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特色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实践创新教育研究

2022-11-05 01:22富驰宇吕吉勇
武术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导师制第二课堂本科生

富驰宇 周 滨 吕吉勇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1 前言

随着2022冬奥会的举办和“三亿人参与冰雪”口号的提出,对于拥有冰雪运动技能的人才需求度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具有冰雪运动技能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成为社会的需求点,哈尔滨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院提出了:“让学生掌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技术,达到会讲、会做、会教,能够胜任学校的教学与指导工作并具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文武兼修,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对于冰雪特色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实践创新教育的探索与研究,为该专业人才的创新教育积累了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

2 调查对象

哈尔滨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院2020级本科生。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冰雪特色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3.1.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理论依据

导师制最早由牛津大学学者威科姆在研究生教育中提出,到19世纪中叶牛津大学开始在本科生教育中应用,20世纪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对于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推广,取得较好效果。本科生导师制的初衷是通过较有学识的教师对新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价值观以及专业发展方面进行良好引导以为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目前采用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和专业不太广泛,但是随着高等院校录取比例的提高,大学生数量激增,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受到一些挑战,进入2020年以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未来大学生不能只是简单的技能技术掌握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爱国实践者、社会担当者!为此,担任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师一般都具有坚实的政治立场和专业技能,可以对刚刚升入大学校园,处于迷茫期的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因为一个导师大学四年所负责指导的学生数量较少,对于学生的个性了解程度较高,可以有的放矢的对其人生目标、价值观和专业方向发展进行系统分析指导,进而成为一个拥有扎实专业技能和满满爱国情怀的大学生,为大学毕业后的个人生涯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3.1.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践探究

哈尔滨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8人,2020级本科新生为50人,根据师生比1:3确定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生分配名额为每名教师负责三名本科新生大学四年的指导工作,由于学校学分制的标准化具有统一性,作为二级学院的民族传统体育学院采用的导师制与学分制属于补充关系,可作为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进行薪资补助。通过半学期的本科生导师制实践探索,新生对于大学期间的自我目标树立和奋斗历程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同时通过与导师的信任体系的建立破除了原有的异域他乡的无助感,为大学期间的学习树立了充分的信心。同时,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指导作为本科生专职辅导员全面工作的重要补充部分,丰富了个性化、微观化的学生指导工作的不足,从全面与个体,共性与个性全方位对本科生指导工作提供了保障。2020第一学期,针对我院大部分生源为东北以外省份的现实,大部分学生不会滑冰、滑雪的现状,在学校公共课程暂时没有开设大一新生滑冰滑雪的情况下,我院新生在导师轮流上冰教授的带动下,利用业余时间,全体安排上冰实践学习,通过半个月的集中练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花样滑冰的技术,可以进行简单的冰上转身和跳跃动作。

3.2 冰雪特色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3.2.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新时期的大学生不仅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有独特的创新能力,在国家十四五发展纲要里也重点提出了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对于冰雪特色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我们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冰雪化”的培养理念,以实践小组为单位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冰雪化探索,进而产生了“冰上舞龙”实践小组、“冰上舞狮”实践小组、“冰上陀螺”实践小组、“冰车竞速”实践小组、“雪上对战”实践小组等独具民族特色又展示冰雪特色的创新实践内容。通过不同实践小组的制标准、定规则、下学校等一系列能力培养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对于专业的参与热情,更提升了大学新生知行合一的创新能力。

3.2.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是一门必修课,作为大一新生也要提前做好准备,在导师制的指导下,我院提出“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理念,即通过校园创业讲座指导服务社会的实践小组,为此,我们以导师为单位确立了18个社会实践小组,具体方向由学生导师进行选定和实践,而作为学院的争取每个月进行一次全体学生的创业讲座培训,仅在2020年第一学期,就举办了3场全院参与的创业活动大讲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对于创业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与参与感,通过讲座使得学生明白创业不是一蹴而就,自身能力的提升是关键,抓住这个核心要素,导师们可针对性的布置创业的准备任务和工作,为学生们大三下学期和大四的社会实践方向奠定扎实基础。

3.3 冰雪特色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模式的研究

通过大量本科常规教学与导师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还不能全过程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为此,在业余指导部分,我们采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对大学生的技能提供全程而丰富的培养。通过第二课堂可以发挥本科教学计划和进度中不能涵盖的活动内容,例如2020年中东欧冰上嘉年华开幕式、2020年12月哈尔滨市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启动仪式、2021年4月26日举办的冬奥会倒计时等活动开幕式的冰上展演都是由我院通过第二课堂拓展的冰上舞龙舞狮以及武术表演等内容活动取得的成效,获得普遍好评。第二课堂相比较俱乐部的形式更加具有规范性和任务性,我院对不同专业教师共组织了以下五种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了探索实践。

3.3.1 竞训型教学团队第二课堂活动模式

根据东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比赛相对较少的现状,针对武术与跆拳道运动比赛项目相对丰富的特点,抽调两名武术套路和两名跆拳道教师,组成竞训型教学团队,由其对竞赛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选拔,制定年度比赛计划、学期训练计划和每周训练总结,进行针对性的竞赛活动教学组织与指导,这样,第二课堂形式大大提高了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技术能力的拔尖和强化,同时业余时间的活动带动了一批技术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良好的示范性。

3.3.2 基础教学型团队第二课堂活动模式

武术套路教研室的《武术套路》课程是我院的省级精品课程,以三名武术套路教研室教师为基础融合四名实习带队教师组成基础教学型团队,对我院新生的教学第二课堂进行活动指导:第一阶段,根据四名毕业年级实习带队教师所带实习队的活动时间制定了新生看课老生的学习活动;第二阶段,组织民族传统体育学院毕业年级学生说课竞赛,初赛、复赛、总决赛要求新生全员参加观摩;第三阶段,挑选20名新生参加黑龙江省首届高等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龙江赛区),最终取得集体三等奖的好成绩;第四阶段是本学期新制定的新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将于期末进行,目前每名新生都在教案的准备和课堂组织练习过程中,基础教学型团队第二课堂主要以活动促教学的形式进行,强化学生的基本教学能力和技能。

3.3.3 安全防护型教学团队第二课堂活动模式

散打运动作为武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搏击特点鲜明进而吸引年轻人喜爱,作为安全防护为出发点的社会需求,组成以散打教研室3名教师为核心的安全防护型教学团队,对新生展开不限散打专项的面向全体民族传统体育学院新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只要对散打运动感兴趣就可以参加,该团队以散打运动教学与训练为主,为此专门制定了活动计划、活动守则和活动内容规范,通过每周不少于三次培训活动的方式,让对安全防护有兴趣的学生学习的参与感和积极性更加高涨,同时,该团队组织了首届哈尔滨体育学院冰上搏击邀请赛,受到广大师生好评。

3.3.4 健康养生型教学团队第二课堂活动模式

由于疫情的影响,社会大众对于身心健康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尤其是对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方式方法的需求更加欢迎,由于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使得传统体育养生教研室通过线上进行教学成为重要手段,同时,由于健身功法的简单易学,我院新生的推广普及较为容易,为此成立以三名传统体育养生教研室教师为核心的健康养生教学团队进行第二课堂活动,该团队设立了太极养生、功法养生、传统养生三个类别的健康养生教学模块进行活动,以每名教师每周不少于2次课程教学的方式进行组织指导,新生从最开始的7人逐渐发展成了拥有27人进行常态活动的第二课堂团队,通过近半年的学习活动,使得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健康养生对于自身和家人的重要性,很多团队成员在假期期间录制了教授家人进行健康养生功法练习的小视频,使得大学生学习真正的深入到了家庭与社会。

3.3.5 文化教育与传承团队第二课堂活动模式

民族传统体育学院现有博士团队成员7名,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具有独特造诣,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的重要支撑,特组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传承团队,作为唯一的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的团队,在组队之初就确立了“深入浅出、以本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方向,暨通过对黑龙江省本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与整理,通过简单易学的方式对新生进行教育和传承研究,只有让新生不断的立足本区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脚踏实地的进行分析、探讨、付诸实践才能逐渐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研究产生兴趣和系统性的分析成果,该团队通过每月一次的专家讲座与研讨活动让新生们开始了解和领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传承的魅力,对奠定本科阶段的科研能力铸就了坚实的基础。

4 结论

进入新时期的大学生对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满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恢复高考以来的43年间,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方式经过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对于建设具有冰雪特色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属于较新的领域,因此,在新时期、新领域培养新人才就要采用新方法、新理念。我们通过对其采用本科生导师制、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以及第二课堂教学团队等形式对新时期培养冰雪特色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进行了探索,为新阶段本科生培养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与肯定。

猜你喜欢
导师制第二课堂本科生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