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2022-11-17 02:21陈建东
小学生 2022年29期
关键词:教师应教学内容探究

☉陈建东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逐渐认识到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尝试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改进自身工作。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应用水平也有待提高。本文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入手,对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细致分析,以期能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概述及特征

(一)概述

探究式教学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其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效果也更加理想。探究式教学模式减少了对学生的限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因此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明确自身的引导者地位,在工作中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1]。

(二)特征

探究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依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合理设计问题,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对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探究性活动来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而且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及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通过与同学之间的讨论来得出最终的答案,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注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工作,鼓励学生发散自身的思维,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探究式教学的目标是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素养、探究意识及能力进行培养,强调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设计

在小学数学课堂设计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应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分析和研究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小数乘法和除法》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在《小数乘法和除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知识,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例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应用情境教学法,设置到超市购物的情境,提出“苹果每千克3元,香蕉每千克1.5元,购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共计多少元?”这一问题,借助生活化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采用小数加法计算问题,并向学生讲解小数乘法的知识,引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知识进行学习,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计算技巧。

(二)《圆柱与圆锥》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圆柱与圆锥》课堂设计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降低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的难度。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进行趣味课堂导入,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模型完成课堂导入工作,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圆柱、圆锥模型来开展工作,并注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圆柱及圆锥知识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圆柱及圆锥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并对学生进行鼓励,尽可能避免批评学生,以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应用该模式开展工作时不能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水平较低,存在着管理过于严格或是管理过于松懈的问题。管理过于严格,会限制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管理过于松懈,会导致课堂纪律较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走神”的情况,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导致大量时间及精力的浪费。而且受到课程安排及教学任务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时受到了一些限制,该模式的应用较为肤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学习成绩。此外,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的评价工作开展水平较低,教学评价工作的针对性较差且客观性不足,难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四、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策略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在小数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注意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此保证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强调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减少对学生的限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的内容并不是都适合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明确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影响,确保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保证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1.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时,教师应注意分析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此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外界事物较为好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教师在讲解《球的反弹高度》一课时,应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引导和帮助学生计算同一种球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知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2.教学内容的适度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教学内容的适度性进行分析,以此保证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细致的研究分析,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控制,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避免知识点难度较高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探究能力,并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保证教学内容难度适中,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2]。

3.教学内容的渐进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自控能力较差,这对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想保证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就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渐进性,在工作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内容的渐进性能够引导学生由理论知识的学习向着探究能力提升方面努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确保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1.情境教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注意应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并不能积极参与其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情况不理想。借助情境教学法开展工作,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具体的情境,通过具体的情境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2.减少对学生的限制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注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在工作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鼓励,明确自身所扮演的引导者角色,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此,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注意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分组工作,鼓励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合作,避免直接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以此,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及沟通协作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3]。例如,教师在对《小数乘法和除法》一课进行讲解时,应注意要求学生借助计算机检验计算的结果,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乘法计算的技巧及规律。

3.鼓励学生实践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理论知识讲解后鼓励学生进行实践,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例如,在《校园绿地面积》一课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带领学生对校园绿地进行实地测量,并引导学生利用多边形面积计算相关知识对绿地面积进行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保证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三)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1.革新教学理念

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注意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明确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及优势,并积极在工作中应用该模式。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重视学生的反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相关知识[4]。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发展帮助极大。

2.创新教学手段

在以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是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教学手段死板单一,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认可度较低,甚至会抵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注意分析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合理划分学生的学习层次,对教学手段进行革新,提高课堂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吸引力。

3.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水平。因此,小学学校要想提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在工作中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能力。在教师培训工作中,学校应提高教师对自身工作的认识,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树立教师的责任意识,帮助教师借助探究性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改进[5]。

4.改进教学评价工作

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在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注意对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工作进行改进,摒弃终结性评价,完善教学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探究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保证教学评价工作的全面性,以此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做好铺垫。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促进学生学习成绩、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的同步提升。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工作中应明确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及优势,通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等方式提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水平,以此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教学内容探究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