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分析

2022-11-19 18:34郭茂杏
小学生 2022年20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郭茂杏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希望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掌握这项重要的技能。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因为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等原因,学习英语感到十分吃力。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不同国家的文化,有利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形成。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英语,也使其对不同国家的文化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一、创设环境氛围,营造文化

人是环境的产物。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良好环境,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交际意识。例如,可以在班级栏内设置一幅标语,标语上有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地理文化、城市介绍等,重点对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介绍,然后定期更新条幅内容,以此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他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讨论和西方文化相关的话题,并将其作为一项作业任务;或者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展一项西方文化知识,将其作为一个课间的游戏。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让学生逐渐产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二、结合课堂教学,挖掘文化

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既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还要挖掘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元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英语教学的文化内涵。

(一)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每个汉字都有一定的规律。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汉字时,教师都会从汉字的起源开始解释,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记住汉字的同时,了解趣味性的历史背景。英语词汇和汉字有很多相似之处,词汇的构成和实物相关或者包含一定的寓意,因此在讲解英语单词、句子的过程中就可以多收集有关的历史背景或者真实故事等等,将单词的背后的来源告诉学生,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单词的含义,还能够了解其后的文化背景,从而增加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例如,Teddy bear这个单词和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有关。罗斯福擅长打猎,有人为了博得总统的赏识,将一只熊绑在树上,让罗斯福开枪射杀取乐,但是罗斯福心地善良,不忍心杀死熊,就将熊放掉了。一位企业家设计出一款小熊玩具,并用罗斯福的小名Teddy命名玩具,Teddy bear这个单词就应运而生了。教师为学生讲解这个故事不仅能够使其对Teddy bear产生深刻的印象,还能够增加他们对国外文化的了解。由此可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朗读、练习单词,还要将单词背后的文化背景当作学习词汇的重要环节,这样才能够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入简单上口的谚语、俗语

英语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谚语、俗语等。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引入一些谚语、俗语,提升课堂趣味性,在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It’s rains cats and dogs是和动物相关的俗语,表示雨下得很大,仿佛有无数猫、狗从天而降,而和数字相关的俗语有at sixes and sevens等等,代表乱七八糟。这些俗语能够增加知识的内涵,还能够拓展文化外延,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除此之外,通过中英文的表达方式也能够看出,东西方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例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想要表达“下雨迟到了”就必须用因果联系,I was late because it rained;但在汉语中可以忽视这种连接词,直接说下雨了,我迟到了。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思维方式上差异明显,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持语言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句式结构的连接性,从而在升入初中阶段以后更好地学习从句、分句等知识点。

(三)引入趣味性故事

在小学英语常规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语感。例如,中国人较为含蓄内敛,西方国家较为开放自信,这是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古代,我国是君主统治制度,在君王的统治之下需要正直、稳重的百姓,从而有助于社会安定;从古至今西方都充斥着民主的氛围,可以表达自己的心声,所以西方比较开放、善于表达自己、人格独立。因此,中国人说话委婉和隐晦,要根据语境分析话语的含义;西方人说话直截了当,他们善于通过理性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这也导致他们说话直来直去。通过讲解课本上没有的小故事,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能够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四)挖掘话题中的文化内涵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兴趣等引入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教师引出的话题通常和生活化的内容有关,例如游戏、运动、颜色、动植物、食物等。教师可以将英语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联系起来,同时在教学中尽可能挖掘文化信息,将文化和教学内容融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animal时,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一个话题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动物,中国有熊猫panda、南极有penguin、北极有Polar bear。在讨论这个话题时应该尽可能让学生用英语来表达,可以用到“it has…”这个句型,也可以将生活中的小动物引入话题中,常见的有小猫cat、小狗dog,它们虽然不是国宝级别的动物,但是能给人的生活带来不少的欢乐,在西方国家常把小动物当作自己家人看待,为它们起名字、过生日等等。在学习和时间相关的内容时,可以引入不同国家的时区概念。例如,我们和西方的一些国家时间是昼夜颠倒的,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他们正在睡觉;在学习颜色相关内容时,可以介绍不同国家最看重的颜色,中国人喜欢红色,红色代表喜庆吉祥,在重要节日之中都缺少不了红色;西方人喜欢白色,因为白色代表了纯洁、美好、高尚,在重大节日之中都少不了白色,如在结婚时穿上白色的婚纱以及婚礼现场用白色布置等等;在学习和植物相关的内容时可以介绍不同国家的国花,以此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增加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对比中西方的文化异同

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增强对国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教学中深入分析国外文化的内涵,增加对国外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让学生针对国外文化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从而掌握西方文化的特点。分析中西方国家文化异同点,有助于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及掌握。例如,龙在我国代表了炎黄子孙,但是在国外是邪恶的象征。教师在教学之中要将中西方的不同文化差异告诉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相同和不同之处[1]。

(六)充分发挥外教的作用

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说中文,而邀请一名外籍教师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全英文的课堂学习氛围,并促进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在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资源,让教师多展示国外文化,并且在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沟通交流,从而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国外文化的氛围,亲自体会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的不同之处,这种效果远远胜于苦口婆心的说教。而中国教师本身也要积极与外籍教师进行沟通,不断地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能力[2]。

(七)丰富课外活动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课外活动是重要的环节。和单调的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讲故事、听录音、看电视、参加文化知识竞赛、课外阅读等等。教师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举办课外活动,使学生接触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和英语知识,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英语角,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每天阅读一小时,或者搜集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视频动画等设计成课件,借助课件展示国外的风土人情、文化风俗等等。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对比,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学生在提高对外语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民族的自豪感,增加正确的文化观。在以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育缺失严重。作为英语教师,只有重新树立起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视,正确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断研究和创新跨文化交际培养方法,才能引导学生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具备一颗接纳包容的心,不断认识和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使小学英语教学和初中英语教学更好地衔接[3]。

三、让学生对语境有初步的了解

每位学生的成长环境是不同的。我国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忽略了情境教学和情境模拟的重要性,学生们在英语学习和交流过程当中忽视了情境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学生缺乏对交际情境的了解。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型语言,其最基本的单位便是单词。学生需要掌握单词的意义和用法,并将其用于实际的交流情境当中。跨文化交流是现代英语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需要了解对方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以及爱好等。

例如,英语当中打招呼的方式有很多种,如How are you、How do you do等等。不同的打招呼方式需要应用到不同的对话场景当中,双方在初次见面时与老朋友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便不相同,这就验证了不同的语境需要应用不同的对话方式。依据与对方的关系以及对对方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判断沟通的方式和语言技巧,进而可以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加强实际交流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与人交流和沟通,人们在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对话时要注意英语文化当中每种语句的应用情境及含义。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为此,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为其创造良好的交流沟通情境,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教学当中,英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通过参与和表演学习各种情景交流,在模拟的交流场景当中,学生可以练习不同语句的应用。伴随不断练习,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会逐渐提高。在教学过程当中,英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其链接教学资源,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得到锻炼。

五、关注语法和句式方面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在语言应用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首先表现在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上,对比中文文章和英文文章,两种语言所形成文章的语言结构有很大的不同,这其中主要反应在语言的逻辑顺序上面。

例如,英语和汉语关于OF的用法是相反的。在思考英语表达时,学生不能按照汉语的语句思维,而在英译汉的过程当中,则要按照汉语的语句思维进行翻译。这个过程就足以说明汉语思维和英语思维二者之间差异性。学生只有不断练习,注意汉语和英语语法和句式上的差别,才能完成思维上面的转变,也唯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形成英语的逻辑思维。

综上所述,一个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环境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西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升英语学习水平。英语教师可以采取中外合作教学的模式,在教学中展开多种实践活动,或者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刊等方式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这样能够逐渐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两块磁的交际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Ways of Communication
情景交际题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