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泻热通腑汤灌肠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2022-11-11 12:50应微娅柯胡燕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淀粉酶灌肠胰腺炎

应微娅,柯胡燕,杨 姬

(仙居县人民医院·浙江 台州 31730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常见的急腹症,由于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后引起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伴或不伴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急性炎症性疾病[1]。引起该病常见的因素包括胆道梗阻、饮食不当、过量饮酒、微循环障碍、医源性因素、外伤、代谢性疾病等[2],其发病初期有大量的胰腺细胞破坏,引起胰腺广泛的自我消化而出血坏死,同时产生大量胰液并侵犯腹腔、腹膜、肠系膜、脂肪等腹腔组织,引起腹腔组织溶解、坏死,同时腹腔内产生大量渗液,导致血容量严重不足,继发腹腔化脓性感染,严重可发展致多器官功能衰竭[3]。患者发病后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时伴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肠梗阻、严重器官衰竭、休克,甚至危及生命[4]。临床中大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属于轻症,而有少部分患者属于重症,轻症患者仅表现为炎症性临床症状,但若不及时治疗部分患者病情将会进展为重症[4]。对于轻症患者的治疗先应明确病因,然后给予去除病因、禁饮食、胃肠减压、抑酸保护胃黏膜、抑制胰酶分泌、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5],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药对急腹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敷、灌肠、针灸等,近年来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等[6]。本研究运用自拟泻热通腑汤灌肠辅助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胰腺炎,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1 年3 月本院消化内科诊治的AP患者67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3 例患者中,男18 例、女15 例,年龄26~60 岁,平均(40.1±5.4)岁,病程最短者3 h、最长者26 h,平均(14.8±2.5)h,病因为胆源性者12 例、酒精性者10 例、饱餐性者5 例、其他6 例;观察组34 例患者中男19 例、女15 例,年龄24~62 岁,平均(42.6±5.7)岁,病程最短者4 h、最长者25 h、平均(15.7±2.9)h,病因为胆源性者14 例、酒精性者9 例、饱餐性者5 例、其他6 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急性胰腺炎相关诊断标准[7];2)参考《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8]属于腑实热结证者;3)年龄大于18 岁,小于65 岁;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重症胰腺炎患者,需要外科治疗者;3)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者;4)既往有胆囊、胰腺等消化系统手术史者;5)合并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结核等疾病者;6)处于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患者;7)对使用中西药过敏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防治休克、镇痛解痉、抗感染、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钠(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394,规格:40 mg/支) 40 m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2 次;奥曲肽注射液(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生产,批准文号:H20020229,规格:0.2 mg/支)首次静脉推入0.1 mg,继以 25μg/h维持泵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动态检测血清淀粉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腹痛消失、血清淀粉酶活性降至正常时停药。观察组接受奥美拉唑钠、奥曲肽治疗同对照组,加用自拟泻热通腑汤灌肠治疗,方药组成:生大黄15 g(后下),芒硝 20 g,黄芩、黄连、柴胡、桃仁各12 g,枳实、厚朴、白芍、 决明子 各15 g,番泻叶、红花 各9 g,甘草 12 g,上药水煎后取汁液约200 mL,待其冷却至39~41 ℃,100 mL保留灌肠20~30 min,2 次/天,连续治疗5 d,注意患者腹泻发生情况,若次数过于频繁则按照实际情况调整治疗灌肠次数。

2.2 疗效标准 治疗5 d参照《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8]评定。

2.3 观察指标

2.3.1 中医症状评分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评估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包括腹满硬痛拒按、大便干结不通、日晡潮热、胸脘痞塞、呕吐、口臭、小便短赤7 项,按轻重4 级,分别记为0~6分。

2.3.2 主要症状消失时间 两组患者于治疗后观察并记录腹痛、腹胀消失时间。

2.3.3 血清淀粉酶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5 d时清晨空腹肘静脉采血约3 mL,离心(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采用酶速率法(试剂盒为Vitros 350)测定血清淀粉酶(AMY)含量。

3 结果

3.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5 d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5 d症状评分比较分)

3.3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3.4 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5 d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 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5 d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

4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与患者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9],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胰腺炎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态势。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急性胰腺炎发病率占所有急腹症的1.5 %~2.3 %[10],是继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之后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如不及时诊治,并发症较多,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积极有效的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急性胰腺炎中医学归属于“腹痛”“胃心痛”“脾心痛”“胰瘅”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患者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胆石内积、外感六淫之邪等,造成肝脾胃气机不畅,郁滞于内,脾无以升清、胃无以降浊、肝气失其条达,久则湿热壅滞,困阻中焦,腑气不通;患者暴饮暴食后饮食停滞于胃肠,胃肠湿阻诱发临床症状[11-12]。本病病位在胰胆,与肝脾胃肠等脏腑密切相关,腑气不通为基本病机;治宜清热通腑、泻下热结。本研究运用自拟泻热通腑汤灌肠辅助治疗该病,生大黄攻积导滞、泻下通便,芒硝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四药合用可清热泻火、攻积导滞;柴胡疏肝调畅气机,枳实破气消积、散痞散结,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白芍养血柔肝止痛,四药合用可调畅气机、下气通腑、缓急止痛;决明子泻肝火、润肠通便,番泻叶泻热导滞、通便消胀,二药合用可润肠通便、泻热导滞;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红花活血去瘀止痛,甘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降低大黄之烈性;诸药合用共起清热通腑、泻下热结之功效,通过灌肠给予经直肠黏膜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以达病所,起到治疗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72.7%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腹满硬痛拒按、大便干结不通、日晡潮热、胸脘痞塞、呕吐、口臭、小便短赤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3.51±0.62)d、(3.45±0.83)d]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5.72±1.36)d、(5.26±1.64)d](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3.79±0.74)d、(5.24±1.46)d]早于对照组[(6.15±1.52)d、(8.25±1.75)d](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淀粉酶含量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可见自拟泻热通腑汤灌肠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可加速患者症状缓解、促进患者早期肠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淀粉酶灌肠胰腺炎
澳新拟批准一种β-淀粉酶作为加工助剂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淀粉酶升高就是胰腺炎吗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评估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不同温度退黄灌肠液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90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