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业务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研究及展望

2022-11-19 17:22
软件导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待遇养老保险区块

王 强

(湖北省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湖北宜昌 443000)

0 引言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不断凸显优势,并逐步应用于金融、物联网、公共服务、数字货币、供应链管理等不同领域。2016 年人社部发布的《关于印发“互联网+人社”2020 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提出,要全面发挥我国互联网应用规模优势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资源优势,深度挖掘人社工作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潜力。作为重要的互联网技术之一,“十四五”规划中对区块链的未来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2021 年6 月,工信部和中央网信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夯实我国区块链发展基础,加快技术应用的规模化。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区块链技术发展已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然而,目前区块链在人社业务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促进区块链技术与人社业务的深度融合,解决信息壁垒、数据兼容等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新挑战。

1 相关研究

人社业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部分,推进人社业务信息化,对于提升服务效能、升级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社相关部门对于信息化的研究重点主要为:

(1)基础设施及平台建设。传统人社业务主要采用工作人员手工经办模式,注重工作人员、群众、政策文件、材料等要素。为了改变传统的手工经办服务模式,各地在“金保工程”的基础上建设信息化系统,以满足群众对服务的需求[1]。以宜昌市为例,所建设的“智慧人社”系统便是以市级数据集中人社一体云平台为目标,覆盖人社核心业务领域。

(2)经办管理。人社业务办理大多离不开审批、材料、时限等要素。为落实简政便民、优化服务的决策部署,人社领域不断优化业务经办流程,大力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对于人社服务的多种事项,提出“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的要求,推进人社服务“打包办、提速办、简单办”。

(3)人社信息化手段与途径。从人社信息化发展路径来看,先后出现了独立系统、集中系统、大数据平台、政务服务渠道、第三方渠道等多种服务手段及途径[2]。不同服务手段助力人社服务,可满足不同服务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宁振宇[3]对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与政务服务合作形成移动政务的优势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了采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及途径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人社业务信息化已取得了一定成绩,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但还存在着一定局限性。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研究已着眼于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人社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受多方面因素限制,目前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人社业务大多停留在理论可行性研究方面,对于落实到人社业务具体场景的研究较少。整体来说,在人社业务中应用区块链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而未考虑到人社信息化深度融合带来的挑战。为此,本文从宏观角度探讨了人社业务中现存的问题,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人社业务具体场景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区块链技术与人社业务深度融合的挑战,并对区块链技术进一步运用于人社业务其他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

2 人社业务信息化现状

2.1 人社业务特点

人社业务包括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等领域。单就社会保障领域来说,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2021 年基本养老保险、事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已分别增加到10.3 亿人、2.3 亿人、2.83 亿人。除覆盖人群广外,人社业务还存在种类繁多、服务流程环节密集、信息共享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等特点[4]。

为满足所有人群的需求,人社业务要坚持传统经办服务方式与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方式并行,提供更加贴心的人社服务。从人社业务信息化的发展来看,主要存在以下特点:①模式多样。多样化的系统、服务平台及第三方服务渠道为人社业务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包括电脑端、移动端等形式,服务渠道包括人社平台、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等多种入口;②更加全面。对于服务群体的覆盖更加广泛,信息化服务群体除擅长智能手段的年轻人外,还提供亲属代办服务等形式,构建更全面的服务体系;③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的特点与线下服务完美结合,既能解决线下服务留存过多纸质资料的问题,又能兼顾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的业务需求,进一步完善人社业务服务。

2.2 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社信息化取得了一定成效[5]。然而,针对人社业务的独有特点,便民程度不够、数据共享能力不强、系统感知能力不足及融合程度差等问题仍较为明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社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2.2.1 便民程度不够,线上服务待提升

为简政便民,越来越多的人社服务事项开始实行线上办理。各地推广“一网通办”,并推广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将部分线下服务事项转为线上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渠道。然而,在建设线上服务时,部分服务事项信息化的过程仅仅是将线下经办转为线上,而业务流程完全套用线下模式,并未针对互联网作进一步的改造和深层次匹配。同时,部分线上服务事项流程设计更复杂,操作界面不友好,用户体验感差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因此,线上服务仍需优化,以进一步提升服务便民程度。

2.2.2 共享能力不强,协同服务待促进

目前,人社部门涉及业务广泛,内部实现了各自的信息系统,多个业务系统独立建设,或者分地区独立建设信息系统,因此在跨业务或跨单位的数据交互方面仍然存在限制[6]。一方面,由于不同信息系统的数据标准未统一规范,数据字段格式不统一,跨业务、跨单位的数据很难深度汇聚,容易造成“信息壁垒”;另一方面,各自业务系统对内部数据的信息保护导致数据调用流程繁杂,影响数据共享效率。根据“减时限、减材料、减环节”的服务要求,数据共享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则显得十分重要。

2.2.3 感知力量不足,主动服务待推广

人社业务广泛,从“生”到“死”,关系到人的一生,汇集了社会保险、就业创业、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多方面业务。服务对象跨越各个年龄层,需要基于各类数据资源,对各类服务对象的基础属性、业务属性、行为轨迹等进行精准感知,便于开展分析与比对,准确掌握不同服务对象的特征,形成对服务对象的感知能力,并针对性地对服务对象的诉求展开预判,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主动服务。

2.2.4 融合性不足,监管力度待增强

人社领域业务除涉及到人社部门外,往往还需要与银行、财政、税务、金融等相关部门进行数据融合。如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需要社会保险与财政、税务、金融监管等大数据资源进行融合应用,筛查违法违规行为,实现精确监管。目前,政务平台及大数据共享平台已实现了部分数据共享及应用监管,但利用大数据、通信等技术实现所有相关部门数据的融合,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支撑体系,实现所有人社业务的智能监控,从而构建完善的全业务监管系统,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3 “区块链+人社”的应用探索

3.1 政策支持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7]。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区块链逐步走入大众视野,被社会所关注。2021 年,“十四五”规划中对区块链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工信部和中央网信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更是对区块链深化行业应用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围绕区块链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落地提出了具体要求。2021 年12 月,《关于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入选名单的公示》发布,里面详细提到了区块链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其中“区块链+人社”的试点包括山东、江苏、广西、天津等12 个省市及企业。人社业务上链应用,打通了多方业务数据的共通堵点,在便民提效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3.2 具体场景应用

区块链技术与人社业务进行融合,主要依赖于区块链的技术特点:①点对点数据传输;②共识机制;③智能合约;④不可篡改。

以人社业务中的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场景为例,探索在人社业务场景中应用区块链技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监管,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特性监控养老金流向,进一步规范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维护参保人的合法权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监管模式,将人社管理部门、社保经办机构、参保人、银行、金融监管等分别作为区块链节点,搭建各个节点之间的联盟链。首先通过社保经办机构节点将待遇发放相关信息写入链中;然后利用共识机制通过银行节点对信息进行验证,再通过银行节点将支付相关信息写入链中,利用共识机制由社保经办机构节点对该信息进行验证;最后通过人社部门的节点对待遇发放相关信息及待遇支付相关信息进行查看与监管,而参保人节点可对待遇发放相关信息进行查看,以及对待遇支付相关信息进行监督。以下对其作用机制进行详细介绍。

3.2.1 点对点数据传输,提升服务质量

区块链技术以点对点传输(Peer to Peer,P2P)网络为基础支撑构成去中心化系统,依靠多节点交换信息形成新的互联网体系[8],重构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及监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首先,利用点对点传输的及时性与推送机制的共同作用,并运用区块链的记录不可逆、不可篡改等优势[9],使待遇信息一经核定、发放、支付等环节,可立即推送到参保人,使参保人及时了解业务流程及进展,提高参保人的参与度;其次,利用点对点传输的准确性,能够畅通人社相关部门与参保人之间的信息流通渠道,突破两者间的地域限制,使互动更便捷;最后,点对点传输能够保障养老保险待遇相关政策及业务信息的更新速度,并根据参保人的反馈针对性地推送养老保险待遇政策、发放情况等相关信息,提高参保人的获得感。通过点对点传输模式,可解决信任缺失、信息不对称等痛点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区块链技术为解决数据共享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10],通过区块链技术具有的共识机制、数字签名等特点,构建数据共享的信任基础[11]。共识机制是指链中节点遵守协议中预先设定的规则对记录进行验证和确认。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监管通过共识机制,可在人社管理部门、社保经办机构、参保人、银行、金融监管等之间完成智能验证、数据共享的循环过程。从一方面来看,通过共识机制可让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监管中的所有节点共同参与到共识过程中,而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数据签名后的养老保险待遇发放记录无法随意更改,只有通过节点对应密钥进行验钥才可获取数据,从而保障链上所有节点实时获取养老保险待遇发放记录的一致性,避免传统模式下的数据传输延迟或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封闭,提高人社业务数据的共享程度。从另一方面来看,可通过共识机制规范养老保险待遇发放模式。传统发放模式下,养老保险待遇发放仅通过数据加密传送,部分采用社银手工报盘方式,而利用共识机制可实现所有节点数据的实时同步,有效堵塞数据传送的风险漏洞。

综上所述,利用共识机制可在养老保险待遇发放过程中建立各方间的信任,保障链上所有节点数据的实时共享,以及整个业务流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促进人社部门与银行等业务部门间的协同服务。

3.2.3 智能合约提高系统感知,实现主动服务

智能合约可看作当满足一定条件时能够自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12],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防篡改等特性,保障预设规则的严格执行[13]。

在基于区块链的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监管过程中部署智能合约,能够提高系统感知能力,实现主动服务。一方面,利用智能合约可为养老保险待遇发放过程预设各类执行规则,从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到不同参保人待遇计算,再到每年上百万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增资补发,当各个审批过程与智能合约相结合,可大大减少所有审批环节的工作量,实现各类业务的即时处理,避免业务审批不及时的问题,提高业务经办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写入预设规则对参保人进行唯一性判定,可避免养老保险待遇发放过程中参保人重复领取待遇的问题,既能保障发放过程的准确性,也能规避因参保人重复领取待遇而追款带来的后续工作压力或基金损失问题。此外,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可在多个环节上实现主动服务,如待遇资格认证,不需群众申报,即可按规则“无感认证”,既能提高人社业务办事效率,又能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综上所述,智能合约能够提高系统感知能力,实现养老保险待遇发放过程中审批环节的精准无误,同时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推动人社服务向前迈进。

3.2.4 防篡改便于跨部门融合,增强监管力度

区块链中使用的哈希算法是一种单向密码机制,无法反向进行破译,可用于数据防篡改。对于人社业务来说,这种加密特性可使人社业务数据的安全等级得以提升。将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监管过程上链管理,可实现数据防篡改,推进跨部门数据的融合,增强监管力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将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监管过程中的相同信息存储在不同部门节点上,当所有节点一致时才能新增信息。而各个节点的变化都会向全链广播,使链上所有部门节点均能同步修改存储信息,实现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监管过程中各部门业务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按照业务流程将待遇计算、待遇资格认证、待遇支付等建立为各个业务区块,每一区块在形成时带有时间戳。时间戳是唯一的,后一区块包含前一区块的时间戳信息,因此区块根据先后顺序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当想修改或伪造某个区块的值时,则需要同时修改超过半数的区块数据。例如,当有人想恶意修改某个待遇发放银行账户时,需要同时更改半数以上的数据,而每个区块包含上个区块的哈希值,一旦篡改,需进行大量计算去同步更改很多区块哈希值,因此可从技术及成本上杜绝篡改问题。区块链的防篡改特性能够保证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监管过程的可信追溯,减少了发放过程出错的可能性,从而保障社保基金安全。从技术上打通服务事项的数据链条,实现各部门链上融合,使参保人更真切地感受到便捷和安全。

加大立法和执法工作力度。制定《黄河下游河道采砂管理办法》,开展《黄河水文监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修订,推进《河南省黄河防汛条例》和《济南市黄河河道管理办法》立法进程。以全国水利综合执法示范点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水事违法案件查办,依法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1 099起。以“河道不侵占”为目标,重点打击了非法侵占河道、非法采砂、种植阻水片林、设置行洪障碍等违法活动。依法调处了由采煤弃渣引发、持续多年的宁夏、内蒙古省际边界水事纠纷。

综上所述,基于区块链的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监管模式,为人社管理部门、社保经办机构、银行、金融监管等多个部门建立节点共享数据,通过社保经办机构节点将待遇计算相关信息实时上链同步,并通过银行节点将支付相关信息实时上链同步,实现从待遇计算、待遇资格认证、待遇支付等全过程服务质量的提升。数据在所有节点进行同步,信息流与资金流实现对应,可保障过程公开透明、数据安全不被篡改,实现养老保险待遇发放业务全流程追踪及各方监管,从而确保养老保险待遇发放过程的安全可靠。在为众多参保人带来便利的同时,赋能人社业务服务更加安全、高效。

4 人社业务中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挑战

虽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人社业务场景方面已进行了一些探索,助力打开人社业务信息化的新局面,但不可否认,区块链技术在人社业务深度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4.1 区块链与人社领域融合整体规划问题

区块链的引入可助力人社服务的便民化、智能化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数据共享、监管、协同服务等问题。目前区块链在人社领域的应用正加速推进,各省市正在展开试点工作,各地分别选择不同场景进行尝试,或者针对某些共同的特定场景应用开展区块链应用建设。但目前尚缺乏对人社领域应用的整体规划,一方面,容易导致平台重复建设,有业务碎片化风险,甚至容易形成新的“数据孤岛”模式;另一方面,人社业务数据涉及到广大参保群众的个人隐私信息,多项业务需要保证7*24h 的连续性,因此在区块链技术与人社业务融合过程中,需要对系统设计问题给于足够的考虑。例如,若区块链中对共识机制的设立不恰当,可能导致业务无法办理、系统崩溃等现象。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的存储介质及结构也发生了一定变化。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存在省级、国家级平台等多种类型,将这些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与区块链深度融合存在兼容性及稳定性等问题。因此,区块链在人社领域的应用需要从顶层进行规划和考量。

4.2 区块链与人社领域融合中的技术及监管问题

在人社业务中运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提升业务处理效率,但随着区块链技术与人社业务的不断融合,人社业务由于具有不同的业务场景、高并发量的系统需求、多数据类型的存储资料及海量业务数据等,对于区块链技术的性能要求也逐渐提升。

首先,在区块链的节点上存储数据,随着交易的增加,对节点数据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办理人社业务时,会产生大量与参保群众、人社部门、金融机构等相关的数据,需要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及实时性。如果数据信息上链,在每个节点都存储全量交易数据,一方面各类数据积累得越来越多,使得数据存储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对于实时性业务而言,数据的调用速度会变慢,影响业务的可扩展性。

其次,人社业务办理环节众多,政策变更频繁。在人社业务中使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时,因智能合约上链后不可更改,需要预设规则完全正确,因此对预先编译的要求较高。另外,由于智能合约完全公开透明,具有开放性,也容易成为系统攻击漏洞。

最后,区块链技术颠覆了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区块链技术在人社领域的应用过程中,技术的发展与监管间存在冲突,因此需要进一步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人社业务关乎民生,为保障业务的规范性,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监管。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得所有节点地位平等,传统的监管工作相对弱化,权责难以准确控制。同时,人社业务涉及众多个人隐私信息,以往数据存储在人社相关部门,区块链的技术优势为人社数据的隐私安全提供了支撑,可实现全程监管。然而,上链后的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数据的归属及隐私保护问题使得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

4.3 人社适用场景选用问题

目前对区块链在人社领域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包括区块链+电子劳动合同平台、初步的区块链+人社综合平台等。对人社其他方面的研究大多是理论探索,如陈明权[14]对于区块链+社会养老、王辉等[15]对于区块链+人事档案场景进行了探索。但目前的研究大多仅限于针对区块链技术特点,为匹配人社业务的需求所进行的理论探索。人社业务本身涉及面广、业务复杂,而区块链是面向多方参与的联盟业务,如何结合人社业务流程及特点,从众多场景中选择出适合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仍有一定难度。此外,针对某一具体应用场景,如对于养老保险缴费,需要将参保人身份核实、缴费申报、支付等过程全流程上链。如何将区块链技术与人社业务各个环节结合,还需要相关部门在实践中作进一步探索与验证。

5 区块链技术在人社业务中的应用展望

5.1 优化顶层规划,指导平台建设

目前各地响应“区块链+人社”政策的号召,纷纷开展区块链在人社领域的试点应用。各类区块链平台项目规模与标准不同,成果差异较大。随着区块链平台项目的不断出现,形成对区块链平台项目的规范体系显得更加重要。一是要有法可依,建立区块链应用的法律法规。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已逐步融入金融、供应链、政务服务、物联网等多个行业。在之后的推广应用中,需要对区块链应用进行立法,通过法律法规对区块链应用于人社业务的融合落地进行监管,确保人社领域的区块链项目质量。二是要统一规范,形成标准体系。针对区块链技术与人社领域的融合,形成区块链人社领域统一的服务标准,从而降低技术与行业的融合成本,指导各地“区块链+人社”应用的发展,如完善人社领域的数据共享标准体系等。针对人社业务数据,制定对应的数据分级分类体系。尤其是多方协作的应用场景,更需明确共享数据范围,保障共享数据的安全及用户隐私。三是加强监督管理。作为一门新型技术应用,对于区块链技术的有效监督管理,需要创新方式方法。针对区块链分布式、动态性、实时性等特点,可采取“以链治链”的方法,借助科技手段加强对区块链应用的监管。在提升监管效率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同步探索建立区块链技术的安全保障体系。

5.2 优化技术发展,推动信息共享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完善,区块链平台建设模式逐渐清晰。公有链、联盟链架构模式开始结合,包括共识机制、数字签名、智能合约等在内的各项关键技术也不断演化。一是要加快人社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区块链的发展依托于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相关技术在人社领域的发展,加快人社数字化进程,形成创新的业务模式,为区块链在人社领域的应用打好基础。二是探索区块链的分区模式。目前区块链数据存储于所有节点,而且数据一直增加,不可删除。因此,随着人社业务数据量的不断增加,需要优化区块链数据存储模式。借鉴传统数据库的分区模式将区块链数据进行分区,划分成数据分片,存放于不同服务器中,从而保障各分区间的并行处理效率,提高整体性能。三是研究人社业务智能合约形式化验证方式。形式化验证能够确定预设规则是否按正确规范执行,通过描述函数的输入输出相关性来判断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研究人社业务智能合约的形式化验证方式,需要建立人社业务形式化验证标准及验证库,同时还需要建立新型规范语言来描述人社业务预设规则,以及新的虚拟机系统来支持验证过程。

5.3 创新应用模式,全方位落实应用

积极创新人社业务应用模式,为人社业务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打开新局面。目前各地已针对区块链电子劳动合同、区块链个人参保证明等应用场景进行探索,但在其他场景的应用较少。

5.3.1 电子档案领域

档案是人事管理中重要的基础信息,目前相关部门的档案信息系统建设较为分散,对于档案信息的任意修改风险较高。因此,可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上链管理,借助区块链不可篡改及时间戳等特性,支持记录溯源,将区块链技术与电子档案深度融合,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一旦档案信息经过验证而进入区块链,便会永久保存且不会被随意更改,规避了传统档案信息系统的风险,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5.3.2 资金发放领域

人社领域存在多项待遇、补贴等资金发放服务事项。资金发放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部门,需要对人员进行身份认证、信息核实、资格审查等。将业务场景中的身份识别、审批、资金、政策等多个过程纳入区块链中,利用区块链的顺序时间戳及可追溯特性对全流程进行记录与管理。链上数据具有高可靠性,可存储资金发放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同时在满足隐私保护及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可选择性地进行公示,便于群众监督,增强公信力。

5.3.3 身份认证领域

通过身份数据认证接口给各类主体提供认证平台,汇聚各类主体的数据集合,为各类主体建立数字身份。同时,通过与政务、财政、公安、民政、金融机构等多个业务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和交叉验证,将各类主体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中。利用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数字签名等优势,建立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助力人社服务高效发展。

5.3.4 协同监管领域

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对每一个在线操作进行存档,增强多部门之间的协作,实现多业务系统间的协同监管。例如,通过银行系统与社保系统间的对接,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业务审批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降低出现人、账不一等情况的风险。同时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及可追溯特性能有效提高资金审计与监管的透明度,增强协同监管力度。

此外,在区块链中记录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等证照信息,将证照信息数字化,能构建完整的信用体系,并提供不可篡改证明,为多业务认证提供证照依据,提高效率并降低重复验证的成本。同时,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借助网络点对点传输,能够大大提升线上服务质量。避免服务对象大量集中在人社窗口办理业务,既能提高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又能提升人社服务的满意度。由于区块链所具备的众多优势,其在人社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行综合研究与利用。

6 结语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社业务中区块链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化,开始从初步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向深度融合发展。区块链技术使用点对点传输提升了人社业务线上服务质量,以及利用共识机制促进数据协同服务、智能合约提高系统感知能力、防篡改特性增强人社业务监管力度,但也面临区块链与人社领域融合整体规划、深度融合中的技术与区块链项目监管、人社业务场景具体选用等一系列挑战。围绕如何进一步优化顶层规划、完善区块链技术及监管、全方位拓宽落实人社业务应用场景才是推动人社业务中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最优解。而区块链技术与人社业务的深度融合,如在身份认证、电子档案等多个具体场景中的应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待遇养老保险区块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