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外贸函电»教学探索

2022-11-19 14:18孔丹冰
现代英语 2022年15期
关键词:外贸商务英语课程思政

孔丹冰

(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广东 广州 510165)

一、引言

经济发展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时机和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当今意识形态、价值观等领域的碰撞和融合,2020年5月份,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进一步推动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让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贯穿于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让每门课程都参与到德育工作中,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1]。英语课作为高等院校的课程之一,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既有民族自信心,又能得体、有效地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

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在研究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时候,主要从公共英语课程出发,而对专业英语课程的思政建设讨论较少。文章尝试以«外贸函电»课程为载体,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外贸函电(第四版)»教材为例,探索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

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商务英语是一个应用型学科,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商务英语专业采用“英语为本、商务为纲”的学科架构,与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等多个学科互相渗透、融合[2]。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又掌握必要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能够用英语从事跨境贸易、涉外文秘、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我国对外商务交流的未来从业者,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水平和素质将会影响到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因此,必须加强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政治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扎根于学生的心中,打造符合国家需要的对外交流人才。

目前,笔者所在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三门思政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共5.5个学分,约占商务英语专业总学分的4.2%。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中既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也包括职业素质目标。但在传统的日常教学中,专业教师更多地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很少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实践,同时也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也需要其他各类课程的积极配合,对思政课程形成一个良好的补充和辅助,发挥好每门课程的德育作用。所以,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就商务英语专业来说,很多专业课程的内容中都包含有大量的思政元素,如英语报刊中涉及国内外的时政热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意识的对比等,值得教师们去积极挖掘。而课程思政可使得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更加丰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外贸函电»课程是笔者所在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于第四学期开设,先修课程有综合英语、基础英语写作、英语阅读、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主要介绍外贸业务信函的写作原则和基础理论知识,并且通过一些典型的信例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外贸业务中各个环节的常用语,包括专业术语、句型及习惯表达等,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商务英语函电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将来从事外贸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涉及对外贸易的各个环节,从建立业务关系到询盘发盘再到交易的达成,以及主要交易条款的磋商,如支付、包装、保险等方面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可从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修养、法治意识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三、外贸函电“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实践

结合党和国家对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相关要求和外贸函电课程本身的特点,外贸函电“课程思政”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外贸函电(第四版)»教材的第一单元是介绍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基本原则,一共包含有七个,分别为:完整、清楚、具体、礼貌、简明、体谅和正确。从表面上看,这七个原则是写好商务信函的规范要求,是文字运用的技巧和语法的正确运用。而从深层次看,这些原则却体现了写信人的文化素质和职业修养。所以,教师应该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把这些原则内化于心,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笔者在教学中,会给学生强调以下几个原则。

1.完整原则

一封商务信函的完整性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结构的完整,第二是内容的完整。在发送邮件之前,写作人需要检查所有的事情是否都讨论到了,对方所有的问题是否都已经回答清楚。比如客户来函询盘,提了三个问题,而业务员在回信中只回答了其中的一个问题,这显然就没有完整回复对方的来信。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可能需要再次甚至多次追问,这就浪费了双方的时间和精力。所以,笔者会告诉学生,不做“挤牙膏”的业务员,要有敬业精神,珍惜双方时间和精力,认真对待每封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回复。如果要更进一步增进对方的好感,还可以主动提出建议或方案,体现自己的专业和优势。

2.礼貌原则

在对外贸易中,与客户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函电往来要注意以礼待人。礼貌原则可以通过词汇和语气的选择来体现,比如经常使用please,thank you等礼貌词汇,也可通过情态动词来表达更加客气、委婉的语气;减少否定词的使用,多使用友好、肯定的词汇。当需要指出对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时,则尽量采用婉转的表达方式,如被动语态等。当表达与对方相左的意见时,可使用It seems,I'm afraid等模糊限制语。另一方面,写信人要做到真诚、周到,在沟通中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此外,及时迅速地回复客户也是一种礼貌的体现。在对外贸易中,文明礼仪是否到位,不仅是个人的形象问题,更代表公司的形象问题,所以礼貌原则不可忽视。

3.体谅原则

中华文化有着强大的包容性,对各种外来文化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在对外贸易中,虽然双方的文化不同,但目标是相同的,都希望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与客户交流时,应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解决对方的问题和困难,这也是良好职业道德的表现。在商务信函的写作中,有一条“You Attitude”原则,其核心是在商务交际活动中,切实把对方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比如,在人称代词的选择上,多使用第二人称,让收信人与所传递的信息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减少使用第一人称的频率,不要凡事都以“我认为/我觉得……”为开头;多使用肯定、积极的词汇,强调我方能够为对方提供的东西,而不要只说我方无法完成的事情,明确告诉对方“下周五能收到货”,就比“我方这周无法发货”更能体现对收信人利益的关注。大学生在校期间,如果能够通过这样的学习,正确理解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将有助于增强职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

(二)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值得我们一直传递下去。因此,在«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例信,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

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领域包括陶瓷工艺、茶文化和丝绸工艺。在课本的例信中,经常会出现与陶瓷交易有关的句子。中国陶瓷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甚至可以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一词的英语表达为China,与“瓷器”一词的英语表达相同,由此可见瓷器在外国人心中的位置[3]。在«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中,笔者以例信中的句子为基础,展开讲解陶瓷知识,让学生了解陶瓷文化,爱上陶瓷文化,建立文化自信。除了瓷器之外,中国的茶叶文化在国际上也是影响深远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也是全球茶叶出口的主要国家。笔者会让学生分小组活动,搜集资料,了解茶叶外贸的发展趋势和茶叶文化品牌策略,然后做成PPT进行展示。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茶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外贸函电»的例信中,也经常涉及农产品的进出口,如大米、小麦、玉米等。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的粮食因为质优价廉,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清楚地看到,我国每年仍要进口大量的粮食。中国虽然是粮食大国,但也是粮食进口大国,既要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大量进口,也会出口到周边发展中国家。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上网查阅我国粮食进出口业务的有关数据,了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生平事迹,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有许多像袁隆平院士这样的人,一辈子投身于粮食的种植研究,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进步不懈地努力,才有我们如今衣食无忧的日子。因此,每个人都应当自觉传播粮食文化,倡导节约精神,爱惜粮食,在每天的三餐饮食中积极参与“光盘行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外贸函电»课程中还会涉及其他的中国特色产品,如:丝绸、手工艺品和纺织品等。教师应以这些特色产品为切入点,介绍这些产品的历史及相关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并从心底认可这些中国特色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加强法治教育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之一是在学生中开展法治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并正确领悟习近平主席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坚定地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让学生深化法治观念,懂法、用法,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解决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矛盾纠纷。为了确保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国际贸易业务流程必须合乎法律规范。并且,由于国际贸易的双方一般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法律和规章制度都各有不同,国际贸易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有较大的不同。所以,作为对外贸易的从业者,必须熟悉并自觉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制教育。

在讲解业务磋商的环节中,笔者让学生进行模拟洽谈并进行讨论,目的让学生明白,在进行外贸业务洽谈时,要坚持自由、平等的原则,严格按照当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各项业务办理工作。同时,要自己销售的产品充满信心,不急于求成,平等谈判,不卑不亢,才能维持长久业务合作关系。

在讲解订单与合同部分时,笔者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也教育学生要坚持诚信、敬业的原则,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中所规定的自身义务,按约定完成运输、保险等流程。

而在进行外贸业务争议的处理时,也可以通过外贸案例,让学生明白要坚持和谐、公正、法治的原则。产生合同争议和纠纷时,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去处理,争取维持双方的和谐气氛;在协商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应通过合法的途径公正地解决双方的纠纷,这样才能实现长久的合作和双赢。

(四)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现实问题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还提到,课程思政教育不能止步于课本知识,而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现实问题,深入社会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贸函电»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时事热点,让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讨论,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帮助学生把课堂所学与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

在讲解保险这一单元的时候,笔者引入了“长赐号”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的案例。2021年3月,一艘名为“长赐号”的巴拿马籍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事故导致这条全球数一数二繁忙的运河双向交通大阻塞。这一事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而事故所引起的损失和赔偿也异常复杂。笔者让学生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并分组讨论该如何进行保险的赔偿。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国际贸易海上运输风险和保险相关政策的认识,也提高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外贸函电»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反思

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一个关键因素。在进行教学探索实践的过程中,笔者也进行了一些反思,认为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高校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要想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应该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政治立场,自觉将个人的进步与国家前途密切相连,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师的职责与使命[4]。

(二)积极巩固专业知识

当今的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语言也是动态的,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断演变。因此,单纯依赖一本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商务英语教师应积极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及时了解专业发展动态,不断积累跨领域、跨学科的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三)不断更新教学手段

在当今多元化的环境中,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急需改变。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引入新媒体技术、翻转课堂、微课等模式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五、结语

在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英语教师应当深刻领会高等教育形势和要求的变化,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把“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修养、法治意识”等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培养更高质量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外贸商务英语课程思政
山东外贸,跑出发展“加速度”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5月出口超预期中国外贸为何如此抗压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70年外贸大事记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你会选择学习商务英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