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本多元”模式实现路径

2022-11-17 08:34殷冉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人才

殷冉

(合肥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0 引言

我国传统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一直以来按照学术、科研型人才的模式培养,其职业定位主要为高等教育教师[1]。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下达〈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对体育专业增加专业硕士学位。这是我国体育学科硕士学位设置的一次改革,标志着体育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从单一的学术型向专业型与学术型共同培养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自此以后,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领域,其他体育行业对高学历的体育人才认可度不高,存在体育人才输出与输入不契合的矛盾。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体育强国建设,体育硕士研究生是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的中流砥柱,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体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影响我国体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影响体育强国建设。因此,不仅要在导向上丰富培养方案,还应从内涵、本源上拓展、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一专多能、高层次、复合型的体育人才,以适应社会体育需求增长和体育产业发展需求的变化。

1 体育硕士研究生“一本多元”模式的提出背景

1.1 社会迫切需要多元化的高层次体育人才

2021年10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指出,体育人才内容应当紧扣体育强国建设目标,以体育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统筹体育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应当依托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体系,融合培养,以体育领域学历教育+职业技能等工作为抓手,向社会输出紧缺体育人才。这些要求契合当下社会对多元化、高层次体育人才的迫切需求,也为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狭隘,定位囿于科研人员、体育教师。但我国社会发展不仅需要体育教育及科研工作者,还需要大量体育产业管理者、健身指导员等覆盖不同领域的应用型高端体育人才。要满足社会需求,不能依靠传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机制。“一本多元”模式强调学生本位和多元培养,契合社会发展需求,能根据社会体育形势变化调整培养方案,可解决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输出”与“输入”之间的矛盾。

1.2 现行培养体制单调趋同制约培养水平

为了解我国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从我国众多高校中选取6所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对比分析,选取的6所高校分别为2所体育类院校(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2所师范类院校(云南师范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2所综合类院校(郑州大学和西南大学)。

1.2.1 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配置单薄

搜集整理了2021年6所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情况(见表1),专业方向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型2个方向。从表1可以看出,6所高校在学术型和专业型体育硕士专业设置上具有高度趋同性,在学术型体育硕士专业设置上,无一例外皆设置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这四大一级学科,其中,山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西南大学只设置了这4个专业方向;在专业型体育硕士专业设置上,山西师范大学和郑州大学配置专业相同,6所高校共同设置的专业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只有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这2所体育类高校设置有其他专业,如竞赛组织、运训体能方向。由此可见,多数高校体育硕士专业设置仍以体育教育和体育社科研究为主,缺乏与体育跨界的新专业。

表1 2021年6所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情况

1.2.2 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单一

2021年6所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如表2所列。可以看出,各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无一例外都是由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选修课和实践训练4个部分组成。专业领域核心课方面,6所高校专业领域核心课占总学分的比重皆为最大;在公共课和选修课方面,6所高校有所不同。北京体育大学公共课和选修课比重相当,上海体育学院、云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和西南大学公共课比重均大于选修课,只有山西师范大学的选修课比重超过公共课;实践训练方面,6所高校实践训练学分普遍较低,部分院校的占总学分比重与其他课程比明显逊色。

表2 2021年6所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

6所高校的课程结构表明,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如下问题:公共课与选修课比例分配不合理,公共课比重大于选修课,不能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不重视体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

此外,培养单位设置专业领域的核心课程千篇一律[2],依靠这种培养体系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力、科研力和实践力的复合型、高层次、多元化人才。因此,必须要在现有基础上重构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而多元化培养目标、多元化课程设置正是“一本多元”培养模式的重要精髓,对突破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困境意义重大,对体育文化、体育产业、体育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

1.2.3 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缺乏层次性

研究生课程内容缺乏层次性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课程深度不足。课程深度既是衡量研究生专业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多数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精深度明显不足,层次性差,内容浅显。对6所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硕士生课程以任课教师自编教材或指定参考书目为主,体育学科不同培养方向所使用的教材雷同。其次,缺乏国际前沿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多数院校在体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上的趋同性使得他们的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等开设的课程内容大同小异,课程体系中缺乏国际前沿课程,不能针对生源及专业特点补充个性化课程。再次,课程内容偏重理论性,缺乏前瞻性,导致课程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指导性不足。最后,理论性课程居多,缺乏运动技能类、跨学科类、实践应用类课程。这与很多用人单位更看重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不符,导致体育硕士研究生知识面狭窄,综合能力不强。

1.3 高层次体育人才竞争力和可雇佣性亟需提高

当下,体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多在学校、体育行政部门任职,但随着体育硕士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部门的人才需求日渐饱和。体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陷入不上不下的困境,大量高端精英体育人才不得不选择与体育无关的行业,学难致用。高端精英体育人才在社会上的身份失位,与现行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有直接关系,趋同化的培养体系造成同类型体育人才过度剩余,差异化体育人才短缺。同时,现行培养体制的不完善及僵化影响了培养质量,使得体育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除了学历层次不同之外,在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未有明显优势,面临“学历高而能力不高”的尴尬境地。走上社会之后,竞争力和可雇佣性较低,很难进入各个体育产业领域。

2 体育硕士研究生“一本多元”培养模式的内涵

2.1 学生本位

2.1.1 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在价值取向上,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是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应当将学生个体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将前者作为后者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把教育作为满足学生生存发展及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在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过程实施中都始终围绕研究生的成功发展,提供导向和服务,促使其个体价值实现;在教育体系建构上,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应以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为切入点,构建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的体育教育体系,确保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应当立足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既要囊括基础理论,将基础与专业结合,还应当多学科渗透和互通,重视跨专业及学科课程的学习,拓展研究生研究领域与视野,培养出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规格体育人才;在培养方式上,应当追求自主性和灵活性。比如学习方式上,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通网络课程,只要学生累积到足够的学分,即可获得硕士学位[3]。

2.1.2 给学生自由选择权利

在导师选择上,构建双向选择模式,让导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学生,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发展需要选择导师,最终确定“师徒”关系;在课程体系设计上,给学生充分的选择学习对象与内容的权利,构建相对自由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未来发展需要,在适宜的范围内自由选择;在修业计划上,提供灵活的修业清单,给学生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自由。

2.1.3 实施差异化、个性化教育

个性决定了创造性。现代社会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的人才,而是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的人才。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应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发挥自身天赋。在教育手段上,应尊重学生个体多样性、异质性特征,实施差异化、个性化教育,鼓励差异发展。根据不同学生发展需要设定培养目标,设计适宜的教学方式,为其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在教学评价上,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鼓励学生在各自的领域发挥创新思维,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研究风格,发展他们的个性与创造性。

2.2 多元培养

2.2.1 多元化招生

硕士研究生招生模式对培养质量影响较大,“一刀切”的单一化招生模式,会造成体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结构的单一化,让研究生培养陷入批量统一的尴尬境地。“一本多元”的培养模式主张结合体育专业特色,确定多元化的筛选方式和标准,改变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中一直以来“分数至上”的倾向,初试科目设置淡化单学科性,突出基础型和综合性,命题内容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增加更加灵活开放的题目。复试环节的考查方式多样化,以研究生多样化个性和特色作为复试考查的重要标准。以更科学的方式发掘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发展潜能,选拔素质更高、个人能力更强的人才。

2.2.2 多元化目标

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趋同化发展,禁锢了体育学科的发展,也违背了社会对多样化体育人才的要求,导致体育人才类型单一、人才结构失衡,加剧了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困境。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主张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层次定位、学校特色优势、教育服务对象来设计差异化的体育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类型、层次的丰富多样化。

2.2.3 多元化教学

以社会多元化需求为导向,对现行研究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更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自学能力培养的需要。改变单纯以学术活动为主的教研活动,组织开展竞赛、科研、学术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学徒式”的传统指导方式,丰富学生的研究领域,采用多导师联合指导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指导。建立多元化评价制度,将课堂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工作能力、撰写论文能力作为综合评价指标,以多维质量观全面提升体育硕士研究生素质,体现多样化培养要求。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弹性培养时限,允许优秀的研究生缩短培养时间,以使多元化教学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导向,进而达成多元化目标培养的精准性和多样性,也允许能力稍差的研究生延迟毕业。

3 体育硕士研究生“一本多元”模式实施策略

3.1 打造自身特色,寻求差异化培养方向

3.1.1 以社会多元化需求作为培养导向

各高校要改变过去狭隘的以培养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为主要目标的培养理念,以社会对专业体育人才需求作为培养的重要标准。在培养体育教育人才之外,坚持“一支多干”“一本多元”思想为指导,把体育与旅游、体育与娱乐、体育与管理等结合起来,拓展人才培养领域,拓宽体育硕士研究生出路,使其不局限于胜任学校范围内的工作。就当前形势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日趋多元化,体育事业管理、健身指导、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体育经纪人、休闲体育、体育娱乐等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的需求呈增加趋势。各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培养方向,而非墨守成规,一味寻求与其他院校的“平衡”,要以“社会需要我就培养”的现代化人才培养理念代替“其他高校有我也必须有”的落后思想。

3.1.2 立足自身条件和特色确定培养目标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需要的高层次体育人才也有所差异。各高校应在遵守国家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总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灵活地确定培养目标。当前拥有体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中,各个学校优势学科、师资队伍及培养条件存在差异,所处区位在经济、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皆有差异。各高校应在结合社会多元需求的基础上,依据自身条件确定适宜的培养目标及要培养的体育硕士研究生类型。如此,既能发挥各高校自身优势,形成与其他院校不同的特色,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统一化”的同质化人才培养局面,最终培养出类型、规格多样的高层次体育人才。

3.1.3 立足专业特点及需要确定招生标准

当前,我国高校在体育硕士研究生招生方面均采用初试加复试的模式,在初试及复试科目设置等方面具有趋同性,导致筛选标准固化。“一本多元”培养模式要求改变“一刀切”的招生标准,根据专业特色及专业需要灵活确定筛选方式。初试环节,深度研究不同体育硕士专业的特色,设置能够体现基础型和综合性导向的开放性题目,减少死记硬背的考查内容,增加能让学生动脑思考如何做、如何用的题目,考核学生应用能力。复试环节,丰富考查方式,改变简单笔试和面试的传统方式,增加面试部分的考查比重,着重考查考生的个性、特色,将研究生与本专业契合的潜质和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通过对研究生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发展潜能等多方位的考核,筛选出更加优秀的生源。

3.2 顺应形势变化,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

3.2.1 以就业方向为导向构建课程群

当前各高校缺乏课程群建设意识,课程设置具有较大的重叠性。北京体育大学在我国体育学科评估中居于首位,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方案设置具有代表性。2021年该学校学术型体育硕士研究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下共设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7个研究方向,但是在课程设置上,这些不同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却依据同样的课程表学习,研究方向差异性被忽略。如此大一统的课程设置方式显然不符合分类培养要求,不利于学生将来就业发展。因此,各高校必须要改变这种课程构建意识,以多元化培养目标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变化丰富课程体系,形成多样化的课程群。具体可以以学生的就业导向分模块构建课程群,如以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为导向构建课程群,以当下比较热门的健身指导、户外运动、休闲体育为导向构建课程群,以学校自身优势体育项目为导向构建课程群,以健康管理、运动治疗等新兴政策为导向构建课程群。此外,在课程群建设时,为了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指导性,高校还应当积极与体育行业部门、企业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根据体育行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构建多维度融合的先进课程开发模式,提高社会对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位的认同度。

3.2.2 从能力本位出发实现课程模块化

在培养学生时,课程是核心内容,所有培养目标和培养理念需要通过课程来传达和完成[4]。体育人才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不应以简单的知识传授为主,而应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获得知识,使其具备较强的分析与实践能力。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遵循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其一的原则,将不同课程的理论学习与相应的实践结合,形成先理论后实践的完整课程模块。对体育教育类课程,先学习教育理论,再与教学实践活动结合;对运动训练类课程,先学习训练学理论,再与具体的训练活动结合;对科研方法类课程,先学习科研方法,再与学生的论文写作、发表结合;对体育管理类课程,先学习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管理理论知识,再与学生实习活动结合;对健身指导类课程,先学习健身房私教的一般素养、能力要求,再与健身操创编、器械教学等实践教学结合。通过模块化课程,确保学生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提升体育硕士研究生的竞争力和可雇佣性。

3.2.3 从社会需求出发充实课程内容

体育硕士研究生当前课程设置模式呆板,不能适应社会对高端体育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需在课程模式上进行革新,可采用“4+3+X”的课程模式[5],“4”指的是在一级学科上统一设置4门基础课程,“3”指的是根据二级学科各专业方向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3门核心课程,“X”指的是学校根据自身特色或专业就业发展需要灵活设置相应的选修课程。多层次化的课程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契合社会需求,避免各高校课程模式的同质化。同时,要在这个模式基础上丰富课程类型和内容,在基础课程中,增加工具类课程和方法类课程,夯实学生科研能力基础;在核心课程中,增加一些国际前沿课程,让学生掌握体育学科前沿动态,拓宽视野;在选修课程中增加一些个性化课程、跨学科和跨学院课程,拓宽学生的学习深度与广度。此外,还应该优化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减少公共课比重,增加选修课比重,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

3.3 搭建多类平台,实施多形式的实践教学

体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包括体育教学能力、运动训练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体育保健能力,其核心是体育教学能力与运动训练能力[6]。当前各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不足以为这些能力的培养提供足够支撑。需利用学校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搭建平台,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推动体育硕士研究生从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变。

3.3.1 充分开发校内体育实践活动

各高校都有体育协会,应引导促成体育协会与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合作,给体育硕士研究生提供参与、组织和管理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进行体育项目策划,组织一些丰富多彩、兼具娱乐性和群众性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及管理能力。同时,各高校应立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求,构建针对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实践训练体系和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日常见习平台,对其进行实践训练。

3.3.2 积极运作打开校外实践通道

一方面,全民健身背景下,各个地区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越来越多,如广场舞比赛、抖空竹比赛、啦啦操比赛、五人足球赛等。各高校应该积极与地区政府、地区社会体育指导部门合作,为学生打开校外实践通道,提供各种校外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参与校外体育竞赛活动的研讨、组织等环节,丰富他们的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各高校应积极与企业互动合作,为体育硕士研究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长期或短期性的工作体验中学会思考,形成岗位工作所需能力、习惯及综合素养。在工作体验的提供形式上可灵活安排,通过统一安排实习或志愿工作等组织工作体验活动。

3.4 实施多导师制,提供多元化指导

当前,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的几乎都是单导师制,但单导师制有明显的缺点,即研究领域局限。很多导师偏重于某一理论或领域的研究,他们对学生的指导局限于自己熟悉、可胜任的范围内,不利于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多元发展。此外,学校的导师大多乐于专注理论研究,体育实践经验匮乏,影响体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因此,各高校应该逐步探索多导师联合、学校与行业紧密合作的新型制度,组建由体育学科专业导师、跨学科导师、校外导师联合的多导师培养制,聘任行业领军人才或团队[7],与校内导师一起组成导师队伍,分工合作。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教学与实践知识教学,校外导师负责实践经验引导,指导体育硕士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

3.5 改进教学与考核,鼓励多元化发展

要扭转高校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忽略学生本位及实践应用的现象,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在教学中,改变讲授为主的方式,多采用研讨式、案例式等丰富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以理论研究为主要方向的学生,为他们提供科研方法指导,鼓励他们向导师的研究领域或其他领域发起挑战,给他们创造参加研讨会及学术会议的机会。对以实践应用为主要方向的学生,给他们足够的实践空间和时间孕育成果。在考核中,除基础理论课程考核和专业核心课等基本功考核之外,增加身体素质考核、运动技能考核、就业技能考核等多样化的考核内容,倒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实现多元化发展。

4 结语

体育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生源数量下降、培养质量下降的问题已日渐突出,招生形势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转变,都在呼吁新的培养方式。“一本多元”培养模式符合体育学科发展规律,契合社会多元需求,是可以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式。我国各高校应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体育学科建设,主动与社会需求、体育事业发展需求对接,更新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方式,输出更多有竞争力、可雇佣性高的高端人才,解决供需矛盾。

猜你喜欢
硕士研究生人才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人才云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