜面栅格本身有一定的蓄水能力,也能满足水生植物的生长所需[3]。采用这种结构进行溢水堰改造,可以兼顾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河道溢水堰的断面设计见图2。

图2 河道堰坝纵向断面设计

3.2 亲水平台和堤岸结构设计

从调查情况来看,该护城河现有的几处亲水平台,都是采用直接临水的设计,由于采用的是直立式的砌墙结构,使人产生一种突兀感。基于生态河道的栅格改造,是将直立式的砌墙结构改为斜面栅格结构,并且保证斜面栅格均匀分布在人行道以外、近水面以上,利用斜面栅格结构将河面、河道以及沿河步行道连接成为有机整体,改善河道生态。栅格空间内可以填充生态袋或者普通的砂土,并且种植一些草本植物或灌木,起到绿化河岸、蓄水保土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亲水平台的栅格结构并不是独立的系统,而是要与岸边深层土质相互联系。这样一来,当雨季河道水位上涨时,河流水就能通过栅格空间向深部土层渗透,起到补充地下水的效果;在进入旱季以后,亲水植物则可以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维持自身的生长。采用这种斜面栅格式的亲水平台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强亲水平台,改善了河岸景观。亲水平台以下河道堤岸的结构见图3。

图3 亲水平台以下河道堤岸横断面设计

护城河的堤岸大部分区域采用了砖砌结构,使得护坡隔水面显著增加。虽然客观上起到了疏导水流的作用,但是削弱了河道堤岸的景观效益。因此,基于生态理念对河道堤岸进行改造,应兼顾生态效益和实用功能。在现有的堤岸坡面上进行小孔径孔隙栅格化处理,使用钻机垂直于坡面钻孔,孔径为2 cm,孔深为1.0~1.2 m,孔间距为30 cm,排间距为50 cm,保证小孔均匀排列,提高美观性[4]。然后向小孔内填塞草籽,或者是种植花卉。通过合理布局,无论是在雨季高水位时,还是旱季低水位时,都能保证护城河堤岸上有可以欣赏的景观,同时发挥了生态效益、观赏价值和实用功能。

3.3 河道结构设计

该护城河的河道统一采用矩形混凝土隔水凹槽式结构,属于典型的“三面光”结构。由于混凝土本身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因此使河道内外环境相互独立,河道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储水系统。这种河道设计不仅导致河道底部容易出现淤积,而且不利于河流水生态的稳定性,容易出现水质变差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基于生态河道理念对该护城河的河道进行了改良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是在河床的底部,靠近两岸亲水平台的地方,修建了栅格结构的箱状构筑物。在具体的布局上,以河道两岸为中心,依次向外延伸,直到挡土墙处。这些构筑物高低不同,呈错落分布状,并且分隔出若干深浅不同的箱状空间。可以向这些空间中人工填筑一些砂石,并根据水位的高低种植不同的水生植物。在距离堤岸较近的浅水区,可种植一些挺水植物,如荷花、菖蒲等;而距离堤岸较远的深水区,则种植一些沉水植物,如黑藻、金鱼藻等[5]。这些水生植物除了发挥美化河道经过的作用外,还能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对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积极效果。经过改造后的生态河道断面见图4。

图4 河道平面设计

在硬质河床的生态化改造中,使用栅格形式代替原来光滑的硬质河床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但是要想达到理想的改造效果,还应根据河道内水流的流速以及河水的水质等,确定栅格规格的大小。这是因为河道栅格有一定的阻水效果,如果盲目增加栅格的规格,可能会导致护城河的水流速度严重减缓,加重泥沙的沉积。如图4 所示,该护城河的河道栅格结构规划中,将河道两侧栅格的规格控制在2 m 左右,可以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4 结论

在生态河道治理中,推广生态河道栅格结构,可以在生态效益、观赏价值、防洪效果等方面达到统筹兼顾。生态河道栅格作为一种硬性网格结构,不仅起到了加固堤岸、保水固土的效果,而且还能在栅格内种植植物、花卉甚至是树木,发挥了景观绿化的作用,对切实改善河道整体生态有积极帮助。在河道栅格结构的规划设计与实践应用中,应做好河道沿线调查,掌握岸坡坡度、水位变化等基本信息,然后基于生态理念提出河道栅格结构的改造方案。其中,河道堤岸改造、亲水平台改造、溢水堰改造等,都是生态河道栅格改造设计的重点内容。只有进行科学的改造设计,才能保证河道栅格结构的实际应用效果达到最优。

猜你喜欢
亲水护岸栅格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栅格环境下基于开阔视野蚁群的机器人路径规划
江心岛
超声速栅格舵/弹身干扰特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反恐防暴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高温引爆“亲水”经济
聚偏二氟乙烯亲水改性专利技术分析
预制构件在生态护岸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