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国家建设为己任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2022-11-14 00:06马翔宇北京理工大学
现代经济信息 2022年1期
关键词:实体经济发展

马翔宇 北京理工大学

实体经济指的是以物质和精神产品为主,涵盖生产、运输、销售、流通、服务等环节的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和多数服务业等各项产业。实体经济是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民生的重要保障,实体业对于确保就业岗位、加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我国的实体经济将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国家建设中勇于面对这一挑战,并且不断创新发展,为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打造良好的基础。

一、新时代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地位来说,自马克思和恩格斯起,一直到我国历代国家领导人,都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地位做出了论述,同时也为我国实体业的发展打造起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早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阐述了物质生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物质作为人类发展的基础也是必需品,在人类社会的建设中起着决定性和基础性因素。而作物人类物质生产的主要来源,实体经济只有愈发强大、愈发优秀,才能为人类的进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指出了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所有者和生产消费资料所有者两个类型,而这两个类别的生产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一定要确保客观,才能让社会生产和生活运行正常,避免出现供需失衡的情况。与此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非常重视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这些思想理论都为现代实体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急需得到经济恢复和建设,而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新的经济发展目标也在不断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一直在坚持五年计划的实施,而且也提出了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发展基础,同时也提出了将我国从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的重要思想,正式走向了工业化道路,为我国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在改革开放之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了我国的重要路线,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走向了新的发展道路,为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江泽民同志则将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视为党政兴国的主要目标,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水平,让我国的实体业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确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而我国在胡锦涛同志的领导下,坚持把握住了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以脚踏实地、勤劳创业为核心,为实现全社会发展和致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国际市场形势的日益严峻并没有阻挡我国国家建设以及发展实体经济的脚步,在习近平同志的领导下,我国实体经济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也为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关系和平衡指出了方向。

这些举措无疑确定了我国的建设和发展目标,也确定了实体经济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国也在不断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展开统筹和协调,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兼顾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兼顾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发展,为我国的建设提供了更加优质、更加稳定、更加安全的发展环境。而科技的发展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的方面,同样也是促进我国实体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我国一直都在注重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创新思想理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策略,为我国实体业的创新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在不断的理论发展和落实过程中,我国寻找到了一条适合国家发展和建设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不断进行完善,确保以实体行业为核心、以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为我国的不断发展和建设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

二、新时代我国实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水平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同时也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但是毕竟世界的发展和变化是快速的,我国的经济在新时期也需要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各方面的挑战。

其中来自国外的挑战,由于世界发展从未停止过脚步,虽然我国已经逐渐在与发达国家缩小差距,但由于差距相对较大,因此,我们仍然需要面临来自国际上的经济挑战:

(一)来自国际上的经济挑战

1.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

从20世纪末开始,美国以及欧洲的发达国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将本国的工业和制造业转移到了原材料、土地价格以及劳动力成本低而且更富裕的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人口则转向了金融以及投资等行业。这种发展趋势导致实体经济大幅萎靡,而虚拟经济则大幅上涨,形成了一种产业失衡的局面,加上监管缺失,造成了产业空心化,进而引发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逐渐走向低迷态势,而发达国家也在反思这样的教训,进而开始恢复实体业的发展,从传统工业到高新技术制造业,在金融危机之后都得到了飞速的提升。而在这样一个时代,我国也正在处于从低端制造业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时期,加上我国虚拟经济也有上升的趋势,传统工业也因为环境等原因遭到了一定的打击,加上技术相对不足等问题,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也也必然遭受西方国家的排挤以及压制,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流行

近几年新贸易保护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极为盛行,而随着我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增加,当前也出现了一种贸易不平衡的局面。当前我国出口的产品大多为基础资源、农业养殖业产品、基础科技产品以及价值链底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我国的进口则大多是一些高新技术产品,这样的不平衡对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与此同时,西方的发达国家也一直预防着中国崛起所造成的威胁,因此不断出台各种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限制我国的经济出口发展,像是收取过多的关税、限制我国低端商品出口、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知识产权诉讼、限制我国对高新科技产品的进口等等。这一系列的所谓贸易保护政策,不仅限制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提高了我国外贸出口的风险以及难度,而且阻碍了我国产品出口的同时也让我国进口商品价格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3.制造业重心的转移

随着我国向着第三产业的逐步转移,我国的制造业也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加上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成本的价格也在逐渐提升,加上我国原材料、土地资源、物流资源、出口成本以及环保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国外大部分企业也在逐渐调整自己的生产产业布局,大部分企业会将一部分劳动密集性产业以及需要低廉劳动力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了劳动力更廉价的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家。这样的趋势对我国是有利也有弊的,优势就是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计划以及环保计划等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但缺点就是大量制造业的转移导致我国低端制造业的岗位越来越少,同时容易造成大量失业的情况,部分长期从事低端制造业的劳动人员的就业问题成为了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且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部分中小微制造企业的利润很容易造成亏损甚至倒闭的情况,这对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由此可见,世界经济局势的巨大变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我国的实体业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除此之外,国内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依然是不可忽视。

(二)国内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1.供需失衡的问题

随着新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实体产业已经告别了发展水平不足和物资短缺的时代,高质量的发展才是我国建设的未来。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为刺激经济发展,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情况,而煤炭、钢铁之类的基础资源生产行业并没有意识到出口量和国内消费减少的情况,产能利用率也呈现出了盲目下降的情况,甚至出现了盲目投资的错误策略,加上市场体制的问题,产品供给远高于市场需求,而产能过剩所产生的盲目低价竞争也导致了很多工业企业出现了亏损甚至倒闭的情况。而且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产能过剩的产业也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对于我国实体经济质量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2.自然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环境也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为了确保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我国开始对污染工业等产业开展了一系列的限制举措,像是工厂合并、禁止进口垃圾等等,虽然让我国的环境出现了一定的转机,但由于岗位数量和生产劳动力的减少,因此,也出现了诸如下岗风潮以及生产能力降低等情况。

3.虚拟产业的问题

虚拟经济是资本独立运作的经济活动,其模式是以钱生钱,利用投资和金融等方法来实现经济增值。在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虚拟经济必然会得到发展,而健康的实体经济也是确保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虚拟经济必须要依靠实体经济才能得到稳定发展,若是失衡则容易促使金融危机的发生。像是近几年来金融行业以及房地产行业的疯涨,都是虚拟产业不良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大部分企业急功近利,不安心干实体业,一心只想捞快钱,只注重投资和金融工作,带动一片“炒房”“炒股”等潮流,造成了不良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进而导致实体经济萎靡,造成了大量的失业现象。而且资产价格泡沫化也增加了人民的承受负担,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飙升,造成了市场泡沫化发展的情况,一旦泡沫被戳破,我国的经济发展必然会遭受到极大的打击。

4.科技发展的问题

科技发展是我国不得不面临的大问题之一,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的部分科技已经走向了领先的地位,但由于我国部分科技的相对落后,因此,在诸如芯片、精密制造、半导体加工、工业机器人、医疗器材等方面依然需要靠进口,这些产业的落后对于我国实体制造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我国的科技水平依然需要得到快速的提升。而且我国当前的科技发展更倾向于服务型科技,例如,互联网的发展诞生了网络购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制造业和实体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保障,因此,很容易造成商品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情况,这也是我国在未来科技发展中需要重视和管理的方面之一。

三、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加强我国建设发展的策略

为了应对未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变化,我们应当不断改变实体业的发展方向,一定要以创新发展为主要导向,让实体业再次走向新的辉煌。而在实体业的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展开工作:

(一)提高生产质量和水平

首先,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生产水平是提高我国实体业发展和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国家首先应当提出一系列的政策,对各个企业实施严格的质量监管,让企业能够起到带头的作用,确保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严禁出现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的情况。与此同时,企业应当在生产过程中充分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大数据来及时掌握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产品功能等方面的需求,并且进行质量改进和提升,同时还需要进行生产技术升级,确保能够不断生产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其次,打造国内知名品牌,品牌作为企业国际经济竞争力以及国际地位的表现,不仅对企业的发展有好处,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是非常有效的。品牌效应不仅能够树立我国人民的品牌自信,而且还能避免崇洋媚外的情况。因此,各大企业应当不断研究西方大品牌的发展理念和思路,并且结合我国的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根本需求,打造出具有文化内涵以及市场价值的国际知名品牌,并且展开大规模宣传,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让国产品牌真正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而绿色发展理念也是我国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绿色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确保为我国的绿水青山贡献出一份力量。而且工业也应当进行绿色生产改革,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基础。同时我国还应当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研究,积极采用高效的新能源技术,让新能源促进我国展开新一轮的发展目标。

(二)减少产能过剩

我国应当对市场资源进行充分的调控,减少不必要的盲目投资,减少体制性的产能过剩,加强市场机制的完善,对于那些高污染、低效率的产业予以淘汰以及合并,提高优质企业的规模和发展空间。并且积极鼓励创新型产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建立起更高效的审批制度,加强市场监管但也要确保市场活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过剩的产能可以进行对外转移,和政治稳定、基础设施强以及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合作,确保过剩产能能够进入有需求的地区,在改善我国外交关系的同时,能够充分缓解我国的产能过剩和环境压力问题。

(三)培养技术型人才

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是确保满足我国人才需求的关键,因此我国应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善当前教育不平等的情况。而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设立好严格的发展目标,避免出现传统职业教育管理松散的情况,确保职业教育的地位能够得到提高,能够形成全社会的认可,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保障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需求,让职业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确保学校和生产企业能够实现良好的对接,确保学生的专业水平能够充分满足当前市场发展的需求。而且也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让学生能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四)控制虚拟经济发展

在面对虚拟经济无序发展的过程中,国家一定要加强对虚拟经济的控制,确保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避免出现诸如“炒股热”“炒房热”等不良经济发展的情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以人民为核心,坚持“先富带动后富”的核心理念,一定要确保金融行业和投资行业展现出良性发展的趋势,一定要造福于民而不是给人民带来负担,一定要让金融产业成为实体经济的催化剂,让我国经济在新的时代能够获得更平衡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我国一定要注重对实体经济产业的创新和优化,面对各方的挑战一定要坚持党的发展策略,确保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不断利用实体经济建设国家、造福于民,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打好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实体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