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针刺联合项针及颈夹脊穴治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2-11-11 12:49胡立丹孔凡盛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天柱夹脊针刺

周 围,胡立丹,孔凡盛

(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浙江 温州 325000)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指由脑卒中和其他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血管损伤,引起以大脑认知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数据统计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VaD患者发病约占15%~20%,而在发展中国家约占30%[2]。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寿命的延长,VaD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3]。VaD病因尚不明确,机制复杂,目前尚缺乏特效药,治疗以恢复脑功能以及控制脑血管疾病为主要原则,包括改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防治脑卒中以及控制精神行为症状与伴随症状等[4]。研究显示针刺治疗VaD疗效显著,能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5]。基于此,本研究笔者运用常规针刺联合项针及颈夹脊穴治疗VaD患者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9例VaD患者均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均符合《血管损伤认知障碍分类共识》中VaD的诊断标准[6],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见表1。两组VaD患者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1)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经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7]评估属轻度和中度;2)年龄50~80岁,性别不限;3)意识清楚,能够配合完成所有治疗相关项目;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既往有精神意识障碍病史或依从性差者;2)合并有癫痫、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者;3)合并有出血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者;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所有VaD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具体参照《针灸学》中关于痴呆的相关操作[8],选取风池、风府、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太冲穴;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后,风池穴向鼻尖方向刺入,深度10~25 mm,风府穴针尖朝向下颌方向,深度为15~20 mm,1 min后出针;百会、四神聪、神庭沿皮刺入帽状腱膜下15~20 mm,印堂提捏进针,向下平刺15~20 mm,其余腧穴均常规针刺治疗,均直刺25~30 mm,采用平补平泻手法;1次/日,每次留针30 min,5 次/周,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联合应用项针和颈夹脊穴治疗。项针取天柱、完骨,颈夹脊穴取C4~C7夹脊穴,其中C4、C6和C5、C7交替使用,穴位常规消毒后选择患者舒适体位,进针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1次/日,每周连续5 d。4周为1个疗程,2组VaD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 1)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组VaD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后评定,总分30分,包括记忆力、语言能力、计算能力等30 项,低于27 分为存在认知障碍,评分越低提示痴呆程度越严重[9]。2)修订后长谷川智能量表(HDS-R)评分:2组VaD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后评定认知功能,10个项目,总分30分,评分越低提示痴呆程度越严重[10]。3)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R)评分:2组VaD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后评定,20 项,按自己可以做(1 分)、有些困难(2 分)、需要帮助(3 分)、根本没办法做(4 分)[11]评分。4)血清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cy(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2组VaD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5 mL,离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VEGF以及Hcy水平,检测试剂购自深圳科润达生物工程公司。

3 结果

3.1 样本脱落情况 观察组1例患者对治疗不能耐受主动要求退出,1例未按要求完成治疗,结果43例完成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1例未按要求完成治疗,2例主动要求退出,1例病情恶化退出,共40例完成治疗。

3.2 治疗前后2组患者MMSE、HDS-R、ADL-R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2组患者MMSE、HDS-R、ADL-R评分比较分)

3.3 治疗前后2 组患者血清BDNF、VEGF、Hcy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BDNF、VEGF、Hcy水平比较分)

4 讨论

血管性痴呆(VaD)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高级功能衰退,引发脑脊液循环障碍与神经递质变化,临床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行为障碍及情绪异常等。BDNF作为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可修复、保护受损神经元,促进神经元生存、生长及分化,促进受损神经元再生,维持神经系统功能。BDNF分泌下降会加重神经元受损应激,影响患者认知行为、记忆和学习等大脑功能[12]。VEGF作为血管新生的关键活性因子,可增加脑缺血区域血流量、促进血管生长,增加脑组织血供,促进神经元再生,保护及营养神经系统;还可以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蛋白酶,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修复血管损伤[13];有研究显示VaD患者的VEGF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且与 VD 患者的MMSE 评分呈正相关,提示VEGF与VD发病及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14]。Hcy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cy能够损伤脑部血管功能,造成神经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以及脂代谢紊乱,促进淀粉样蛋白沉积以及Tua蛋白过度磷酸化,最终可造成患者精神行为异常及认知功能障碍[15]。

VaD属于传统中医“呆病”“癫证”“文痴”等范畴,该病的病位在脑。针刺可以改善记忆功能障碍,营养脑部神经细胞,修补损伤的神经元,扩张脑部血管,调节脑部血流动力学,加快脑组织的血液运行,改善脑组织的高凝状态,补充脑缺血再灌注,减少脑部缺血缺氧状态,延缓认知能力的下降[16]。 本研究笔者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运用项针及颈夹脊穴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项针取天柱、完骨穴,天柱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位于斜方肌外缘凹陷中,深部为头半棘肌,有枕动、静脉干及枕大神经干;足太阳膀胱经从巅入络脑,足太阳经筋上行至头顶,膀胱与肾相表里,肾主骨生髓,天柱穴有通经活络、益髓通窍等作用;根据气街理论,天柱穴位于头气街,是足太阳经在项部唯一腧穴,针刺天柱穴可以疏通本经经气,畅达头气街的横向通路,通畅头之气血,濡养头面。完骨属足少阳胆经,为足少阳经与足太阳经的交会穴,位于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处,深部有耳后动、静脉分支及枕小神经干,具有通调太阳和少阳之气、醒脑开窍等作用;现有研究显示完骨穴是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的要穴之一[17]。颈夹脊穴取C4~C7夹脊穴,颈夹脊穴位于颈椎棘突旁开0.5寸,并行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与脑紧密联系,针刺颈夹脊穴可发挥活血通络、充养脑髓、调神益智等作用。从解剖学角度看,脊神经后支伴行于脊柱两侧,其走行与椎动脉大致吻合,针刺颈夹脊穴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加快脑血流速度。还可刺激脊神经修复,改善受损脑组织区域供血,可增加脑内神经递质的释放,促进脑细胞代谢,改善患者的痴呆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18]。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 周后,2组VaD患者MMSE、HDS-R、ADL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血清BDNF、VEGF水平均升高(均P<0.05),血清Hcy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上述变化均显著于对照组(P<0.05)。提示常规针刺联合项针及颈夹脊穴治疗VaD患者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升高血清BDNF、VEGF以及降低Hcy水平可能是其部分作用途径,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天柱夹脊针刺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秦天柱:艺术需要慢慢“养”
秦天柱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案
天柱县委离退局赴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取经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唐末五代杭州天柱观与江南道教发展论考——以钱镠所撰《天柱观记》为中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