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巧妙设计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题

2022-11-20 02:26杨岳山
读与写 2022年6期
关键词:笔头练习题面积

杨岳山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盖孜库木乡第一小学 新疆 阿克苏 842200)

前言

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来看,数学练习题的应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只有通过精心设计练习题,才能够帮助学生真正做到快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并逐步形成系统的数学学习技能,推动学生在一次次的习题练习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但是,教师也需要注意,练习题的设计与使用必须要根据现实教学情况进行调整,毕竟,练习题练习的结果,其实也是对课堂教学结果的一种反馈。对此,想要在教学中确保数学练习题的设计更加合理、科学,其实要通过以下几点方式来进行落实:

1.依据教材内容设计练习题

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经过多次修订完善,已经形成系统的改革。多模块教学内容展示,方便教师有针对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想要保证练习题的使用能够具备针对性与有效性,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确认不同的练习题练习形式,这样才能确保练习题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理解,同时也可以在反馈的过程中,使教师能够认识到学生身上的短板。

1.1 实操练习。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记忆时效其实并不长,而且学生其实是以潜意识记忆的方式为主。这时,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上课时其实也认真听讲了,但是他们很快就会忘掉教师所讲的内容。与此同时,对于很多学生来看,他们的短时记忆能力其实很好,比如在闪卡训练上,学生很容易就能够记住相应的图形,但是一旦脱离了特定的环境,学生就会忘记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师必须要明白,只有通过练习题的使用,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这时才能够使学生巩固记忆,并将潜意识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从而储存在脑海当中,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就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基于此,为保证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来实现解决由于数学抽象性问题所带来的影响,这样才能将抽象逻辑转化为形象逻辑力,使学生在实际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实操的方式进行转化,并通过这种方式初步感受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而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巩固,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获得成长,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比一比”的相关内容时,为让学生能够形象地认识到“比”是什么意思,数学教师要结合现实案例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比较。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直接引导学生进行身高比较,看看谁更高,这样通过形象的对比,学生就能很快理解到什么是“比”。与此同时,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为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比”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能够分辨哪一个更大?哪一个更小?哪一个更长?哪一个更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所带的一些物品来进行优化设计。比如,让学生利用尺子实际练习比较,铅笔和钢笔哪一个更长?自己与同桌的笔袋哪个更大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紧扣本堂课教学内容的练习题,而且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比对,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也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与他人形成友好的关系,从而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

1.2 思路练习。思路练习的使用,其实指的就是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与应用过程中,不以具体的笔头计算来让学生进行动笔处理,而是让学生通过以说的方式来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叙述。这样,通过这种互动交流的模式,其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开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并使学生的思维获得拓展。同时,通过这种思路练习的方法,其实也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氛围,并使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实现思维活跃度的提升,这时通过学生之间的思维共鸣与发展,其实更能够实现帮助学生打开自己的思路,并获得一些新的观点。对于这种思维训练来看,其实也是口头练习当中的一种,因此对于一些简便算法、口算以及四则运算等内容,教师也可以利用卡片播放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这样不仅不会占据课堂过多的时间,也可以完成大量的训练,这时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对于一些概念性的内容来看,很多学生其实容易出现混淆的现象,尤其是一节课当中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口头上的反馈,这时教师就能够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利用这种方式进行训练,其实更容易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技巧,并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解决能力有效提高,更能够有效纠正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缺陷,并且能够实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思维敏捷度。

例如,在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就可以出这样一道练习题:有一位农场主,聘请了一位工人为他打造新的鸡舍,工人需要工作七天,每一天的工资是一根金条。但是,农场主为了不付给工人工资,就打造了一根总长为七的金条,但是农场主只允许工人切两刀,且每一天又要付给工人一根金条的工资,那么如果你是工人,应该如何切金条才能保证自己每天都有工资呢?这样的问题,在口头训练当中,其实特别有利于帮助学生自己理清思路,而且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学生认真思考并进行置换,就是十以内的加减法。但是,这样的问题往往具备着一定的逻辑陷阱,因此利用这种口头训练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与解题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创造数学思维培养的机会,并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与广度。这样,通过这种训练模式,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其实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生成相应的解题技巧,同时也能在学生互帮互助的过程中,通过练习题的使用,真正实现解决数学问题。

1.3 笔头练习。陶行知先生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其实早就已经提出过相应的思想,而且也强调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必须要通过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因此,对于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与使用来看,教师必须要保证所有题目的设计能够使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完成,这时才能够达到高效化的处理。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看,想要让他们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去做练习题,必须要保证练习题能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种练习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其实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笔头练习题的使用必须要具备着一定的难度,并且是口头练习无法达成的练习。因此,教师必须明白笔头练习究竟练的是什么,这时才能够使笔头练习题的设计能够真正为学生的成长带来帮助。

例如,在“乘加乘减”的学习中,其实就包括了口算、估算以及笔算三个部分,对于口算和估算来看,完全可以利用口头练习题来完成巩固,而且在笔算当中也有一部分也可以利用口算进行完成。但是,为了让学生明白笔头练习的真正含义,教师需要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让学生明白简单的算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难题计算奠定扎实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其实能够发现很多数学的思维题,如果只是让学生进行观察,或者是让学生用嘴巴叙述自己的思路,其实学生并不能够保证将正确的答案解答出来,而只有在笔头练习上,通过不断的书写与绘制,这时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并且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流畅。因此,通过开展数学笔头练习题的使用,其实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帮助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扎实应用技能。另外,因小学生大多刚接触笔算练习,自觉性与自律性都不强,因此在设计并布置练习题时,要保证练习题的趣味性与本堂课的贴合度,这时就能以他律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这种笔头练习题的使用,其实教师更能够清楚本节课教学当中的不足,同时利用笔头练习也能够真正做到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学习态度。毕竟,在笔头练习题使用时,教师需要将相关问题抄录在黑板上,而学生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习惯,这时学生在笔头练习上,也会一笔一划的认真去写、认真去做,这样在不知不觉间,就会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使学生不断规范自己的学习态度与书写态度。

2.依据个体差异设计练习题

学生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实有时学生的个体差异会十分的明显。对此,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针对练习题的设计与使用来看,如果一直是以同一水平的练习题进行应用,其实很难实现保证练习题的应用效果[1]。同时,根据当前新课标的要求来看,学生在数学学科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保证让学生能够学到有用的数学,并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有效完成数学学习目标。为此,在设计课堂练习题难易度与数量上,其实要具备着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特点,这样才能更适用于学生的成长。

2.1 口头练习。这里的口头练习并不是教师随便问一个问题而让学生去回答,而是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单项式练习题的使用,从而在练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快速消化知识点,以此来让学生获得数学能力的成长。例如,在讲解“矩形面积”知识点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推导面积公式后,利用问与答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正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并让学生直接运用公式进行口算,从而得出正方形的面积。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巧妙地安排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正方形与长方形面积之间所隐含的关系。通过对比练习,实现进行知识迁移与类比,并让学生自主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推导,这时对于练习题的使用来看,则能充分体现出知识的连贯性与后续性,并且也能够通过这种强化训练的模式,通过单项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力与连贯性。

2.2 促思练习。促思练习题的使用,其实是对一些变化较大,且具备着综合性的练习题进行设计与使用的一种模式。而且,对于这类问题来看,常常会出现变式,所以它也被叫做变式练习题的使用。在这种练习题使用的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知识转化技能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而且也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一个方式。例如,在矩形面积计算的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正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题:山羊妈妈想要买一块地皮种植绿草,但是售卖土地的小鹿现在有一块正方形的土地和一块长方形的土地可以售卖,同学们能不能帮山羊妈妈算一算,是正方形的土地面积大?还是长方形的土地面积大?这样的数学问题,由于教师其实并没有告知学生具体的边长,这时需要学生通过对比练习后掌握的面积知识进行分析,从而知道两块土地的长和宽,亦或者是边长。通过这种练习的方式,既能够实现巩固矩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而且也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到,想要求得一个物体的面积,必须要满足相关的条件。

2.3 拔高练习。拔高练习主要就是考查学生创造性以及思考性情况的一种题目。而且,在使用与练习的过程中,这种练习题往往能够实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强化与优化。仍然以矩形的面积计算为例,在进行练习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估算的方式进行题目设计。比如,想要求得橡皮的面积,应该怎么做?并说一说你是如何估计的?以此来实现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过矩形的面积公式之后,都会说在计算橡皮的面积时,需要先估计橡皮的宽是多少,长是多少,然后再利用面积公式来进行求导。这时教师其实就可以提出疑问,为什么要先估计出橡皮的宽与长?通过学生的回答,就能够让学生自己进一步明确想要求得一个物体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它的宽和长,或者是知道它的边长。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实际进行对橡皮的长和宽进行测量,从而求得精准的面积,以此来实现强化公式的运用效果,并通过实际的计算与估算进行比较,进而实现对物体的面积进行直观的认知。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练习题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强化处理。比如,直接告诉学生,现在这块橡皮的宽需要增加2厘米,长需要增加3厘米,并让学生求得全新面积的大小。这是在之前所形成结论的基础上所开展的一种拓展,并且能够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思维的全面性与灵活性。

3.依据年龄特点设计练习题

练习题的使用不仅要跟随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改,更要跟随年龄的变化进行更改。毕竟,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年龄发展上所表现出的特性是不同的,因此学生对于练习题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基于此,教师在练习题的设计过程中,其实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更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因素来实现设计,这时才能保证练习题的应用效果。

3.1 探索练习。即使是年龄较小的小学生,其实每一名学生的潜在发展能力都很强,并且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独立学习能力也有效提高,并且每一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欲望。但是,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来看,教师其实会忽视学生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很依赖老师的问题。对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在练习题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练习题能够具备着一定的探究意味,使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有效发挥,并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例如,在“认识图形”的练习题设计上,教师就可以选择让学生利用七巧板进行练习,并通过用投影投出不同的图案,让学生利用七巧板进行自主拼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内容,并且教师也可以利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比赛,看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又正确,还能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尝试来一步步缕清思路,并最终拼成正确的图形。

3.2 游戏练习。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自控力较差,多数时候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因为练习课没有新授课有吸引力,学生容易无所谓,容易心不在焉、纪律松散。为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巧用练习素材,巧妙地把学生引入数学学习的情境。游戏无疑是学生最为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而且在数学教学中,游戏其实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毕竟,在游戏当中,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持久,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中,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更多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题时,其实也可以选择游戏型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使用,并使学生能够在游戏的氛围中进行发展。例如,在学习“找规律”时,练习题的设计就可以利用小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强化。比如,教师可以设置几组动态图片,并在快速播放的过程中,强化学生记忆能力,找到其中规律。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会更加集中,并且这种游戏的形式也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积极性。

3.3 生活练习。数学知识其实体现在生活当中,而且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实现利用已知的数学知识来进行对未知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这时,学生会发现数学学科的学习意义与价值,并积极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米、分米、厘米”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开展知识应用练习。如:早上,吃完10厘米宽、3厘米厚、12厘米长的面包,并喝了一杯1分米高的牛奶后,我飞奔出家门,朝着150米开外的学校奔去。时间已经过了1分钟,还有两分钟上课铃就响了。当我到达学校门口时,大门还有1分米的空隙就关上了,我这时使出最大力气直冲上前,终于顺利进入校门。我开心的笑了,望着操场上15米高的五星红旗杆上的红旗,我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早起,不能再把15厘米宽的闹钟扔到床下了。日记的练习形式新鲜贴近生活,使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才会在经历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并有效掌握应用技巧。

又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后,练习题的设计可以是询问学生,为什么学校的伸缩门会被设计成平行四边形?教师就可以通过进一步引导相关的概念以及让学生实际进行练习,进而有效引导学生将学习目光从教材转移到现实生活中,这时学生则会更有兴趣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总结

由此可见,精心设计的数学课堂练习,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在“新课标、新理念、新实践”活动中。提出:每名学生都要积极进行有价值的练习,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练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为此,从设计课堂练习题的目标与方法上出发,不仅仅是让学生去做数学题,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兴趣,更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并通过多样化的整合,使练习题变得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这时才能够使数学教学手段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笔头练习题面积
面积最少的国家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笔头和笔帽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
一次函数和三角形面积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条形磁体附近磁通量的最大值分析
暑假趣味练习题(三年级)
暑假趣味练习题(四年级)