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行为批评视阈下«种子的信仰»汉译探析
——以王海萌、江山汉译本为例

2022-11-19 14:18吴慧卿白阳明
现代英语 2022年15期
关键词:红枫求真译本

吴慧卿 白阳明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8)

一、引言

«瓦尔登湖»出版之后,梭罗用他生命的最后8年时光,潜心研究家乡的森林,写就了这本被视为自然文学典范的著作。在研究过程中,梭罗留下了大量手稿,细致地描述了各种植物的种子繁衍生命的过程。这些手稿是梭罗毕生研究自然的登峰造极之作,一以贯之地延续着他特有的写作风格:简洁和优美。然而,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些手稿粗糙乏味,价值不高。因此,在尘封了一百二十五年后,这本关于自然的天才之作才由一位美国学者——布莱德利·皮·狄恩整理并出版。

«种子的信仰»这本书的主旨是把对种子的科学认知和从种子中得到的启迪,提升到信仰的高度,从而阐释和倡导种子的信仰这种新的生态伦理。美国评论家小罗伯特·理查森评价该书是作为作家与科学家的梭罗的巅峰之作。它既揭示森林和种子生态系统的结构,又用种子这一意象象征北美大陆的美国民族精神。读者能够在大量的生动描写中,感受到梭罗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到与自然相处的乐趣,书中蕴含的科学信息以及文学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二、译者行为批评理论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以“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为核心。该模式将译者行为看作动态渐变的连续过程,而“求真”和“务实”则是该连续过程的两个端点。语言性“求真”和社会性“务实”并非二元对立。“二元对立的实质是非黑即白,因为极端化会导致片面化”[3]。译者行为的评价标准,便落在对求真度和务实度以及对二者之间平衡度的把握[9]。

译者行为批评明确提出了翻译内和翻译外。这两者“是从翻译信息之质变与量变的角度划分的”[7],翻译内指的是“译文和原文间的关系研究”[8],其行为属于译者的语言性行为[4]。翻译外指的是译文和社会间的关系研究,其行为属于译者的社会性行为。因此,翻译内外相结合,可以实现翻译批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10]。

以往对«种子的信仰»的研究大多关注其中蕴含的生态思想,但未曾有研究从译者行为批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因此,借助该理论对比分析«种子的信仰»的两个中译本:江山译本和王海萌译本(以下分别简称江译本、王译本),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面对不同的语言环境所做出的选择,可以丰富译者行为批评的实践和运用,拓宽«种子的信仰»译本研究视角的广度。

王译本和江译本都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原文框架,翻译细致全面,意思传达到位。但江译本还在目录里加入了一些节标题,例如在种子的传播这一章节下,添加了松林逶迤惊飞鸟、杨柳烟雨春绕絮、山外青山楼外楼等节标题,目录结构清晰,读者可以快速地了解书的结构,理顺作者写作的思路,同时这些节标题遣词造句优美,历史和文化内涵深厚,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会汲取到一定的审美快感。在语言风格上,王译本大多直译,译文简洁干练,易于读者理解,实现了译文风格与原文风格一致;江译本偏向于意译,语言凝练,颇有文采,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者在获取实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学功底。

三、译者行为批评视阈下«种子的信仰»江译本和王译本汉译对比

通过细读文本可以发现,面对同样的原语文本,江山和王海萌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了不一样的翻译方法,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下文对比研究江译本和王译本在句法层面的求真抑或务实取向。

例1:If anyone asserts that it sprang from something else,or from nothing,the burden of proof lies with him.[1]

王译本:如果有人认为它是从其他物种长出来的,甚至是无中生有的,要找到证据相当困难。[6]

江译本:如果有人贸然断言森林无端而出,他当然应该为他的结论提供证据。[5]

分析:本句主要解释了森林的来源途径。作者认为,种子是森林的生命之源。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子经过传播生长,渐渐地形成了森林。王译本对“If anyone asserts that it sprang from something else,or from nothing”这句话采取了直译的方式,译为“如果有人认为它是从其他物种长出来的,甚至是无中生有的”,保留了原文之真,易于读者理解;江译本把这句话翻译为“如果有人贸然断言森林无端而出”,译本倾向于意译,用词凝练,但将原文中的“something else”省去不译,反而降低了译文的求真度;对原文的“the burden of proof lies with him”,王译本翻译为“要找到证据相当困难”,采取了意译的翻译策略,在部分求真的基础上更多地追求阅读务实性,江译本翻译为“他当然应该为他的结论提供证据”,采取了直译的翻译方法,求取原意之真。“burden”的意思为“a duty,responsibility,etc,that causes worry,difficulty or hard work”,作者并不是真的要求“他”为自己的结论提供证据,而是借“burden”这个词说明要找到证据相当困难,江译本的翻译并没有表达出此层含义,因此务实度较低。

例2:Having scaled this rocky citadel,its first care though in a crippled state,was to call a hundred followers about it and so get undisputed possession.[1]

王译本:既然已经登上这个石堡,它的第一要务,尽管有些不便,就是开出成百的花朵,以便不受干扰地延续下去。[6]

江译本:油松一旦身踞这片贫瘠困厄地带,便迅速呼唤上百位儿孙子裔,铺展开种群坚韧不拔的领土扩张。[5]

分析:本句主要描述了北美油松的生长繁衍过程。王译本对这句话采取了直译的方式求取原意之真,翻译简洁直白,通俗易懂,而且句中“既然、尽管、以便”等连接词的运用,提高了译文的流畅度与可读性,译者行为合理度高;江译本对这句话采取了意译的方式,语言凝练,遣词造句优美,并且在翻译时运用了拟人这一修辞手法,将“a hundred followers”翻译为“儿孙子裔”,“undisputed possession”翻译为“坚韧不拔的领土扩张”,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译文的画面感强,具有较强的社会务实性。江译本对“its first care though in a crippled state”这句话,采取了省译的翻译方法,虽顾及了原文的语境,使得译文更加通顺,但却遗漏了重要信息,没有体现出油松以种族繁衍为本的使命感,也没有体现出油松在繁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因此,原文的对比手法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文本求真度相对低一些。

例3:Every year the seed of the pines is blowing thus from our pine woods and falling on all sorts of ground,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1]

王译本:每年松籽都会从松林里吹来,落在各种或好或坏的土地上。[6]

江译本:岁月经年,风作媒介,松林中无数松籽飘舞坠落,安身在贫瘠抑或肥沃、顺境抑或逆境的田垄地间。[5]

分析:本句主要讲述了松籽传播的过程。松籽随风飘落,如若土壤条件适宜,便会落土为安,出落成林。王译本偏向于直译,忠实于原文,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风格,译文朴实无华,客观冷静,求真度高;江译本偏向于意译,对整句话的处理大胆且灵活,“falling”译为“飘舞坠落”,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松籽下落的轻盈优美,具有画面感。对“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江译本运用了增译的翻译技巧,译为“贫瘠抑或肥沃、顺境抑或逆境”,句式对称,富有哲理,引人深思。人生如同飘落的松籽一样,土壤肥沃,可谓顺境,土壤贫瘠,可谓逆境。无论环境如何,松籽总是顽强生长,不放弃任何希望。同理,生而为人,无论顺境抑或逆境,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活出自我。江译本的翻译照应了原文手稿扉页的那首小诗,体现了松籽坚韧隐忍的品质,与梭罗的写作意图契合度高,在部分求取原意之真的基础上,译出了原文的深层次含义,译文务实度高。

例4:Like the flower of the shadbush,this handsome fruit is seen for the most part against bare twigs,it is so much in advance of its own and of other leaves.[1]

王译:像唐棣花一样,这些漂亮的果子常常映衬在光秃秃的枝子上,它们向前倾着,比叶子都伸得远。[6]

江译:红枫花朵与棠棣花雷同,光秃秃的满树枝桠上果实缀满枝头,美丽突兀实在抢尽了枝叶的风头。[5]

分析:本句主要讲述了红枫果实进入成熟期的情况。王译本对这句话采取了直译的方式,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得以保存,在译者行为连续统上偏向“求真”一端,同时译文通俗易懂,兼顾了读者的理解,译者行为合理度高;江译本倾向于意译,语言凝练,但对原文的“like the flower of the shadbush”,江译本翻译为“红枫花朵与棠棣花雷同”,似有不妥。“雷同”一词在中国的文化中具有感情上的倾向性,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意味,而由“handsome”一词以及结合上下文语境可以发现,作者对红枫果实十分喜爱;而且对原文的“it is so much in advance of its own and of other leaves”这句话,江译本中“突兀”“抢尽”这两个词用在这里似乎也不太妥当,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红枫果实沐浴在阳光下,努力生长,积极向上,由此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而江译本使原文的文体色彩发生了变化,由积极转为消极,且字里行间并没有体现出作者对红枫果实的喜爱之情,在读者中容易引起误解,因此译文求真度较低,务实度也一般,译者行为合理度一般。

四、结语

«种子的信仰»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本研究借助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对«种子的信仰»的两个汉译本进行译者行为的描写和分析。研究发现,面对同样的原语文本,不同译者做出的选择略有差别[2]。受个人背景、翻译目的以及翻译观的影响,王译本偏向于“求真”,即以求真为本,但求真中兼顾务实,译者行为合理度较佳;江译本偏向于“务实”,在翻译过程中,巧妙灵活地运用了增译、省译等技巧,力争实现服务读者和社会的目的。对«种子的信仰»这本书的汉译,既应传递原语文本之真,也应秉持社会接受的务实观念,对作品蕴含的文学价值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为今后该书的再次翻译提供借鉴,拓宽«种子的信仰»译本研究视角的广度,提升对其研究的高度,挖掘对其研究的深度。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应用面十分广泛。以后的研究还需要做更多调查,从其他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猜你喜欢
红枫求真译本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张锦绣
阎生德
红枫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踏着如歌的岁月前行
串乡愁的小姑娘
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