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得木而达”论儿童抽动障碍

2022-11-19 04:20吴春丽廉波韩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42期
关键词:疏肝健脾脾胃

吴春丽,廉波,韩英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山东 济南 271100)

0 引言

韩英教授是“第五批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山东省五级师承学术经验继承人”,“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继承人”,济南市第四批“薪火传承231工程”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年,熟读经典,擅长应用经方治疗疑难疾病,对小儿抽动障碍的治疗有独到见解,疗效确切。本人有幸师从学习,受益颇多,现将老师学术经验作以粗浅总结,望不吝指教。

1 关于“土得木而达”的涵义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历代注家大多从五行相克的理论来解释“木得金而伐……水得土而绝”,但对“达”的认识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解:

杨上善注曰:“土以克水,始土克水,得水通易[1]”。杨上善将木注解水,即“土得水而达”,亦是从五行相克的角度认为木实则为水,表示土克水之意。但萧延平解释木得金、火得水、金得火、水得土四者均为得其克我之行,杨上善注解的土得水为得我克之行,且与“水得土而绝”前后矛盾,故不可取。

清代医家于鬯认为“达”为“不通”,主张“行不相遇”为“达”字本义,认为此处达与伐、灭、缺、绝之义一类[2]。李国清[3]认为,达通挞,引申为挞伐、征讨。孔国富[4]则认为“佚、迭、达”互相通用,佚指散失,引申为营养精微物质的散失。笔者认为,以上几位医家均是从说文解字的角度上来论述,有待商榷。

王冰在《素问》中指为:“达,通也。”[5]意指通透、疏通。张志聪、高世栻[6]同样认为达为通达之义,“土得木而通达”,提出了木能疏土,土需木疏的原则。魏凤琴[7]老师认为“土得木而达”意在强调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的复杂多样性,迟华基[8]老师亦认为“达”字训“通”,取疏松之意,“土被木殖,就能疏松”,皆为王冰之说。

笔者认为“土得木而达”之“达”应取王冰之“通达”更为恰当,“土得木而达”从深层次的角度上系统阐释了木与土之间相克而又互用的复杂关系。

2 木土关系再认识

从五行生克的角度来讲,木克土,肝木克脾土,这是被我们所熟知的木土相克关系,但木与土之间的关系远不止于此,我们从肝脾(胃)的生理特性、病理功能等方面来阐释木土关系,大致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2.1 生理上相互为用

一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清·周学海《读医随笔》中云:“脾其性镇静……静则易郁,必借木气以疏之……故脾之用主于动,是木气也。”即肝的疏泄有度能够避免脾出现壅滞的症状,所以说:“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脾土的正常运化功能赖以肝木的疏达之性。

另一方面,脾胃主司气机的升降,脾胃气机升降协调亦有助于肝气条达。清·黄元御《四圣心源》云:“脾升则肝肾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而金火不滞……此论脾可防其脏气不及也”,说明脾脏对五脏的气机升降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肝木亦靠脾土之灌概而升。刘完素在《名医方论》中有云:“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四圣心源》中亦记载:“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均指出了肝木依赖于脾土的滋养,才能发挥其条达之性。

2.2 病理上相互影响

病理上,肝脾两脏相互影响,相互传变。《黄帝内经》中提到:“弗治,肝之传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气大来……脾病生焉。”《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木太过,……脾土受邪。”《难经·五十六难》说:“肺病传于肝,肝当传脾。”均提出了肝病传脾的理论。汉·张仲景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从治未病的角度阐释了肝病传脾的著名论断,且创立了四逆散、大柴胡汤等诸多调和肝脾的著名方剂,为肝脾同治奠定了临床证治基础。明·张景岳有云:“怒气伤肝,则肝木之气必侵脾土,而胃气受伤。”清·叶天士亦云:“肝病必犯脾土,是侮其所胜也。”诸多论述都是围绕肝病传脾来阐述。

同样,关于脾病传肝的理论也有诸多论述,清代黄之御在《四圣心源》说:“脾气宜升,……然非脾之气上行,则肝气不升。”旨在说明邪气犯脾,脾气雍滞不行,则影响肝之疏泄,而导致肝气郁结。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有云:“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在治疗上叶天士也提出:“补脾必以疏肝,疏肝即以补脾也。”均体现了“木土并治”的治疗理念。

3 儿童抽动障碍从肝脾论治

儿童抽动障碍是儿童期发病率较高且较常为见的神志精神类疾病,以多发性肌肉抽动为主要表现,多以头面部、躯体、四肢抽动为多见,或兼见不自主的发声和语言以及行为障碍。中医学并无明确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特征及表现,将其归属于“抽搐”“震颤”“慢惊风”“瘛疭”“肝风”等范畴。其发病多与先天禀赋不足、产伤、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饮食失宜等因素有关,与五脏关系密切,主要责之与肝、脾。

对于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历代医家或从肝阳化风论治,或从脾虚生痰论治,或从活血熄风[9]论治,或从肺论治[10],或从调神论治[11],但笔者认为,儿童抽动障碍应基于“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从“土得木而达”理论基础出发,从肝脾论治,治疗应以疏肝、健脾兼顾,单纯疏肝或单纯健脾,则不能考虑到肝脾之间细致微妙的关系,鲜有良效,而疏肝与健脾两者兼顾,方能取桴鼓之效。

3.1 肝常有余,肝阳化风,风胜则动

小儿属纯阳之体,肝常有余,若五志过极,引动肝风,风胜则动,则见眨眼、撅嘴皱鼻、摇头耸肩、甩手举臂、踢腿收腹等运动性抽动。风为阳邪,其性善行而数变,此与症状多样易变、反复发作的特点相吻合;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则见头面部的各种抽动症状居多。

3.2 脾常不足,脾虚痰聚,化热成风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且主四肢肌肉,脾胃虚弱,则肢体肌肉失于濡养。加之嗜食肥甘厚腻,贪食寒凉,致脾胃运化失常,水谷不化,聚湿成痰,痰热成风,风痰上扰,走窜经络而见面部、肢体抽动;痰阻窍道则见喉间作声,口出怪语。

3.3 脾土虚弱,肝木乘之,筋挛作搐

《幼科证治准绳·慢惊》曰:“木克脾土……两肩微耸,……时复动摇不已”《明医杂著》亦云:“若脾胃虚,肝木来侮,医见惊风抽搐动摇诸症,宜补养脾胃。”脾虚气血不充,不能充养五脏肌肉,则肌肉挛缩而颤,此即“脾土虚弱,肝木乘之,故筋挛而作搐[12]”。肝气过旺,肝木乘土,脾虚土衰,气血生化乏源,不能温养肌肉四肢,则肌肉挛缩而颤。

4 肝脾论治抽动障碍有证可循

诸多的现代医家通过总结梳理历代医家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大多主张儿童抽动障碍从肝脾论治。马融[13]认为,脾胃虚弱、肝火亢盛湿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张雯[14]认为疏肝与健脾两者兼顾,方能取桴鼓之效。李宜瑞[15]教授亦主张抑肝扶土、肝脾同调。临证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应以健脾化痰、平肝熄风为本,单纯平肝熄风,易致脾土更虚;单纯健脾亦没有顾及横逆之肝气,鲜有良效。临床中针对脾土肝旺的病机特点,王晓燕等[16]创立的柴术调肝理脾汤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效果显著。邱静宇[17]教授制备的小儿安神补脑颗粒能够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证候。因此,无论是病机理论,临床经验,还是临床研究方面,从肝脾论治都是有证可循的。

5 验案举隅

孟某,男,8岁6月,2021年07月21日初诊,主诉:眨眼、耸肩1年,加重伴撅嘴皱鼻1周。家长述患儿近1年反复出现眨眼、耸肩,未予重视,未诊疗,近1周来,上述症状较前加重,且伴撅嘴皱鼻,偶伴口中大叫,看电视时眨眼尤重,平素脾气急躁,喜食油腻,时有腹胀,夜眠差,易汗出,小便正常,大便偏干,2-3日/次,舌红,苔白厚,脉弦。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总分26分(中度)。西医诊断: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诊断:肝风病(脾虚肝亢证)。治以疏肝健脾,化痰熄风。处方:柴胡6g、炒白芍9 g、炒枳壳6 g、炒白术9g、陈皮6g、炒莱菔子6g、蝉蜕9g、白蒺藜6g、菊花6g、炙甘草3g。14剂(免煎颗粒),水冲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嘱患儿少食零食及肥甘厚腻之品,少看电子产品,多进行户外活动。

2021年08月04日二诊:眨眼、耸肩及撅嘴皱鼻均明显减轻,未出现口中大叫,但偶伴清嗓子,腹胀减轻,纳可,夜眠汗出减轻,大便每日1次。舌淡,苔薄白,脉弦。上方去莱菔子,加木蝴蝶以清火利咽。14剂(免煎颗粒),用法同前。

2021年08月18日三诊:诸症较前明显改善,食量大增,眠可,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平缓。继服14剂,随访半年,患儿症状基本消失。

按语:本例患儿系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认为是肝风内动所引起,但单纯平肝熄风往往治疗效果欠佳,案例中患儿“眨眼、耸肩”属肝风内动之象,因肝属木,木生风,肝风内动则发生以动为特征的证候,诸如眨眼、耸肩及撅嘴皱鼻等症,也恰符合《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所描述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另患儿平素喜食油腻,油腻之品易致脾胃运化失常,脾土本虚弱,加之患者平素急躁易怒,肝火亢盛,木克脾土,气血生化乏源,不能温养四肢肌肉,则出现肌肉挛缩而动的表现。因此针对此类患儿,韩英教授在理论与临床的双重结合下,基于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特点,认为肝脾失调是儿童抽动障碍的主要病因病机。治疗上应疏肝兼以补脾,木土并治。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调达肝气,炒枳壳理气宽中,合柴胡一升一降,调理全身气机;蝉蜕疏散风热,熄风止痉;白术运脾燥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白芍柔肝养血,防止陈皮、白术过燥之性;莱菔子降气化痰,消食除胀;同时取菊花和白蒺藜的清肝明目之性,结合白蒺藜平肝疏肝的特点,诸药共奏疏肝理脾,祛风止痉,化痰消食之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土得木而达”从深层次的角度上系统阐释了木与土之间相克而又互用的复杂关系。儿童抽动障碍应基于“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从“土得木而达”理论基础出发,从肝脾论治,治疗应木土并治,疏肝、健脾兼顾,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猜你喜欢
疏肝健脾脾胃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健脾中成药 应该怎么选
中医专家谈养胃之道
脾虚可用三芽茶
黄精治乏力
细嚼慢咽护脾胃
浅谈《格致余论》中顾护脾胃思想
健脾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3例
柴胡疏肝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型腹痛35例
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