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形势下公路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2022-11-11 03:57刘明源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工程项目工程施工

文/刘明源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陆运交通发展迅速,随着人民经济水平不断上升,自驾出行和物流运输量大幅增加,对于公路工程建设和维护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保障公路工程满足新形势中的建设需求,需要创新更先进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但由于公路工程管理内容繁杂,在现存的工程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较多的弊端,导致公路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所以,应该对现行公路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1、公路工程管理模式优化的意义

(1)对当前公路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能够满足新形势下管理建设需求。当前,公路工程项目及建筑公司与公路建设市场间的联系越发紧密,为确保公路工程建设符合建筑市场发展需要,公路建设企业就应该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突破创新,将当前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其中,打造出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工程管理模式,以此保障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对当前公路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顺应新形势下公路建设市场发展趋势。就现阶段的公路建设市场发展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公路建设企业进入市场当中,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就当前公路建设市场发展趋势来看,缺乏创新终将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因此,公路建设企业需要持续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提高自身工程管理质量,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管理机制与模式的应有功能,帮助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3)对当前公路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满足新形势下公路建设的新需求。当前,公路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着不良竞争以及监督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路工程的有序开展。当前公路工程建设技术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管理内容也逐渐增多,传统的管理模式效率低下且质量难以保障,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公路工程发展需要,所以,推动当前的公路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发展已经是迫在眉睫。

2、公路工程管模式中的弊端

开展公路工程管理工作是提高公路项目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中我国的公路工程管理工作开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依然存在较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公路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在公路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公路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

(1)很多管理工作人员依然使用传统的管理制度,但由于公路工程施工项目设计形式及施工技术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就会出现管理内容与实际施工内容存在差距,导致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工程管理制度中管理流程不清晰。当前的公路施工项目都有着明确的施工周期,需要在规定期限内交付使用,施工单位为尽快交工验收,经常会在施工流程和工艺上大打折扣,且工程施工管理单位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无法及时对施工现场的变化进行监督和管理,致使近期公路建设安全、质量事故频发,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

(3)管理制度中缺乏有关施工材料管理制度。施工材料的性能与质量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但是当前由于现存的物料管理制度不先进、不完善,大量的对账工作都靠材料人员线下进行归集整理,工作量巨大的同时还容易存在纰漏,对工程的成本控制埋下隐患。而且现在的物料采购过度依赖于管理人员人工审核,采购材料出厂合格证书、质量检测合格证书等也有着不规范的市场乱象,常常导致现场使用材料性能无法保障建设使用需求,为后续公路工程建设留有较多的安全隐患。

(4)在当前的管理制度当中还缺少管理责任制度。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内容较多,经常有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责任制度,没有明确划分各个部门及管理工作人员所需要承担的职责,经常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导致施工单位不但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追究责任,还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因管理不当出现的施工事故,影响施工周期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2.2 分段管理模式存在弊端

在当前的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当中,各个公路建设单位都普遍使用分段管理模式开展管理工作。分段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对公路工程决策环节、公路工程施工方案设计环节、公路工程项目招投标环节、施工环节以及竣工交付阶段进行单独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各个管理环节之间的联系较为薄弱,无法从公路工程项目整体角度进行分析与管理,极易导致工程管理工作出现漏洞,不但会导致无法实现既定施工目标,还有可能会延误施工工期,为建筑施工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除此之外,使用分段管理模式开展公路工程管理工作,只要确保公路建设项目各环节管理工作完成,就视为公路工程已经竣工。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不同的管理部门只关注自身管理环节的运行情况,并不重视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但公路工程项目是一个系统化的建设项目,这种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公路工程管理需要。与此同时,这种分段管理模式由于每个阶段的管理工作都是由不同管理部门及人员负责,统筹管理工作开展相对较为困难,无法发挥出公路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阻碍公路工程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不利于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2.3 无法实现对运行目标的完善工作

因为当前公路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现阶段的公路工程设计环节并没有设定相应的运营目标来保障公路施工的有序开展,这就导致在公路工程建设无法达到投资方的基本要求,更无法实现对运营目标的进一步完善。由于使用分段管理模式,每个管理部门都无法对公路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这样的情况致使有利于优化公路工程运营目标的施工信息失去应有功能,不但会阻碍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提升,还会导致大量施工资源无法被合理利用,也不利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于施工成本的管控。

2.4 公路工程信息交流受阻

现阶段的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缺乏整体性的管理信息系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样是因为分段管理模式的原因,各个管理部门之前练习卷较少,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独立的信息交流系统及平台,每个系统当中的交流形式及数据格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交流的数据信息仅包含自身管理环节,缺乏协同交流,形成了信息“孤岛”,各个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对于管理方案的制定合理性与管理效率的提升造成较大影响。

2.5 业主要求无法实现

现阶段,在开展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时,忽视业主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业主监督环节,业主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地位正在朝着边缘化发展。由于业主无法深入参加到公路工程施工监督管理工作当中,而公路工程施工单位有缺乏与业主之间的有效沟通,导致施工单位无法全面了解业主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要求,制定的公路工程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实施方案都与业主需求存在着一定差距,不仅施工质量无法达到相关标准,施工成本也没有控制在业主要求内,极易在工程竣工结款阶段造成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2.6 缺少专业管理人才

公路工程作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及民众出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开展的管理工作质量好坏,不但对于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较大影响,还会影响到市民出行的安全性。但很多的公路工程建设企业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更加重视能够为自身带来的经济效益,为节约施工成本经常会选择减少在管理工作方面的投入,导致管理团队结构存在问题,许多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丰富管理经验,甚至有部分管理人员还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公路工程管理知识学习,不但没有办法对当前公路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发展提出有效建议,在突发施工事故时也无法在第一时间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为公路工程建设单位经济效益带来较大损失。

3、新形势下公路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方法

3.1 创新公路工程管理制度

对公路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其重点在于对管理内容的创新,公路工程管理制度的创新内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的创新优化:

(1)要明确规定施工管理流程。为确保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规范性,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管理流程,以此为管理人员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确保管理工作开展的规范性。

(2)科学制定施工材料管理制度。施工材料作为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开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施工质量及施工成本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制定科学的施工材料管理制度。在采购施工材料时,要规范现有的材料招投标模式,对存在的围标串标等不良现象要坚决抵制,同时加强企业对采购人员的监督,结合线上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供货商家资质进行筛选和鉴别。此外,还需要制定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管理方案。当材料到达现场后及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材料质量满足施工需求。在保管施工建材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材料性质分类保管,避免在存储过程中对材料性能造成破坏。与此同时,为避免出现拿回扣以及私自挪用项目资金的问题,在购买施工材料时需要有专业工程管理人员随行相互监督,完成采买后要及时将单据交给相应造价管理人员,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核对,实现对施工成本的合理管控。

(3)合理制定工程管理责任制度。为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责任推卸现象,提高公路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水平,建设企业还需要对于监督管理责任制进行完善,明确各个管理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一旦出现因工程管理不到位导致的施工安全事故,要对相应负责部门进行追责处理,并负责解决相应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施工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督促,保障施工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4)制定全面的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制度。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当中,施工现场管理是最为复杂的一个阶段,需要施工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公路工程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此次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制定全面的现场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施工技术的实施要点,确保现场管理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施工工艺及技术规范,让管理人员意识到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加强对现场管理的力度,及时发现在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现场监督管理小组,通过小组形式进行现场管理,并定期对小组成员管理水平进行检验,保障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开展。

(5)创新优化竣工管理制度。在公路工程竣工后,需要及时开展竣工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对于公路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对于检测不达标的部位及时进行返工,以此确保公路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管理数据库,将本次施工管理中的有关数据信息进行存储,为后续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3.2 实施并行管理模式

并行管理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将公路工程项目中各个环节整合在一起的系统化管理形式,使用该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分段管理模式中,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缺乏联系的问题。在并行管理模式当中,原有的管理部门都将成为子系统,通过总系统的协调沟通,对子系统的运行管理情况进行调整,保障各环节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在实施并行管理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在开展公路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本次公路工程项目的地质情况及实际建设要求,合理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并且要在后续过程中不断对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方案进行完善,对于工序相似且不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的施工工序进行简化,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实现对施工成本的合理控制,以此不断提升公路项目建设质量,为施工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除此之外,在进行施工设计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营目标,并通过获取到的施工信息对工程运营目标进行优化完善,以此保障管理工作开展具有目的性,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管理。

(2)建设单位需要根据公路工程实际开展情况组建功能管理团队,明确告知功能管理团队所要开展的工作内容,以此实现对公路工程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优化。例如:在开展公路工程的过程中,实时对当前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在解决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将当前先进的管理理论知识与自身丰富管理经验融入其中,创造出具有针对性地管理方法与制度,保障接下来的公路施工作业有序开展。

(3)公路工程管理部门要增加与项目施工单位的沟通频率,利用界面管理模式对公路工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监管,这样能够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施工中存在的技术或是质量问题,降低重新施工或是项目设计变更问题出现的频率,确保公路工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减少公路工程施工单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3.3 建立信息化管理体制

推动公路工程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是当前新形势下的必经之路,是提高公路工程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使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工程管理工作能够显著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工作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减少施工企业对于人工方面的成本投资,建立信息化管理体制的方式为:

(1)要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工作当中。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料,传统人工管理模式极易导致资料丢失或是损坏,而使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其海量数据存储功能,建立公路管理数据库。

(2)还应该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数据库内的数据资料进行分类管理,便于后续数据查找及传输工作的开展。

(3)在数据信息库的基础上,搭建管理协同系统。根据不同管理部门对于数据资料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信息权限,便于相关工作人员数据资料的查找及调取。在该系统当中还应具备相应的交流平台,便于管理人员沟通交流,制定相应的协同管理计划。

3.4 实施“小业主大监理”的管理模式

为解决当前公路工程中业主管理模式缺乏以及业主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管理部门需要对现阶段的管理形式进行创新,而“小业主大监理”的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小”实际上是说业主的管理权力小,只能够对监理单位进行管理,“大”是指监理单位在既定权力范围内,不需要事事询问业主意见,在保障业主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具有较大的决策自由。在这一管理模式当中,“小业主”需要负责及时供应公路项目施工资金、开展高质量招投标工作、聘用专业施工单位并对于项目承包单位及施工监理单位进行监督,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有序实施,主要包含:安全、质量以及环境等多项管理内容;“大监理”则需要对充分发挥自身对公路工程的监督管理作用,确保相应监理制度的实施,对公路项目施工质量、成本及工期等内容进行严格监管。

3.5 创新人才管理制度

管理人才是管理工作开展的主体,工程管理单位需要对当前人才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公路工程管理单位应该建立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考核机制激励管理人才,并制定相应晋升体制,从而为管理人才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减少人才流失。与此同时,当前管理工作正逐渐呈现出信息化发展趋势,管理部门还需要定期为管理人员提供自我提升渠道,通过邀请专家开展讲座以及管理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实现对管理人才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重视人才团队建设,不可为节省成本减少对人才聘用方面的成本支出,优化管理人才结构,为公路工程管理工作提供充足人才动力。

结语:

总而言之,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不仅关系着相关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还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一旦公路工程施工存在问题,就极易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要重视开展公路工程管理工作。当前阶段的管理工作模式较为落后,需要公路建设企业根据企业内部情况及实际施工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优化,以此提升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安全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工程项目工程施工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党建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的深度融合途径
教材《燃气工程施工》于2022年1月出版
高速公路路面沥青上面层首件工程施工探讨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