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2-11-18 03:17郭颖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平山乡卫生院
财会学习 2022年30期
关键词:管控财务事业单位

郭颖 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平山乡卫生院

引言

新时期,基层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当革新现有的工作管理模式、管理策略,结合数字化、信息化的管控机制,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改变过往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管理混乱,管理丢失,制度不完善的情况,结合精细化、高效化的管控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事业单位长远稳定的发展。

一、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失衡

我国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在近几年来得到了优化改善,从先前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分离开来,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财务管理机制也逐渐变得完善。但是当前大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浓厚的行政化管理色彩,在财务管理工作层面上还需要通过上级主管部门指示来进行,难以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工作实施精确化、高效化的管控,基层事业单位仍然沿用粗放式的管理策略,导致财务管理人员职责混乱,各项数据信息记录不详细,财务核算审核不严谨,导致数据信息不具备参考价值,资产信息不明确,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在经营运作过程中出现相应的财务风险。

(二)缺少风险防范意识

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基层财务管理工作中通常对政府机构所开展的工作有较大的依赖度,而自身在财务管理方面却存在管理不细致、管理职责不完善的状况,基层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往往只关注核算管理,但是却忽视了预算管理,无法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部分事业单位在向政府机构上报预算的过程中也存在上报失误,出现错报、多报、漏报的情况,部分事业单位如果漏报相应的预算,则会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很难维持事业单位正常稳定地运作。在新经济发展态势下,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实现体制改革优化之后,也引入了全新的人才竞争机制,但是大部分事业单位未及时审视当前市场环境以及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缺陷,缺乏基本的风险管控意识,没有对外部因素以及内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优化、改善,最终导致经营成本不断增加,使得事业单位长远稳定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依托成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得基层单位员工能够参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条例来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内部管控机制是事业单位在决策、执行、监管过程中的重要参照指南,其涉及事业单位工作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关乎全体员工的核心利益。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帮助事业单位构建完善的内部管控机制,实现各部门之间协调、高效地运作,帮助事业单位达成相应的管控目标。但是当前大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并没有构建成熟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同时也缺乏监督管控工作,小部分工作人员在财务管理期间存在挪用公款或以权谋私的现象,给事业单位长远稳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也严重损害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引起对财务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

基层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明确财务管理指标、管理要素,同时基层干部也需要充分认识到开展高质量、高效率财务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单位各级领导干部以及每一位工作人员都需要具备基本的财务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积极革新现有的财务管理方式,从过往陈旧、落后的财务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自主高效的财务管理,改变过往过度依赖行政管理的状况。在该过程中,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需要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定期召集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开展会议,对当前事业单位阶段性经营运作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对其中的财务问题及时识别探讨,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另外,基层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还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财理念,能够将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资产进行综合全面的整合和调配使用,充分发挥资产、资金的实际价值和作用。事业单位还需要完善相应的预算管控,建立相应的预算资金活期账户,以便于支配事业单位正常稳定地运作,实现对事业单位内部资金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还需要革新现有的监督管理机制,对现有的部门资金配置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分析,确保专项资金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最关键的是,基层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还应当起到示范性的带头作用,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在财务管理、经济管理方面自觉地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管控,配合财务部门完成一系列的管控工作,确保将财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事业单位经营运作水平,使得事业单位能够长远稳定地发展。

(二)提高风险管控意识

事业单位在经营运作过程中需要确保财务管理人员具备基本的风险管理意识、管理思想,财务人员是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财务人员需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树立起积极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同时在思想上保持警惕,时刻关注事业单位当前的财务状况,及时规避其中的财务风险问题,对基层事业单位资金流向以及资产配置情况进行评估,定期开展相应的资产盘点,记录各项财务数据信息,确保各项资料的收集、记录准确无误,能够反映出当前事业单位实际的经营运作情况。简而言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加强风险管控,结合动态化的管理机制、管理策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另外,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各种外部风险问题进行监督、管控,由于大部分基层事业单位进行了相应的体制改革优化,因此事业单位在经营运作过程中需要引入市场监管机制,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在该环节事业单位需要对市场竞争环境中的各主体开展交流合作,对供应商、价格、渠道等各项数字信息的变化进行分析、整合,评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风险点,关注市场的各项变化情况,及时对风险问题进行识别、分析、判断,构建成熟完善的财务应急管理机制,将风险发生的概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减少风险损失。

除此之外,财务人员还需要具备基本的风险掌控能力,在此期间事业单位需要通过不断地教育培训,增强相关财务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管控意识,通过专项化的教育指导,使得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具备基本的风险识别能力、分析能力、掌控能力,以此才能够有效规避其中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问题,实现对风险有限地识别、分析、判断,降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三)完善岗位职责

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构建成熟完善的管理机制,同时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责任管理制度。当前事业单位需要完善会计人员以及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同时,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对部门出纳、会计经办人的权责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分,做好监管与职能相分离的工作管理设定,完善两分离的工作管理策略,将岗位和财务进行有效分离,确保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出纳、财务保管人员的工作岗位能够得到有效区分,避免其中出现串通舞弊的情况。除此之外,在管账、管钱、管物的层面上,事业单位也需要制定完善的账户登记制度,严格管控各项财务票据以及印章,杜绝在基层事业单位内部出现由一个人统管所有的财务管理印章的情况,降低财务风险。

(四)完善财务审批报销机制

新时期事业单位需要构建完善的审批经费管理制度,明确财务人员以及各部门审批经费的基本权限,下发相应的管理职责,构建体系化、标准化的逐级审批制度,避免出现多头审批的情况。另外,在审批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还需要重点关注票据的审核,用于报销的原始票据必须具备完整、全面的信息,如单位、数量、金额等,同时票据不能修改、不得涂改,相应的票据还需要具备专业的财务印章,如果缺少相应的内容,财务人员则不得给予报销,确保财务报销更加科学、合理、公开、透明。

(五)建立完善的预算收支管理机制

新时期事业单位要想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则需要对现有的预算收支管理工作进行革新、优化、调整,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应当从思想认知深处充分重视财务预算收支管理工作,将其视作为核算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基层事业单位需要对现有的预算收支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参照财政部门的工作管理需求,编制预算,同时完成对预算表格的填写。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之后,再通过上级财政部门层层上报,严格遵循我国财政预算管理的法律法规,保障各项经济来源合法。事业单位还需要严格参照国家所制定的收费管理标准,开展常规性的经营收费活动,在经营性收费活动中需要出具相应的统一票据,结合税务、财政以及物价部门完成对经营活动费用的合理制定。基层单位还需要将现有的经营收入纳入财政部门审核管理的范畴之内,实现对基层事业单位营收的实时监管,同时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也需要将收入与支出进行合理区分,排配年度预算计划以及相应的资金使用计划,提高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六)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通过对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当结合精细化、高效化的资金管控策略,重点增强资金的流动性,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事业单位在实现资金流动性管理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的问题,因此构建成熟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对现有的现金进行限额管控,如果发现超额支出的情况,事业单位应当及时清查相应的状况,杜绝专项资金被挪用、占用。其次,事业单位还需要对现有的公务卡结算制度进行有效推广和宣传,确保每一位人员都配备好相应的公务卡,用于日常单位的支出消费。公务卡的消费信息应当完全接受相应的部门监管,事业单位在公务卡管理方面应当制定完整的管理机制,对每天的流水进行核算、评估,查看账面信息与实际资金的流入支出是否存在相应的出入,如果存在相应的问题,则需要及时进行排查,以此来实现对资金科学、高效的管控。

(七)完善财务监管机制

近几年来,事业单位在基层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对其中所存在的贪污腐败问题进行实时高效的管控,基层事业单位需要构建成熟完善的财务监管以及审计管理制度,财务会计人员需要明确各项工作管理标准,同时事业单位也需要对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在工作管理期间所产生的各项会计信息进行实时、高效的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审计、财务管理的工作中,完善内部管控是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审计部门需要通过实时高效的调查、评估、分析,对单位内部的决策以及财务管理计划进行审视,对其中存在的财务缺陷以及财务管理不合理问题进行及时高效的解决,做到防患于未然,降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其次,事业单位审计部门也需要对各部门的财务支出、收入等情况进行核查、比对,秉承客观、真实、高效的评判原则,对各项工作进行优化、改善,对其中存在的贪污腐败以及公款挪用、乱支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参照国家法律法规,对其中违法行为给予严厉的惩处。

(八)引入信息化财务管理

基层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当结合数字化、信息化的管控策略,实现数字信息高效流通。在此期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素养,能够对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非结构化以及半结构化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审视分析,借助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对其中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识别评判,提高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在核算以及预算管理工作中,结合电算化的管理机制,引入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可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基层事业单位需要加快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转型,结合全新的管理手段、管理措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结语

总体来说,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当结合精细化、高效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改善,以此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长远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管控财务事业单位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