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帮扶促进乡村就业的减贫机制
——以贵州省西江景区为例

2022-11-05 04:38李美林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西江景区机制

李美林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阳 550025)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强调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提高贫困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关于切实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因此,要稳定外出务工规模、支持就地就近就业、健全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就业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措施。

从实践中看,消费帮扶促进了乡村就业,并得到了显著的减贫效果。消费帮扶的前身是电商扶贫。2021年8月,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表示,电商扶贫已累计带动771万农民就地创业就业,带动了618.8万贫困人口增收,是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学界对消费帮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内涵、减贫机制、存在问题以及优化路径上,对于就业减贫则主要从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等方面进行研究,尚未发现消费帮扶促就业减贫的研究。本文以贵州省西江景区为例分析消费帮扶促进就业减贫机制,期望西江景区的经验能被推广应用到更广阔的消费帮扶实践,利于消费帮扶长效机制的建立。

一、文献综述

消费扶贫是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从而达到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随着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消费扶贫也进入新阶段,被称为消费帮扶。2021年5月发布的《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消费帮扶长效机制。消费帮扶是区别于“输血式”扶贫的“造血式”扶贫,注重灵活运用市场化机制,动员社会力量消费来自脱贫地区的产品和服务,使农户参与到市场当中,以此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其内生动力,促使其稳定脱贫。陈前恒(2019)提出,应使市场机制在消费帮扶中发挥更大作用,激发帮扶地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利于脱贫长效机制的建立。消费帮扶是使农民有尊严地脱贫增收,通过培育脱贫人口的就业能力激发其内生动力扩展增收渠道,使其可持续发展。消费帮扶过程中,通过发展产业,激励农民主动从事农业等相关工作,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从而由“输血”变为“造血”。

就业多样化是实现减贫的主要方式,通过改善就业环境、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能力等,实现长期的就业减贫效果。张梦娣等(2021)提出贫困地区内部的就业是衡量未来减贫效果的关键性指标。张亚东等(2020)研究发现,通过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吸纳了更多劳动力就业,使农民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也增加了收入。田雪(2021)提到,可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使农民主动就业,让困难人口敢于创业,掌握创业、就业基础技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长效动力。张丽宾(2014)提出,以农村劳动力就业推动农民减贫,可有效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张桂文等(2018)研究得出中国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显著降低了贫困发生率,大量劳动力进城就业增加了非农收入,这对农村减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结论。因此,在“后扶贫时代”,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二、西江景区消费帮扶促就业机制创新

(一)基本情况

西江千户苗寨景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城东北部的雷公山山麓,共居住1 468多户、6 000余人,苗族人口占总人数的99.5%,是苗族第五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以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享有“中国苗都”之美誉,先后获得“国家4A级风景旅游名胜区”、“贵州十大魅力景区”、“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中国苗都”等称号。多年来,西江景区运用有效的市场化手段,围绕文化核心资源进行顶层设计、要素聚集、特色强化,在景区经营管理、村寨有机更新、村民脱贫致富、旅游消费

帮扶、文化保护法治、旅游品牌塑造、社会治理效能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实践出景区带村的“西江模式”,带动营上、麻料、干荣等11个村发展乡村旅游,联动凯里以及周边县市发展旅游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2 054元增长到2019年的22 100元,增长10倍之多,形成以西江苗寨为核心辐射带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群寨共兴”的山地旅游发展模式。2020

年,雷山县接待游客754.9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4.62亿元。其中,西江景区接待游客462.6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5.73亿元,带动全县1.1万户3万人实现脱贫增收致富,全县人民幸福感、安全感、文化认同感显著增强。

(二)典型做法

1.以景区品牌为资源,创电商帮扶新模式

一是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以需求引导群众发展蔬菜、茶叶、畜牧养殖、传统手工等特色产业,并以“景区+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产销衔接,带动周边村寨发展家庭农场154家、规模种养殖基地22家;西江商会与各村合作社签订长期销售协议,订购所需农产品。二是成立电子商务旗舰店。通过古街“嘎歌古巷”线上线下电商体验店、网易严选雷山体验馆、西江商会等旅游平台,主要包含银球茶、银饰、刺绣、天麻等具有本地特色产品,以“线下收购+精细加工+线上销售”方式,带动周边村寨300多脱贫户发展茶叶种植、银饰加工等产业,联动1.3万农户受益。三是加强旅游市场消费营销。雷山县通过电子商务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供应能力有保障、产品有销路,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从2016年的698万元增至2019的3.68亿元,并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特惠贷入股分红。鼓励贫困户将“特惠贷”、“惠农贷”以及村集体资金入股到西江旅游公司,共享旅游红利。全县共吸纳贫困户入股特惠贷资金4.32亿元,覆盖8个乡镇60个村8 645户贫困户。每年按照7%红利分发给各贫困户,已累计分红3 025.75万元,户均3 500元以上。二是村集体经济入股分红。鼓励自身发展能力较弱的村集体经济入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2020年年底,全县村集体经济入股西江旅游公司共计8 060.68万元,每年获得入股资金7%的稳定分红。三是吊脚楼景观入股分红。实行民族文化保护评级机制,每年从门票总收入中抽取18%作为民族文化保护经费,用于奖励民房保护完好的农户。2011—2020年累计发放民族文化保护经费1.86亿元,户均13.42万元,既分享旅游红利,又自觉保护民族文化。

3.创新营销新策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一是提升消费宣传营销策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携手央视新闻开展了一期共同战“疫”景区重新开放的专题直播;与文旅中国合作,完成“爱我家邦·醉我河山”名嘴话风物之西江篇拍摄和播放;参与新浪完成联通5G带您云游贵州第八站“以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西江千户苗寨”直播活动。二是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与旅游电商企业合作,建立线上线下宣传营销与网上销售,促使雷山旅游消费产品向外输出“泉涌”,并引导鼓励全县旅游企业利用知名电商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提高消费帮扶指数。三是强化新媒体推广。通过网络、手机APP等多媒体新技术广泛宣传,实现立体化营销,发挥叠加效应。

4.夯实基础建设,提升旅游帮扶环境

一是完善配套消费设施。提质增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将建档立卡旅游扶贫试点村的道路建设、停车场建立、厨厕改造、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好,完成西江景区4个停车场、19个旅游公厕、1 600盏路灯等公共服务设施,有力提升旅游消费档次。二是打造组合消费产品。通过创建景区带动产品打造,开展研学、康养、文旅等新项目新业态产品投放市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要素丰富产品供给。积极推广“非遗+扶贫”工坊,销售苗族银饰、刺绣、芦笙等;打造《美丽西江》精剧,提升文化消费价值。三是提高旅游消费品质。以发展农家乐为抓手,打造精品产业,吸引游客体验文化大餐,推出“高山流水”盛宴文化消费,解决当地和周边村寨农民就业。

5.拓宽旅游业态,脱贫成效显著

一是加快旅游产品消费带动。以西江为载体,大力发展茶叶、刺绣、银饰、蜡染等旅游商品的加工业,辐射带动全县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大幅增加,孵化出新业态。二是抓实划行规市消费聚集区。西江景区将店铺、摊位统一规划,给失地农民、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村民免费提供300多个摊位经营,并且还为当地村民提供1 000多个服务岗位,如保安、导游等,人均月工资收入可达2 500元以上,村民就业机会大大增加。三是注重产业经济消费指数。以文化为卖点,发展旅游产业拉动消费。2020年,西江景区接待购门票游客达412万人次,运营收入47 623.67万元,门票收入15 177.87万元,贡献税收6 495万元,带动就业人数12 600人。

三、消费帮扶促就业减贫机制

(一)消费帮扶促就业减贫机制

1.内生动力机制

消费帮扶是一种“造血式”扶贫,通过市场引导的方式,促使社会力量消费来自贫困地区的服务与产品,激发贫困人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机制。以市场为主,带动全社会广泛参与,以消费需求带动脱贫地区供给增加和就业扩张,激发脱贫户参与的积极性。另外,西江景区坚持保护民族文化,加强苗族文化保护传承,注重文化原真性,打造原生态文化景区,以此激活苗族文化的内在基质和创造活力,释放文化消费赋能,拉动文化旅游创新价值链,实践出“保护传承、深度挖掘、合理利用”的文化旅游消费帮扶富民路径,保护了文化的内生发展力,也扩大了农民就业面,提升了农民可持续生计能力。

2.倒逼机制

消费帮扶是一种市场行为,本质是一种买卖关系。随着消费者对精神和物质的需求提升,消费者也会选择更优质的农副产品。要以此为契机,通过政府政策推动,因地制宜开发当地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基础,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供给端以市场需求为主,改善农产品品质及种类,促使形成更多销售渠道,达到提质增收。西江景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文化旅游组合产品,瞄准目标市场,以西江公司为运营主体,加大市场推介宣传力度,通过与品牌旅游企业合作、开通旅游电商平台、互联网营销等多渠道进行销售,拓宽旅游产品消费市场,助推“雷货”出山,带动消费引领。无论是在旅游基础上孵化新业态,还是改善旅游帮扶新环境,都从外界的改变促使西江景区内部发展,以消费促生产的方式消费帮扶,通过市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以此促进就业。

3.共享机制

消费帮扶实现了农民与消费者的互利共赢,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帮扶既满足了消费者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又获得了扶危济困的道德价值;对于贫困人口来说,消费帮扶打通了消费渠道,为贫困人口增收减贫创造了便利条件。在实现帮扶过程中,产品需要经过生产端、连接端,最后才到达消费端,而利益则与之相反。因此,坚持利益共享是西江的另一经验。西江景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通过构建“政府+公司+村两委+寨老+村民”自治管理体系,调动全体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保护核心旅游吸引物,共同共建共管景区,参与利益分配,共享旅游红利,实现消费帮扶增收致富。

(二)消费帮扶与就业减贫的关系

在整体层面上,一是消费帮扶影响政策、促进产业发展。以西江为例,消费帮扶带来了新的扶贫政策,促进了西江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业提供了政策支持,以此为就业提供了基础。二是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增加减贫效应,实现劳动力就业最优配置。消费帮扶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使“西江模式”进一步发展,发挥出西江景区的作用。两者结果都促进了劳动力就业,使农民增收,提高了可持续生计能力,得以减贫。消费帮扶通过影响就业政策、产业发展、区域资源优势等促进了劳动力就业。

而对于劳动力本身,则是从就业基础、就业技能、就业机会、可持续生计四个方面来影响个体。一是改善了贫困群体的就业基础条件,化解了扶贫碎片化的实践困境;二是通过产业发展等提升了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内生发展动力,突破了贫困陷阱,防止了陷入“工作贫困”;三是拓展了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四是构建了消费帮扶长效机制,使其可持续发展。

结语

本文以西江景区的消费帮扶促进就业减贫的实践为例,分析了消费帮扶与就业减贫的关系,消费帮扶从整体层面和个体层面对就业整体环境产生影响,从而扩大就业面、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分析从内生动力机制、倒逼机制和共享机制三种方式促进就业增收,达到减贫目的,为后续构建消费帮扶长效机制提供经验。

猜你喜欢
西江景区机制
西江千户苗寨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西江千户苗寨
航拍貴州西江千戶苗寨
“摘牌”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