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组织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

2022-11-14 07:12周文博
活力 2022年5期
关键词:利益党组织建设

周文博

(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纪委办公室,大庆 163000)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各行各业都开始推进自身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彰显企业的形象,体现其政治导向,能够帮助企业打造品牌,对企业的凝聚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党中央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全面推进,针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竞争力、立体性和多维性的要求,党组织应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引领功能,帮助国有企业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道路。

一、国企党组织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出现政治化现象

为了体现国企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很多党组织在带领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这就相当于把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文化建设混为一谈,这是相当错误的做法,可以说是以偏概全了。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思想政治的推进只是企业文化中的两个重要内容,并不等同于企业文化。而且,由于这些理论是抽象的,很多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调研,只是单一地遵守上级领导的指示,导致与实践脱离,这种引领自然是浮于表面的。

此外,很多党组织也没有注意到观念的与时俱进,自然没有引领的功能。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过于空洞,还存在张口闭口都是“爱国”与“风险”,以及各种空泛的宣传口号的现象。然而,企业的真正导向是利益,能够把员工凝聚在一起的核心要义也是利益,这才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出发点。因此,国企党组织在帮助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能否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员工利益三者结合在一起,且使其达到平衡。

(二)企业文化过于复杂

有些企业的领导过于形式主义,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以显示出自己做了大量的工作,部分国企中的领导尤其是这样。领导的思想导向复杂化,自然会导致企业文化的复杂化,企业文化的推进只是一味地印刷思想政治理念读本等,进行宣传,提出物质文化、价值观、行为方式规范、视觉识别系统等外化的东西,这就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然而,这些条条框框的内容除了给员工带来恐惧感和厌倦感,就是流于表面了。企业自身文化都是浮夸的,又如何能保证企业做实事?这些条例只是给文化部门提供了一些说辞。企业领导搞形式主义,却忘了最简单的理念往往才是最核心和最容易被认同的理念。

(三)企业文化呈现西方化

当前,我国企业文化仍然呈现西方化的现象,部分企业仍然存在“外国的月亮更圆”这种过时的错误理念,呈现出一种“慕洋”现象。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对于自身文化的不自信。许多国企看见外国某个企业依据某种企业文化获得了成功,认为这种企业文化才是最优秀的,从而不管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对其生搬硬套,最终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事实上,不管是哪个成功的企业文化的实践案例,都是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的,因此是独特的、具有特色的,别的企业想要“依样画葫芦”,也是非常难的,这是因为每个企业都是不同的。更何况,因为西方是比较早地提出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理念的,所以西方企业的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可度更高,他们的积极性和配合度也更高,这种客观原因也是我国企业难以完全复制的。

(四)企业文化趋于模式化

部分国企党组织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运用的方式比较单一,只是机械地模仿其他企业的成功案例,导致落入模式化的怪圈。我国很多企业为了迎合国家的价值观导向,一味地在企业内部悬挂标语,如“爱国”“奉献”“敬业”等。并且,这些标语可以悬挂在任何一家公司,这种模式化的文化建设理念没有考虑到员工对它的认同度。如果员工不认同企业的文化,企业是永远也不会获得成功的。

还有的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唱歌、跳舞,举办球赛等,表面上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用处。另外,有的企业认为所谓的“认同企业文化”就是要“人人合一”,如统一着装、唱企业歌曲等,这些形式主义的内容完全将员工的个性抹去了。

(五)企业文化建设出现空壳化现象

随着国家和党中央提出需要国企党组织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帮助企业建设好企业文化,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走进任何一家国企的内部,几乎都可以看见墙壁上悬挂的标语、统一的员工着装。然而,当深入调查企业员工时,却发现这些完全就是形式主义,部分员工厌倦统一的服装样式和颜色,认为这是一种泯灭员工个性的做法,这反而不利于员工的思想团结。此外,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企业的文化建设都是通过以上方式和各种文体活动来进行的,文化建设没有落到实处,缺少如何推进文化建设的措施和条例。这种文化建设完全就是空壳化的,根本无法真正完成企业的文化建设。

二、国企党组织推进文化建设的路径

国企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会出现瓶颈期,其根本原因是企业没有深刻认识到国企党组织和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因此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国企党组织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与效果。要想突破这一瓶颈,关键是要切实认识到国企党组织的重要性,并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去。本文将提出几条国企党组织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切工作都要遵从党的领导,即党是负责把控方向的。国企党组织也要深入贯彻服务大局、进入管理和融入中心的大局观念,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控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促使企业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建设。我们党执政和兴国的要务就是发展,党的指导方针就是科学发展观。也就是说,企业要想完成企业文化建设,关键是要走上科学发展观的道路。

但是,各行各业发展的目的都是不同的,而企业的工作人员和企业发展的目标都与利益息息相关。毛主席也曾经指出,马列主义的根本原则就是使得群众能够真正认识到自身利益的重要性,从而团结起来。国企党组织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贯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也需要依赖人民,成果也是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才是指导方针。

为了激活企业文化的活力,达到事半功倍、落到实处的效果,国企党组织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企业为了国家、社会的利益完全牺牲自身利益和员工利益”的旧有观念,要做到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员工利益融为一体,切切实实关注员工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员工感觉到企业文化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而不是虚无缥缈和空洞的理念,从而不至于产生畏惧和厌烦之感,能够将企业文化融入自身的思想理念中,真切地接受和认可企业文化。

(二)深入领会国家的政策方针

曾有经济学家指出,政治和经济是一体的关系,即二者是一脉相承的,不能够将其割裂。这意味着,如果企业完全不顾国家的政策方针导向,甚至是和国家提倡的理念背道而驰,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的。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绝不允许任何企业大肆扩张、毫无秩序。从这个层面上说,国企党组织要想真正带好头,就需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政治方针,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同时符合国家政治要求的文化发展之路。

例如,当前我国提倡各行各业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那么根据这条政策方针,国企党组织就要帮助企业完成思想理念转型,进而带动企业转型,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再如,国家强调科技创新,那么企业就可以大力营造引入科学技术思想的氛围,鼓励员工进行技术、设备和观念上的创新,贯彻国家政策导向。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党组织在引导企业完成文化建设的同时,自身也要深入领会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导向,这个过程是文化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党的方针的贯彻落实过程。这样做既可以确保企业文化发展的方向是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又可以切实提高企业的文化建设强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克服企业文化中存在的弊端

因为传统企业中一些不良文化根深蒂固,一代一代发展下来的如今的企业文化中仍然存在某些弊端,所以国企党组织需要强硬起来,激浊扬清,切实保护企业文化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例如,中国向来强调仁义、礼仪,这是从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流传下来的,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融入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自然也融入了企业文化中。但是,很多企业仍然存在家族文化和人情社会的现象,如仍然存在部分岗位表面上是对外公开竞争,实际上已经“暗箱操作”的现象。为了去除这种企业文化中的糟粕,国企党组织可以建立人事档案,并且开放民主决策和民主意见通道,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有效地解决人情网和关系网的问题。企业文化可以吸取精华,如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但是这种“人情往来”不可取。

关于企业文化中西方化的部分,国企党组织应该明确,在吸取西方成功经验的同时,切忌生搬硬套,同时要克服企业文化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弊端,从更深一层来规范员工的行为。

例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石化分公司针对公司出现的部分过分关注员工个人利益的现象,党组织提出了要恰当处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提出了三种利益并行的价值观,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思想观念转型;针对企业文化中因为市场经济而导致的过于自由盲目发展的现象,党组织突出了“四爱”理念,即爱国、爱党、爱中国石油和爱华北石化这四种理念。此外,国企党组织还帮助企业规范员工的行为,以行为促进观念的发展,相辅相成,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调动各方力量投入文化建设

要想完成企业文化建设,关键是要调动各方的力量,齐心协力,不能有哪个部门掉队。要厘清企业的领导体制,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既然是国有企业,就必然要履行一定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党组织在引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要考虑到如何融合这三种关系。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是由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这种构成决定了党组织在国企的文化建设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管理这部分的内容,企业管理者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要想成功建设企业文化,就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如企业领导方面的力量、国企党组织方面的力量、企业员工方面的力量等,将各个方面的力量团结起来,才能够真正地将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结 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长期的工作。因为国企党组织在企业的政治导向上占据核心地位,所以一定要发挥好国企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带动企业的文化建设,使其符合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当前,由于多种方面的原因,我国国企党组织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建设过于复杂化、表面化、政治化、空壳化,以及因文化不自信的心理而导致企业文化的西方化等。由此看来,转型刻不容缓。国企党组织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增强企业对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深入领会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努力克服企业文化中的弊端。只有真正将企业文化落到实处,才能成为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国企党组织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非常大,因此研究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业界能够持续关注。

猜你喜欢
利益党组织建设
多部门:建设农村公共厕所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过度建设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I Love You, Dear China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